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肾结石内科治疗

    发布时间:2016-02-28   来源:中华康网   
内科治疗包括一般疗法、对症治疗、抗菌(抑菌)治疗以及中药治疗、食饵疗法。一般治疗:大量饮水,尽可能使每日尿量维持在2000~3000mL以上。在结石多发地区,每日尿量少于1200mL时,结石生长的危险性显著增大,为了保持夜间尿量,睡前饮水,睡眠中起床排尿后再饮水。大量饮水配合利尿解痉药,可促使小的结石排出。稀释尿可能延缓结石增长速度和手术后结石的再发。特别是对于感染性肾结石,多饮水、勤排尿可促进细菌的排出,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在肾绞痛时,多饮水有时虽可加剧绞痛,但如配合针灸和解痉药物,可帮助结石排出。对症治疗:在肾绞痛时,可采用肌肉注射杜冷丁50mg或与异丙嗪25mg并用,症状无好转时,每4小时可注射一次。吗啡10mg和阿托品0.5mg合用也可解痉止痛。针刺疗法强刺激肾俞、京门、三阴交或阿是穴也有解痉止痛的效果。肾区局部热敷可减轻疼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应静点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以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酸中毒时,予5%碳酸氢钠。抗(抑)菌疗法:肾结石直径在0.7~1cm以下,表面光滑,有时用内科治疗有效,目前尚无满意的溶石药物。通常需使用对细菌敏感的药物,其次酸化尿液,可使用氯化铵3~9g/ d,分3次口服,孟德立胺1g,每日4次,既可酸化尿液,又可杀灭或抑制感染细菌,两药常并用。选用适当的抗菌药,对控制存在的尿路感染、外科取石的术前尿路消毒及术后根治细菌尿、防止结石的重新形成,都有重要意义。引起感染性结石的常见致病菌是奇异变形杆菌,故宜首先选用氨苄青霉素,其次,可选用氨基甙类抗菌药。对顽固的病例,亦可考虑用氨基甙类加四环素类、广谱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在充分注意到抗菌药毒性的前提下,抗菌药的剂量应尽可能大,这样才能肃清结石内的细菌。若频繁复发或经整个疗程的抗菌治疗仍未能肃清尿中细菌时,宜作一个时期的长疗程法。此外,手术后亦应用6~12个月的抑菌疗法以增加治愈率。乙酰氧肟酸(AHA)为尿素酶抑制剂,能抑制细菌的尿毒酶分解尿素,因而,可以降低尿氨和重碳酸盐浓度,降低尿pH值,从而防止磷酸铵镁和磷灰石结晶及沉淀。动物模型证实,抑制氨生成时,变形杆菌的毒力大为减弱,尿液酸化,有利于溶解结石或减慢结石的形成。用量一般为0.75g/d,分3次服,结合抗生素可提高疗效,但血肌酐超过265μmol/L(3mg/dl)者禁用。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认识泌尿系结石 
1.泌尿系统结石简述泌尿系统结石(也称为“尿石症”、“尿路结石”)是老百姓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天气、水质、饮食、遗传等关系,泌尿系统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形...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