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正确治疗脊髓空洞症(二)

    发布时间:2016-01-31   来源:中华康网   

      应该指出的是, 正确诊治与脊髓空洞症相关的疾病是临床的目标和方向,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存有共识: Chiari 畸形外科治疗的目的是解除颅颈交界区脑脊液的受阻状态和重建良好的脑脊液的循环。 良好的手术治疗是脊髓空洞症慢性神经损害恢复的结构性基础。 在Chiari畸形诊治的漫漫长路上, 许多学者不断进行探索,历史上治疗所采取的手术方法多种多样。 治疗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早期的“减 压、 切除” 发展到近来的“整形、 修复” 。 因此早期使用的空洞分流手术已不做为首选术式, 传统的后颅窝减压术也暴露出许多缺陷, 有研究报道, 减压术后二次手术的比率甚至高达17%, 同时, 传统手术常常出现术后发热、后脑下垂、 感染粘连和巨大创伤等等并发症, 使不少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受到影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刘勇

   近年来, 我们倡导实施的微创枕大池重建术主要应用后枕颈小切口, 在显微镜或内窥镜下进行枕大孔区畸形状态的整形和修复重建。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 精确细致的外科手术, 进行颅底结构整形, 重建枕大池空间, 改善脑脊液循环, 解除后颅窝畸形状态, 从根本上消除病因, 阻止病变的发展与恶化。 手术后枕大池恢复, 脊髓空洞缩小或消失, 症状消失或改善, 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特别是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 损伤轻、 愈合快、 恢复好的特点, 医疗费用也明显减少。

  应用微创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及相关颅颈交界区畸形病变取得良好效果。所谓“微创术式” 即应用后枕部1.5~3厘米长的小切口(传统术式切口一般长达8-15cm), 使用特制的显露器, 完成枕大孔区畸形结构状态的显微手术操作---在软膜下切除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保持蛛网膜的完整性, 达到内环境稳定、 解剖层次复位和改善结构-功能关系的手术要求。

  微创枕大池重建术在术前可以仅进行局部剃发(在后枕部, 约有半张名片大小)而不必剃光头, 很受女性患者青睐。 由于女性长发的掩盖, 切痕深藏不露。既便是短发或少发的男性, 细小的切痕也不甚明显。 与国外同行手术局部剃发相比, 剃发更少, 切口更小。 另外, 整个手术过程出血量约20-30ml, 与入院后化验检查的抽血量相当, 这在传统的开颅手术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微创枕大池重建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由于据有切口小、 损伤轻、 愈合快、 恢复好和费用少的特点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微创手术的方法使手术安全性有了技术保障, 术后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二次手术率未超过1%, 治疗有效率大大提高。 

      这种独特的微创手术的理念定位在于整形和修复。 微创手术除了切口小, 组织损伤轻微之外, 关键操作是硬脑膜和蛛网膜的处理方法, 即缝合或扩大修补硬脑膜, 对蛛网膜也必须予以保护和缝合。 因此, 微创手术的理念定位在于针对枕大孔区畸形状态的整形和修复, 而非简单的后颅窝减压或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 由于各项操作均为修复脑脊液循环通道而为, 如枕大孔后缘扩大、 小脑下疝切除、 硬脑膜和或蛛网膜缝合等, 均针对重建枕大池这一目标, 所以称之为微创枕大池重建术, 因为整形和修复是重建理念的两个内涵, 整形重在结构重建, 而修复强调功能重建。 在微创原则下落实整形和修复的手术目标, 除避免和减少损伤的基本要求之外, 特别强调维护神经系统内环境的完整和稳定, 即硬脑膜或和蛛网膜的处理方式非常关键, 这是神经系统内环境的两道屏障, 必须予以缝合或扩大修补。(摘自刘勇主任主编《实用脊髓空洞症康复保养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脊髓空洞症定义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是一种由多种原因都可以引起的、缓慢进展的脊髓神经损害性疾病,以脊髓内空洞形成、扩展为主要病理特征。其典型表现为节段...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