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发布时间:2015-10-29   来源:中华康网   

  本病又称Weber-Christian综合征。1892年由Pfeifer首先描述,1925年Weber进一步描述它具有复发性和非化脓性特征。1928年Christian强调了发热的表现,1936年Brill提出本病的全称病名。国内于1952年首先报告,以反复发作的皮下结节和斑块,消退后脂肪组织萎缩,遗留凹陷为其特征。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因不明。多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推测可能为感染性变态反应。部分患者患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或内分泌疾病,故可能为脂肪代谢障碍所致。本病常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有人认为是脂肪组织对多种异常免疫刺激的反应。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王宝崇

  【临床表现】

  根据受累部位,可分为皮肤型和系统型。皮肤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下结节和斑块,大小不等,常成批发生,多发生于下肢,亦可累及上臂,偶见于躯干和面部。直径一般1~4cm,亦可大至10cm以上。结节常与皮肤粘连,活动性小,有明显的触痛和自发痛,结节消退后患部脂肪组织萎缩,遗留局限性皮肤凹陷。在发疹前或同时伴有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如结节破溃,流出黄色油样液体,称液化性脂膜炎。通常在皮疹出现数日后,发热逐步上升,持续1~2周后逐渐下降。可伴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部分病例有关节疼痛,以膝、踝关节多见,呈对称性、持续性或反复性,关节局部可红肿,但不出现关节畸形。多数患者可在3~5年内逐渐缓解,预后良好。

  系统型:除具有上述皮肤型表现外,还有内脏受累。出现相应的症状。内脏损害可与皮肤损害同时出现,也可出现在皮损后。持续1~2周后逐渐下降。系统型的发热一般较为特殊,常与皮疹出现相平行,多为驰张热,极少数患者因球后脂肪病变可有眼部症状,本型预后差,内脏广泛受累者可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或上消化道等部位的大出血或感染。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四肢躯干成批发生皮下结节和斑块,且反复发作,伴发热、关节痛、肌痛等全身症状。其组织病理学改变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它可分为三期:

  (1)第一期(急性炎症期):在小叶内脂肪组织变性坏死,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部分伴有血管炎改变。

  (2)第二期(吞噬期):在变性坏死的脂肪组织中有大量巨噬细胞浸润,吞噬变性的脂肪细胞,形成具有特征性的"泡沫细胞"。

  (3)第三期(纤维化期):泡沫细胞大量减少或消失,被纤维母细胞取代;炎症反应被纤维组织取代,最后形成纤维化。

  实验室检查多为非特异性改变。

  可与结节性红斑、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红斑、结节性血管炎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皮下脂膜样T细胞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相鉴别。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发病期间应卧床休息和对症处理,有感染病灶可选用适当的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可使发热、关节痛和全身不适减轻。糖皮质激素对本病的急性期有缓解作用,常用中等剂量泼尼松,20~40mg/d,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但减量或停药后部份病例症状可再发。此外,氯喹或羟氯喹、硫唑嘌呤、沙利度胺、环磷酰胺、四环素、肝素、环孢素与霉酚酸酯等亦有一定疗效,特别是重症患者可试用。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脂膜炎简介 
有很多的人对脂膜炎可能不认识,不知道是什么,其实脂膜炎呈一种特发性的主要累及躯干和大腿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下结节或为片状斑块,同时伴...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