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综合征

    发布时间:2015-08-27   来源:中华康网   

  一 临床分类

  雷诺氏综合征传统上根据病因分为两类:

  1雷诺病 即原发雷诺症,是最常见的类型,在没有任何潜在疾病下自然发生的,常双侧肢体受累。通常不引起残疾,但是病人多经历明显的疼痛和不适。

  2雷诺现象 即继发性雷诺症,比较少见,有原发疾病。如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硬化、神经系统疾病、肺动脉高压、某种药物(如B2受体拮抗剂)、外伤等。雷诺现象经常是许多结缔组织疾病的首发症状,并且预示病情严重,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是非常必要的。辽宁省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科周玉斌

  二 流行病学

  一般认为雷诺综合征的发病率低,多发生于妇女,男女比例约为1:5,年龄常在20~40岁之间,并多发于冬季。但最近Suter等通过对马萨诸赛州弗明翰地区的1525名健康人群进行了7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女性的发病率为2.2%,男性发病率为1.5%。雷诺现象发病率的高低与地理环境、气候变化有关。有希腊学者调查了Ioannina大学医院的工作人员,发现其发病率为5.2%。在英国研究者对12907名工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雷诺现象发病率达14.2%,其中11.8%是由冷刺激引起。

  三 病因及发病机制

  雷诺病的病因目前仍不完全明确。寒冷刺激、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是主要的激发因素。其他诱因有感染、疲劳等。

  引起雷诺现象的原因有:

  结缔组织疾病以及血管炎 几乎所有的结缔组织疾病都可伴发雷诺现象,并可出现在结缔组织疾病的其他表现之前多年。雷诺现象在各疾病中的发生率颇不一致,依次为硬皮病(70%~90%)、混合结缔组织病(85%)、类风湿性关节炎(25%)、系统性红斑狼疮(20%)、皮肌炎和干燥综合征。这些疾病的血管病变在早期以痉挛为主,反复发作之后则引起动脉壁炎症,进而出现血栓形成和管腔闭塞,终至组织坏死和溃疡。

  慢性闭塞性动脉疾病 闭塞性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栓塞等。

  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如视丘下肿瘤、脊髓肿瘤、脊髓炎和神经损伤等。

  药物性因素 麦角及其他抗痉挛剂、β-受体阻滞剂、避孕药、环孢素、重金属盐及停用硝酸甘油等。

  职业性因素 如反复的振动性损害、小鱼际铁锤综合征(溃疡性动脉血栓)。常见于木工、铸铁工、机械工、石工、打字员、钢琴家、冷损伤等。

  血液疾病(血管内凝集或聚集) 冷凝集素血症和冷球蛋白血症等。

  其他: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和肺源性高血压等。

  雷诺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清楚,一些研究提示遗传因素、粘附分子、血管内皮和血流因素等参与了雷诺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遗传因素

  雷诺综合征受一定遗传因素的影响。Tewindt等对荷兰的一个大家族的调查发现,在289名家族成员中,有50名成员发生雷诺病,占17.3%,而Smyth等的研究发现在有雷诺现象发作家族史的人群中,其发病率达45.3%。这些研究提示雷诺综合征有潜在的遗传倾向。

  粘附分子

  粘附分子水平的增高可能与继发性雷诺综合征有关。Brevetti等对13例原发性雷诺病患者和19例继发性雷诺现象患者以及1例正常人对照进行研究,他们测量了三组研究对象血浆中的细胞间粘附分子-I(IAM-I)、血管细胞粘附分子-I(VCAM-I)、E选择素(E-S)及vW因子,结果表明四种粘附分子在继发性雷诺现象患者组中明显高于其它两组,而在原发性雷诺现象患者和对照组中没有差别。

  内皮细胞

  内皮依赖性血管损伤在雷诺现象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Generini等给继发性雷诺现象患者补充雌激素和神经肽后,发现雌激素和神经肽能够纠正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从而引起潜在的血管扩张。Smith等利用冷刺激引起血管收缩,通过体外血管试验来比较乙酰胆碱和硝普钠(分别为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扩张剂)对雷诺现象患者的血管扩张反应,结果显示应用乙酰胆碱后患者组的血管无明显扩张,而用硝普钠组的作用不受影响,表明内皮损伤后,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作用明显减弱。

  一些研究显示,雷诺现象患者的血管痉挛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酪氨酸磷酸激酶(PTK)的活性增加有关。Furspan等比较了伴有雷诺现象硬皮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冷刺激后血管的反应,在37℃时两组血管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基本一致,然而在37℃降到31℃时,实验组酪氨酸磷酸化增加了7%,而对照组增加了3.8%。当加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原钒酸钠(SOV)后,对照组对冷刺激无反应,而实验组血管明显收缩达19.7%。该研究组在对原发性雷诺现象的研究中,也发现血管收缩与PTK水平的增加有关。他们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血管扩张剂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UKI4,304)、血清素吸入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37℃时患者组和对照组的血管反应无明显差异,但在31℃时雷诺病患者组的血管对这三种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剂均出现异常的反应增高,即血管明显收缩,并同时测定到患者的酪氨酸磷酸激酶活性增加。当加入PTK抑制剂金雀异黄甙后,雷诺病患者组的血管收缩明显减少。结果表明在原发性雷诺现象患者中,酪氨酸磷酸化的增加介导了冷刺激引起的血管收缩。

  血流因素

  Ziegler等认为血流因素在雷诺现象中起重要的作用。他们对38例患者和137例对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肢端皮肤受到冷刺激再暴露于热温度后,患病组手指的温度较对照组低,并且在不同切率下的全血血流粘滞度是最高的。因此,冷刺激引起的血管痉挛与血流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雷诺综合征简介 
雷诺氏综合征是指肢体远端小动脉在寒冷或精神刺激等因素的作用下,阵发性痉挛收缩或闭塞,肢体远端皮肤出现对称性、阵发性的苍白―紫绀―潮红的临床症候群。该病可以单纯表...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