垂体瘤发病的基因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5-12-09   来源:中华康网   

       据报道在垂体腺瘤的发生与7号染色体三体和8号三体有关。由于7号染色体的三体在正常脑组织、肾脏培养细胞中均有发现,其作为肿瘤染色体异常曾受到怀疑。但在最新研究中发现:高频率的7号染色体三体提示7号三体再现了体内的垂体腺瘤细胞中染色体异常。国外学者运用短期培养法对垂体腺瘤进行染色体研究时也同样发现7号染色体三体较为常见,其认为7号三体可能会增加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高表达。近来有人运用G显带和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发现较多的7号三体,因而推测7号三体可能参与了垂体腺瘤发病机理,8号三体在肝癌和乳腺癌均有报道。8q22-q23区域是myc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区,有学者运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垂体腺瘤中发现有较高频率的8号三体。以上结果提示:7号、8号染色体的三体、四体或多倍体较常见,但在垂体腺瘤的各个亚型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7、8号染色体的获得可能参与了垂体腺瘤形成的启动阶段。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闫长祥

       在垂体腺瘤中,11号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的异常,也频繁报道。特别是11q的丢失,通常是认为在垂体腺瘤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1号染色体上的抑癌基因的丢失可能与内分泌肿瘤的发病机理密切相关。国外学者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发现11q的丢失有显著性差异。国外学者运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也同样发现11q和11号染色体的丢失。因此,推测11号染色体的异常及其抑癌基因的丢失可能是促进垂体腺瘤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垂体腺瘤的介绍 
一:垂体腺瘤的分类:1.功能学分类分为功能性垂体瘤和无功能性垂体瘤,据瘤细胞分泌的激素将功能性垂体瘤再进一步分为PRL瘤,GH瘤,ACTH瘤,TSH瘤,LH/F...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