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保胆取石,为患者保留一颗健康的胆囊!

    发布时间:2016-01-17   来源:中华康网   

  胆囊结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其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诸如溶石、排石、碎石、手术等。但主要治疗方法仍以手术为主。100多年来,受德国名医Langenbuch“胆囊温床学说”的影响,胆囊切除一直被奉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然而,随着内镜技术、腹腔镜技术等微创外科的的发展、人们对胆囊结石成因的再认识,以及对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和胆囊本身生理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保胆取石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对“保胆”还是“切胆”的争论也越来越多。平度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李斌

    到底保胆还是切胆,首先要从胆囊的功能说起,胆囊作为人体的器官,主要具有以下5种作用:①储存胆汁: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当消化需要的时候,再由胆囊排出,所以称胆囊为“胆汁仓库” ;同时,胆囊又起到调节胆道压力的作用。② 浓缩胆汁:肝胆汁由胆囊黏膜吸收后,留下胆汁中有效成分储存在胆囊内,变成胆囊胆汁。③ 分泌功能:胆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约2O ml,保护胆管黏膜不受浓缩胆汁的侵蚀。④ 排空:进食后,胆囊收缩,将胆囊内胆汁立即排人十二指肠,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胆汁的同时,也将胆道内的细菌与胆汁一起排出体外。⑤ 免疫功能:胆囊黏膜具有分泌IgA抗体的功能,其在胆汁中的浓度远远高于血液中浓度,因而是含有保护性抗体的主要器官,这对于胆道系统的免疫防御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我们可以看出,胆囊在人体的生理代谢、消化、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器官。因而,对胆囊结石患者动辄就切除胆囊,值得人们深思和关注!已故外科泰斗裘法祖院士于2007年就明确表示要重视胆囊的功能,发挥胆囊的作用,保护胆囊的存在。而著名外科学家黄志强院士也一再反问:“难道所有的胆囊结石症都应该切除胆囊吗?”

     在我们切除胆囊为病人解除胆囊结石带来的痛苦的同时,也应该想到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所带来的痛苦。那么我们不妨看一下胆囊切除后的弊端。

  腹胀腹泻、消化不良;胆汁、肠液反流,胃痛胃胀;结肠癌的发病率增高;胆管损伤;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增高。

  因此中国胆道镜鼻祖北大医院张宝善教授在全国率先领导部分医院从事胆囊结石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研究和探索,总结了我国一整套内镜保胆取石的经验和方法,15年的随访,其复发率为2%-7%。该技术创伤小,易操作,不需要解剖胆囊三角,是在胆囊腔内施行手术,根本不可能伤及胆总管及胆囊周围器官,并发症发生率比腹腔镜切除低,深受患者欢迎。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都能够保胆取石。这就需要我们严格选择适合保胆取石的病人。施行保胆取石的患者,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胆囊功能正常是实行保胆取石术先决条件,这可通过胆囊壁光整且无明显增厚,以及B超测定空腹与脂肪餐后胆囊收缩面积>30%两项指标反映。②无症状或有轻微症状且病史较短者。③单发胆囊结石或多发胆囊结石数量少且体积小者。④合并有胆总管结石者,可先行EST取石后再行保胆取石。

  保胆取石的结石取净率为100%,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应用体外直视下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如下的优点:①创伤小,安全可靠,并发症少.避免术中肝胆管的损伤,血管的损伤以及胃肠道的损伤;②操作简便,容易学习推广;③保持了胆道的完整性及胆囊功能.避免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如脂肪泻、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胆道术后功能紊乱等。④有效避免术后胆漏、出血以及腹腔内积液积血等并发症的发生;⑤有可能减少病人罹患结肠癌的机会。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应用体外直视下微创保胆取石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既可以消除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及胆囊外并发症,又可以因不必解剖胆囊三角而避免胆囊切除术可能造成的胆管、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微小创伤、操作简便、病人更安全可靠、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保持了胆道的完整性以及胆囊功能,符合现代外科微创、应激学说的观点,不失为治疗胆囊结石症的一种合理有效的术式,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肝胆科李斌)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什么是胆固醇结石 
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析出、结聚、成石。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