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可控制狼疮型肾炎发展

    发布时间:2016-01-11   来源:中华康网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病,会对机体多个器官造成损害,肾脏首当其冲。怎么发现肾脏是否已被疾病侵害?出现了狼疮性肾炎是不是代表疾病已经很严重了,应该吃什么药治疗呢?带着患者的诸多疑虑,请教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孙瑛教授。

  孙教授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损,体内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起病隐匿,病程迁延、反复。首发症状可表现为关节肿痛,皮疹,血液系统改变(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肾脏病变,以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脏、肺部出现异常。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孙瑛

  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受累脏器之一,50%-70%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肾脏受损的临床症状即狼疮性肾炎。如给患者做肾活检,几乎所有的患者可检出肾脏的病理性改变。

  狼疮肾炎是一个慢性的过程,症状时轻时重,轻者可无症状,或仅有镜下血尿、蛋白尿,或出现血压升高和夜尿增多。严重者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狼疮肾炎的严重程度影响疾病的预后,尿毒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尽管目前还没有根治狼疮的方法,一旦确诊,应选择恰当的方法,积极治疗,可使病情缓解。因此,应强调狼疮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了解病变受累的范围、程度及疾病的活动性,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红斑狼疮的最主要药物,有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活动性,选择激素的剂量也不同:

  早期症状轻微,无明显内脏损害的患者,可选用抗疟药(氯喹或羟氯喹)、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0mg/d)即有利于控制病情。

  中度活动型狼疮患者除糖皮质激素(0.5-1mg・kg-1・d-1)外,需联合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

  狼疮肾炎病变晚期,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会出现大量尿蛋白,血肌酐升高,水肿,高血压以及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最严重的后果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是尿毒症。为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重度活动型狼疮诱导缓解期应迅速控制病情,阻止或逆转内脏损害,力求使疾病完全缓解。患者需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1mg/ kg,每日1次,病情稳定后2周或疗程8周内,逐渐减量,小剂量维持(<10mg)。如症状很重不易控制,可静脉滴注大剂量激素(500-1000mg)、大剂量免疫制剂(环磷酰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激素的用量,以维持量继续治疗――维持量是抑制疾病活动,维持临床状况持续稳定所需的最小剂量,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是10-15mg/d,长时期维持。免疫制剂还有雷公藤、硫唑嘌呤、环孢素(CsA)、吗替麦考酚酯(即骁悉)等,需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如上述治疗效果不佳,还可选用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克隆抗体),即生物制剂,这也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一种方式。这种治疗方法起效快,副作用小,但最大的缺点就是价格很高,需要自费,仅用于狼疮性肾炎重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另外,还可使用血浆置换等治疗方法。

  狼疮性肾炎容易反复发作,而患者的自觉症状往往不太明显。医生需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药物治疗的效果与副作用。患者需2-4周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每3-6月进行血清学检查,如果尿蛋白增加,24小时尿蛋白>1g或血肌酐(Scr)>5mg/dl、尿沉渣阳性(+),抗ds-DNA抗体升高、补体(C3、C4)降低、伴有肾外活动性表现,示有疾病活动。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药量。

  虽然糖皮质激素能减轻症状控制病情,但有导致患者肥胖、满月脸、高血压、血糖增高,以及易于感染、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因此在激素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时补充钙剂以及阿法D3醇预防继发性骨质疏松。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后,逐渐减少激素用量,副作用也会减轻。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病,为了达到对疾病的全面控制,患者需在正规医院与风湿免疫科大夫密切配合,通过长期服药,阻止病情进展,保护重要脏器不受损害。如出现肾脏受损的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心,坚持规范化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保持正常生活包括生育;但如果不遵从医嘱,擅自停药或迷信偏方,使病情反复发作,最终很可能导致尿毒症的发生。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膜性肾炎能活几年? 
膜性肾炎能活多久?我只想说你抱着这样的心态,病情不但不会好转,反而会因为你的坏情绪而加剧。谁都不愿意得病,谁都会因为生病而觉得心里压力过大,甚至于觉得得了这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