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发布时间:2016-01-30   来源:中华康网   

  备注:摘自《中华风湿病学》

  概述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allergic cutaneous vasculiti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累及真皮浅层小血管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四肢,以小腿、踝周尤显著。临床表现有丘疹紫癜、风团、小水、多形性红斑、小结节,以红斑和结节较常见,病程慢性,可迁延达数年之久。本病常发生于青年男女,可能的诱因包括细菌、病毒感染以及某些药物因素,鉴于本病的形态多样、病程长,如能尽早明确诊断有助于缩短病程,减少痛苦,提高疗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李江涛

  该病名较多,包括变应性皮肤动脉炎(allergic cutaneous arteriolitis)、结节性真皮过敏症(nodular mermal allergide-gougerot)、结节性坏死皮炎(dermatitis nodular necrotica)和变应性脉管炎(allergic vasculitis),病理特征为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目前认为系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型变应反应,是由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壁、激活补体而引起血管损伤。其因素有:1.感染;2.药物;3.异种蛋白或化学制剂;4.某些系统性疾病如SLE、SS、RA等;5.恶性肿瘤等等。

  临床表现

  1.青壮年好发,多急性起病,发病常伴有发热、乏力及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很快出现皮肤损害;

  2.皮肤好发于双小腿及踝部,可发展至双大腿、臀部,甚至全身各处;具有对称性;

  3.皮肤损害多呈多形性,初发损害为出血性斑丘疹和紫癜,病变过程中可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水疱、血疱、结节、坏死及溃疡等,其中以紫癜、结节、坏死及溃疡最具有典型特征;

  4.皮疹痊愈后可留有色素沉着或浅表萎缩性瘢痕。累及粘膜可发生鼻出血、便血等;部分患者可累及内脏称为皮肤-系统性血管炎,如肾脏、胃肠机神经系统等,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提示病情较重。局部症状可有瘙痒、疼痛或烧灼感。

  5.本病具有自愈倾向,病程一般为2~4周,但科发福发作。 初期皮损为粟粒大小红色斑丘疹与紫癜;

  实验室检查

  可伴有贫血、血小板就减少,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补体降低和高球蛋白血症,累及肾脏可出现蛋白尿和镜下血尿,少数患者ANCA阳性。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皮肤损害好发于双小腿及踝部,皮肤损害特征(紫癜、结节、坏死及溃疡),发病年龄为青壮年,结合组织病理,可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过敏性紫癜,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皮损主要为紫癜或有风团样皮疹,一般无结节及坏死,可伴有关节酸痛、胃肠症状和尿中蛋白和红细胞。病情相对较轻。

  治疗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寻找和去除病因,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2.药物治疗:口服或静脉应用维生素C;根据病情可选用潘生丁、消炎痛、氨苯砜、秋水仙碱或雷公藤多甙等。严重者或伴有系统损害者需加皮质类固醇激素。对感染者应同时给予抗菌素治疗。

  3.局部疗法主要根据皮损表现对症处理。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血管炎简介 
血管炎可以分为皮肤细腻血管炎和系统性血管炎,不同类型的血管炎的发病原因不同,相应的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果由于诊断错误导致治疗错误,那大家就得不偿失了,所...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