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什么是脉管炎吗?

    发布时间:2016-01-30   来源:中华康网   

  在人们的印象中,脉管炎很是可怕,常被认为是“截肢”的信号。在人们心目中,脉管炎是导致截肢的严重疾病。许多人为求治自己的“脉管炎”到处求医寻药,吃了很多“脉管炎药”,花了很多钱,甚至有些病人因没有到正规医院就诊而延误了手术治疗时机。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院门诊以“脉管炎”来就诊的病人中,大约有70%到80%的病人并非是脉管炎。他们当中大多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以及大动脉炎等。那究竟什么是脉管炎呢?北京中医医院外科王雷永

  一、真正的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脉管炎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简称,又称为Buerger’s 病。病变主要是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脉,伴行静脉也常常受累,其病理变化为中、小动脉血管壁的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伴动脉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闭塞引起肢体远端缺血而产生疼痛。本病的主要特征是:

    1.发病的特点:

    (1)本病多发于男性青壮年;

    (2)发病与吸烟关系密切;

    (3)本病有一定的地理分布特点,即寒冷潮湿地区的居民发病率较高;

    (4)血液粘稠度增高因素也与本病有相关性。

    2.临床特点:

    (1)肢体特别是足趾发凉、怕冷、麻木和感觉异常是常见的早期症状;

    (2)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①间歇性跛行:当病人行走一段路程后,小腿或足部肌肉发生麻木、酸胀、疼痛、抽搐、无力等症状,如果继续行走则症状加重,最后被迫止步,原地站立休息片刻后,疼痛迅速缓解,可继续行走,但行走后上述症状又复现。这种症状称为间歇性跛行,它是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现。②静息痛:动脉缺血严重时,患肢疼痛剧烈而持续,休息时疼痛仍不止,彻夜难眠。甚至足趾破溃合并感染,疼痛更为剧烈。

    (3) 肢体营养障碍:表现为趾甲增厚、变形,皮肤干燥,汗毛脱落,小腿或足部肌肉萎缩等,病情发展恶化时出现足趾端缺血性干枯发黑、坏死等。

  根据以上临床特点,可对脉管炎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本病呢?

    1.戒烟:吸烟对脉管炎有百害而无益。在患病早期应立即戒烟,再配合正确的治疗,大多数病人症状可以缓解。但吸烟习惯不改,无论用多少药也是杯水车薪。到头来势必导致肢体坏死而截肢。因此戒烟是预防和治疗脉管炎的一项重要措施。

    2.保暧防寒、防外伤:保暖防寒对防治本病有积极作用,可改善微循环。患本病后由于肢端供血差,一旦破损则难以愈合,甚至容易引起溃疡和坏死。

    3.积极运动,改善和促进肢体侧肢循环形成。

    4.药物治疗,应到正规专科医院确诊,对症治疗。

  二、老年人的“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是脉管炎,它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种表现,是中、老年人的常见血管病之一。其病理特点是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动脉等大中动脉内膜增厚变硬,形成粥样斑块及钙化,以及继发血栓形成等,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表现为与脉管炎类似的下肢缺血症状,因此常被人们误认为是脉管炎。也很多中、老年患者出现下肢疼痛、肌肉酸痛无力、不能正常行走(即间歇性跛行)等,常常以为是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病等所至,服用了很多药物久治不愈,未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甚至有些病人因此而延误了就诊时机而被迫截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病理和发病年龄都不同,不应混淆。另外,糖尿病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在许多足趾坏死的“糖尿病足”患者中,其导致肢端坏死的主要原因是动脉闭塞而并非是糖尿病本身。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特点主要是:

  1. 发病年龄大多为60岁以上,同时可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2. 下肢缺血症状:表现为与脉管炎相似的症状,既肢体发凉、怕冷、麻木、趾甲增厚、汗毛脱落和间歇性跛行等,但疼痛部位主要位于小腿腓肠肌,若主、髂动脉闭塞时,也可表现有大腿、臀部肌肉酸痛。肢体缺血严重时可出现静息痛、肢端坏死。

  根据本病特点和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情况,临床诊断比较容易。对于有下肢怕凉、酸痛无力及不能正常行走(即间歇性跛行)症状时,应到大医院血管外科仔细检查,积极治疗。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对于症状轻微者,可选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 戒烟:因吸烟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动脉硬化;

  2. 适当运动:对促进侧支循环形成有积极作用;

  3. 控制高血脂,防治动脉硬化;

  4. 抗凝、抗血栓药物治疗,降低血液粘稠度。

  对于有间歇性跛行或症状较重者,应采取手术治疗。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三、静脉“脉管炎”:下肢静脉疾病

    到航空中心医院血管外科门诊就诊的许多下肢静脉疾病患者都曾误认为自己患了脉管炎,提心吊胆,唯恐面临截肢的恶运。其实这是认识上的错误,静脉疾病不是脉管炎。事实上,下肢静脉性疾病的特点是脉静血液回流受到影响,很少引起肢体动脉供血障碍,不能与脉管炎相混淆。在临床上常见的下肢静脉疾病主要包括:

    1.大隐静脉曲张:即人们俗称的下肢“青筋暴露”。大隐静脉曲张主要是由于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受损所引起。从事长时间站立工作或妊娠妇女容易诱发此病。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特点是:患肢发胀、沉重、易疲劳乏力,小腿浅表静脉隆起、扩张,可有踝部轻度肿胀,站立时症状加重。曲张静脉容易并发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曲张静脉处疼痛,呈现红肿硬条索、有压痛。另外由于静脉瘀血引起组织缺氧。一旦皮肤破损很容易合并感染并可形成久治不愈的溃疡。生活中避免长久站立、穿弹力加压袜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控制本病。对于轻度的浅静脉曲张可采取注射疗法,而对较严重的静脉曲张患者仍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2.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由于深静脉瓣膜受到破坏,引起血液倒流性静脉高压和瘀血,产生临床症状。临床上表现为下肢沉重、肿胀、小腿皮肤色素沉着等,多数病人同时合并有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上应以手术治疗为主。穿弹力袜和避免长时间站立等可缓解症状。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是严重下肢肿胀、小腿肌张力增高、胀痛、压痛等。静脉血流滞缓、血液粘稠度增高和静脉损伤等是引起本症的主要原因。多见于长时间卧床、骨折、手术或长时间坐车、乘飞机旅行等,缺少肢体活动,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流滞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危险并发症是肺动脉栓塞,一旦发生则有生命危险。因此深静脉血栓急性期应积极治疗,并卧床休息,避免患肢剧烈活动引起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对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溶栓、抗凝和手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有过肺栓塞或有发生肺栓塞危险的病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是预防肺栓塞、保护生命的较好方法。

  总之,下肢动脉疾病以肢体缺血性疼痛、间歇性跛行为特点,而下肢静脉疾病以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肢体瘀血肿胀为特征,上述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预防治疗方法各不相同,不应以“脉管炎”来一概而论。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脉管炎的定义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脉管炎疾病的人群范围越来越广了。脉管炎,简单说,就是因为血管堵塞而造成的血液不流畅的现象。下面,我们就请专家为我们解答什么是脉管炎疾病。另...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