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布时间:2015-11-23   来源:中华康网   

    一、症状和体征

    虽然腰痛在人的一生中从20岁开始即已常见,但椎间盘病变及椎间盘突出在健康人中的高发期为30~40岁年龄段。大多数病人认为其腰腿病与创伤有关,但通常仔细询问病人可发现,在严重的腿痛发生前,病人已有几个月或几年的间断性腰病史。在大多数情况下,腰病的发作相对短暂,休息后疼痛缓解。疼痛常因用力、重复地弯腰、扭转或举重物而诱发,在有些病例中,不能问出诱发疼痛加重的因素。疼痛常开始于下腰部,向坐骨神经支配区域和臀部放散,疼痛可向下放散到大腿后侧,背及大腿后侧的这种疼痛,可由脊柱许多部位(包括椎小关节,前、后纵韧带,脊椎的骨膜等)的病变引起。另一方面,根性疼痛常放散至膝以下,分布于受累神经根的支配区。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骨科符勇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史常为反复发作的下腰痛和臀部疼痛,短期休息后缓解。疼痛可由于弯腰而突然加重,表现为突然出现的比腰痛更为剧烈的腿痛。大多数的根性疼痛是由于椎间盘髓核组织突出压迫神经引起,表现为出现与腰痛的疼痛程度相当或比腰痛更严重(可见于许多病例)的腿痛。无论何时,当腿痛很轻而腰痛很明显时,作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就应非常慎重。由于椎间盘突出而产生的疼痛通常是间歇性的,活动时,特别是坐位时加重,休息后,特别是处于半福勒位(Semi-Fowler Position)时缓解,而劳累、打喷嚏、咳嗽时加重。如果疼痛形式奇怪,或是持续性的,那么就应怀疑椎间盘突出症之诊断是否正确。

    椎间盘突出的其他症状包括肌力减弱和感觉异常。大多数病人的肌力减弱是间歇性的,随活动而改变,且局限于受累神经根的支配区。感觉异常也不相同,且限定于所累神经根的支配区。当这些症状很广泛时,则一侧椎间盘单纯突出之诊断就值得怀疑。

    受累腿出现麻木、肌力减弱以及偶尔出现腹股沟区或睾丸的疼痛,可能与中央型或高位椎间盘突出有关。如果突出的椎间盘大或椎间盘突出的位置高,则可出现全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即双下肢的麻木、肌力减弱、肛门周围疼痛、会阴区麻木及扩约肌麻痹。病人大小便突然失禁时,应首先考虑此诊断。怀疑有马尾综合征或有急性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时,诊断和冶疗应极积进行。

  二、物理检查  

  由于是间歇性发病,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查体所见可能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在疼痛急性发作时表现为椎旁肌肉明显痉挛,肌肉痉挛在行走活动时仍持续存在。腰椎可出现侧凸或倾斜,许多病人腰椎正常生理前凸消失。急性期过后,肌痉挛明显减轻。腰前凸消失可能成为唯一的体征。病变椎间盘节段的棘突可出现压痛点,在有些病人疼痛可累及外侧。

  如果有神经根刺激征,一般以坐骨神经的走行为中心,可见于近侧的坐骨切迹和远侧的N窝。除此之外,在膝部牵拉坐骨神经可产生臀部和大腿、小腿疼痛(即疼痛超过膝关节)。患侧Lasègue试验常为阳性。 Lasègue征或直腿抬高诱发试验侧臀部疼痛、超过膝关节的小腿疼痛、或两者都出现时才算作阳性;偶尔如果腿痛明显,病人则由垂直坐位转而将身体后移,并采取三角架样姿势以缓解疼痛;直腿抬高引起对侧下肢疼痛应认为是椎间盘突出的特殊体征。若Lasègue征阴性,则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值得怀疑,尽管老年患者的Lasègue征可能为阴性。同样,如在检查所见与椎间盘突出不相符合,或缺乏一致性,则通常是非器质性病变所致(见有关非特异性腰痛的讨论)。如果腿部有持续性疼痛,不管其时间长短,都可能出现受累肢体萎缩,表现为在大腿或小腿周径的不对称。神经系统检查所见各不相同,这取决于受累的神经根平面(见框表39-7至39-9)。Smith等人通过尸体解剖检查了脊神经根的活动度,在L4、L5和S1神经根直线移动距离为0.5~5mm,应变率为2%~4%,牵拉力进一步增加时,神经根将移至椎弓根外侧。

    

                       框图39-7 腰4神经根压迫

      

  感觉损害:大腿后外、膝前和小腿内侧

     肌力减弱:股四头肌(可能)髋内收肌(可能)

     反射异常:膝反射、胫前肌肌腱(可能)

   


  * 提示腰3-4椎间盘突出,或腰4椎间孔处病变

   


                   框图39-8 腰5神经根压迫

      感觉损害:小腿前外、≈汉妥惚趁

       肌力减退:?长伸肌、臀中肌、趾长伸肌和趾短伸肌

       反射异常:通常无异常、偶尔胫后肌反射异常(难引出)

   

  * 提示腰4-5椎间盘突出,或腰5椎间孔处病变

   


                    框图39-9骶1神经根压迫

      感觉损害:外踝、足外侧、足跟、第4趾、第5趾间蹼

       肌力减退:腓骨长、短肌、小腿三头肌、臀大肌

        反射异常:跟腱反射 (小腿三角肌复合体)

     

  * 提示腰5骶1椎间盘突出,或骶1椎间孔处病变

  单侧L3-4椎间盘突出,通常压迫L4神经根,因为该神经在出L4椎间孔前,途经L3~4椎间盘。疼痛可位于小腿内侧,而麻木区在小腿前内侧面。胫前肌肌力可减弱,表现为足跟行走步态不稳。受L2、3和L4支配的股四头肌和髋关节内收肌群的肌力可能减弱,椎间盘严重破裂突出时,可出现肌肉萎缩。反射检查时可发现膝反射迟钝或消失(L 2、L3、L4)以及胫前肌腱反射迟钝或消失(L4);L4神经根支配的皮肤区域可出现感觉减退,其单独支配区位于小腿内侧(图39~37),自主感觉区位于内踝水平。

  图39~37

  图39~37 L4神经支配区(源于Hoppenfeld S: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the spine and extremities, Norwalk, Conn, 1976,Appleton-Century-Crofts.)

   

    单侧L4~5椎间盘突出可导致L5神经根的压迫,此神经根的根性疼痛沿其支配的皮肤节段分布,如果存在麻木,也沿其皮肤支配区分布,位于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及?趾背侧。L5神经根的自主区位于第一趾蹼和第三趾背。肌力减弱的肌肉有?长伸肌(L5)、臀中肌(L5)、或趾长伸肌和趾短伸肌(L5)。反射通常无改变,但也可能出现胫后肌反射迟钝,但这一反射很难引出。

    单侧L5~S1椎间盘突出,表现为S1根性病变,S1神经根支配区出现疼痛和麻木,包括外踝、足底和足外侧面,偶尔涉及足跟。小腿外侧面麻木,较重要的是足外侧和外侧3个足趾的皮肤麻木。S1神经根的自主区为第五趾背。肌力减弱可表现在腓骨长短肌(S1)、小腿三头肌(S1)或臀大肌(S1),但一般情况下,S1神经根病变肌力减退并不常见,偶尔见轻度肌力减退,表现为运动后上述肌肉易疲劳。踝反射常迟钝或消失。

    侵及整个腰椎椎管的巨大椎间盘突出或大块中央型突出可引起腰痛、腿痛,偶尔出现会阴部疼痛。两下肢可以瘫痪,括约肌失控,踝反射消失。Tay和Chacha在1979年报告,腰部任何平面的巨大椎间盘突出均可引起马尾综合征的表现:有鞍区麻木、双侧踝反射消失和小便失禁为其最恒定的表现。在这些病例中,膀胱内压图可显示膀胱失神经支配。

    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L4或L5间隙。许多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病例直腿提高试验阴性,但此时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检查时病人俯卧位,检查者将一手置于N窝,屈曲小腿使膝关节成锐角,大腿前面产生疼痛即为阳性,应怀疑有高位椎间盘突出,另外,这类突出患者神经症状可较为弥散,而无明显的定位体征。

    通常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症状在不同时间,表现也不相同,因为卧床可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而使神经恢复正常功能,因此病人起立和行走时的神经症状比卧床休息几天后的症状明显。另外,各种保守治疗措施也能改变椎间盘疾病的体征。

    对比性检查腰腿痛病人对发现典型的症状和体征非常重要,检查的结果常常会发生改变,检查中如发现体征加重即需要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反之症状和体征改善,则表示正在缓解。早期的症状或体征提示有马尾综合征或有严重的、或进行性加重的神经损害时,从一发病就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Mclaren 和Bailey告诫,如果在同时伴有椎管狭窄的平面进行椎间盘切除,但不处理椎管狭窄,则更容易发生马尾综合征。

  三、鉴别诊断 

  腰腿痛的鉴别诊断极为费时且复杂。鉴别的疾病包括脊柱本身的疾病,及引起腰腿牵涉痛的周围脏器病变。为简便起见,将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分为脊柱内和脊柱外二大类。脊柱外疾病包括泌尿生殖系统、胃肠系统、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脊柱以外部位的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病变性质可为:感染、肿瘤、代谢紊乱、先天性异常或老年性疾病。脊柱内疾病指原发于脊柱的疾患,包括发生于脊柱肌肉骨胳系统、局部造血系统、局部神经系统的疾病,病变性质为影响脊柱或脊神经的肿瘤、损伤、炎症、老年病和免疫疾病等。

  虽然腰椎间盘病变是健康人群产生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但我们必须非常谨慎,以免诊断错误,尤其要考虑到如我们先前讨论到的情况,即在无症状的患者中,椎间盘突出有很高的发生率。因此在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前,需要全面查体。有些疾病可以出现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如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骨髓瘤、血供不足、髋关节炎、伴应力骨折的骨质疏松、硬膜外肿瘤、周围神经病变和带状泡疹等。见诸报道较少见的能引起坐骨神经痛,但与椎间盘突出无关的疾病还有滑膜囊肿、腓肠肌内侧头撕裂、骶骼关节功能障碍、骶骨和骨盆的疾病以及坐骨结节骨折。

  四、确诊性影像学检查

  尽管可通过病史和物理检查做出要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但仍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的病变,如肿瘤或感染。普通X线平片在诊断方面的作用很有限,因为它无法显示椎间盘的突出或其他脊柱内的损伤,但X线平片可显示感染、肿瘤或其他的异常,因此,应该进行这一检查,尤其是在计划进行手术治疗时。当前,腰椎间盘突出最有效的检查手段是MRI。由于MRI的出现,脊髓造影已较少使用了,尽管在某些情况下,脊髓造影有助于显示某些细微的损伤改变。在进行脊髓造影后,应进行CT检查。

  五、保守治疗

  腰腿痛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五花八门,从简便的卧床休息至使用价格昂贵的牵引设备,所有这些治疗都报告了令人兴奋的治愈率,遗憾的是,其结果大多未经科学地论证。另外,由于椎间盘疾病自然病史的特征,发作时症状较重,然后不论是否治疗,症状可以缓解,病情最终也得以改善。此外,椎间盘病变似乎可引起多种不同的征候群,但研究中极少能分清与各种解剖结构相关的特殊的病理状况对治疗的反应。

  急性腰痛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休息,Deyo、Diehl和Rosenthal报告,卧床休息2天比长时期卧床休息的效果好。生物力学研究证明,半Fowler卧位(即屈膝屈髋侧卧位),并将一枕头垫于两腿之间,能明显解除椎间盘和神经根压力,按摩和冷敷可缓解肌痉挛。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可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大多数急性发作的腰痛对上述治疗反应良好。疼痛消失后,就应鼓励病人开始腹部和下肢的等长肌肉收缩练习。在感觉舒适的前提下,允许病人行走,但不主张坐,特别是坐位乘车。Malmivaara等比较了单纯卧床休息、背伸练习和在能够忍受的情况下继续一般活动等方法在治疗急性腰痛中的结果,结论为在疼痛允许的范围内继续一般的活动时恢复更快。

     保持正确姿势和体位的训练,有助于病人在急性发作症状消失或缓解后恢复到其通常的活动水平,这种训练可采取多种形式,可单独也可集体进行。现在通常将这种类型的背部训练指导称为“背部训练课程”(Back School),虽然这一名字很好听,但他们所提供的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却参差不齐。Bergquist-ullman和Larsson及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这种训练在初次发病时,对减少误工时间非常有帮助,但对减少症状的复发率或减少复发期的误工的时间则效果甚微。当然,背部练习指导与理疗相结合肯定优于安慰冶疗。Cohen等回顾了有关集体背部训练指导的13项研究结果,结论认为尚无充分的理由推广开办集体性训练指导课程。Galm等对经影像学证实有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但没有肌力和感觉减弱的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经积极的理疗之后,有75%的患者分别在坐骨神经痛和腰痛方面得到改善。

    用于治疗腰腿痛综合征的药物多种多样,其疗效也各不相同。在门诊病人的治疗中,当前倾向不用强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特别是对于慢性腰腿痛病人,尤为使然,因为药物治疗常常引起成瘾和加重忧郁。短期口服激素与口服抗炎药一样可有帮助。当阿斯匹林无效或不能忍受时,有许多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SAIDs)也有疗效。可用于治疗下腰痛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SAIDs)有多种。当患者有明显抑郁时,使用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可有助于减少睡眠紊乱和焦虑而不加重忧郁,此外,使用阿米替林后还可减少麻醉剂的用量。

    体疗应审慎应用,练习内容要适合病人的症状,而不是强迫病人进行一系列一成不变的活动。在俯卧位被动过伸脊柱时症状可缓解的急性腰腿痛病人,作过伸练习将有帮助,而不能行屈曲练习。过伸能改善症状,标志着保守治疗可望有良好的预后。而另一方面,被动过伸时症状加重的病人,行屈曲练习可能会改善。如练习时疼痛加重,就不应强迫病人进一步练习,这样有可能防止椎间盘进一步突出。任何能加重疼痛的练习均应终止,下肢练习能增加肌力和缓解背部的张紧,但也可加重下肢的关节炎,这些治疗的真正益处在于改善患者的姿式和身体的机械功能状况,而不是增加肌力。Hansen等在一项观察者单盲的随机试验中,比较了全面的动力性背肌练习、常规理疗(手法牵引,柔韧性、等长肌肉收缩及协调练习和人体环境适应辅导等)和安慰对照冶疗的效果。结果发现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完成全部治疗的病人疼痛均能减轻。但是,对于男性患者,理疗的效果似乎较好;对于女性患者,积极的背肌锻炼效果较好。体力劳动者对理疗的效果较好,伏案工作者对积极的背肌练习效果较好。

    治疗下腰痛已有许多种方法。一些病人对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的效果较好,另外一些则牵引效果较好,牵引时可用轻至5~8磅的卧床皮肤牵引或重达100磅以上的身体倒置牵引。还有些病人使用背部支具和围腰支撑可能有效。超声波及热疗也可用于治疗腰背痛。在这些方法中,有许多方法的科学效能尚未被证实。应该补充说明的是,所有这些方法只能用于有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六、硬膜外激素注射治疗 

  长效激素结合麻醉剂的硬膜外注射,是椎间盘源性和其他性质的腰腿痛对症治疗的好方法。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短期的有效率为60%~85%,而长期(6个月)有效率下降至30%~40%。激素在局部的治疗浓度至少能维持3周。Berman等在一项设置对照的研究中发现,其对亚急性和慢性腿痛而未做过手术的患者效果最好,对有肌力和反射异常的患者治疗效果最差(良好率仅12%~14%),而椎管造影阴性者效果也较好。Cuckler等用随机双盲法研究了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的硬膜外激素注射的疗效,结果发现在6个月时,单次硬膜外注射组与安慰剂组无差别。我们的经验与Berman等一致,即硬膜外注射激素不能治愈椎间盘疾病,但对选择保守治疗方法的病人,能在不用大量麻醉剂的条件下获得相对较长的疼痛缓解时间。Hopwood和Abram观察发现,下列因素影响手术和硬膜外注射治疗的效果,包括文化水平低、吸烟、失业、持续的疼痛症状、睡眠紊乱、非神经根性病变、疼痛时间较长、影响娱乐活动以及心理学测试积分有极端的分值。

    有经验的医生操作时,这一方法的并发症一般较少见,White、Derby 和Wynne等报告最常见的问题是激素未注入硬膜外间隙,其发生率为25%。Renfrew等和el-khoury等人发现在透视下穿刺能明显减少这种错误的发生率。另外一个技术性问题是注入硬膜内而导致脊髓麻醉。其他见诸于报告的并发症包括暂时性低血压、排尿困难、严重感觉异常、心绞痛、头痛和暂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Kushner和Olson报告,在几例行硬膜外激素注射的慢性腰痛病人中,发生了视网膜出血,因此他们建议对有出血倾向及仅有一只眼的病人,应用此方法时应慎重考虑。DeSio等人报告,有些病人行硬膜外激素注射后出现颜面潮红和全身红斑。最严重并发症是细菌性脑膜炎。在报告的大部分病例中,总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而且绝大多数是暂时性的。

    在下列情况下禁忌使用硬膜外注射法:感染、神经性疾病如多发性脊髓硬化症、出血或出血体质、马尾综合征和急性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快速大量注射激素或服用大剂量激素可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激素注入硬膜内时,其确切的影响尚不清楚,此法仅限于下腰椎范围内应用。如果穿刺针回抽有血或脑脊液,我们倾向于放弃硬膜外注射。

    我们建议此操作应在有复苏及监护设备的房间完成,由有经验的麻醉医生操作。本法可用于门诊病人,但病人必须准备几个小时的恢复时间。甲基强的松龙(Depo-Medrol)是常用的激素注射剂,剂量为80~120mg,麻醉药物可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或普鲁卡因。我们的注射方案是每隔7-10天注射一次,共计三次。这样既可保证至少有一次准确注入硬膜外间隙,又可减少单次的用药量。

  操作方法39-20(Brown)

  需要准备的物品有:皮肤消毒用品、无菌手套、一次性使用的长约9cm的20或 22号脊髓穿刺针(一般采用45度角、钝头或弧形头硬膜外穿刺针)、一次性注射器、灭菌的利多卡因、甲基强的松龙40mg/ml。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在靠中线穿刺部位局麻。进针至有黄韧带阻挡感时,再接好针管,在针管内维持少量的压力,同时缓慢推进针头,至硬膜外间隙时,阻挡感突然消失,硬膜外间隙将吸入针管内的空气。去除针管,检查有无血液或脑脊液漏出,如无液体溢出,则注入1%利多卡因3ml或其他合适的麻醉药,在注射麻醉药之前或之后注入已定好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

  有几种改良方法也可采用。一些医生采用无菌气球作为抵达硬膜外间隙的指示;另一些采用“水滴消失(disappearing drop)”技术,即在针尾孔上置一滴无菌生理盐水,当针尖到达硬膜外间隙时,水滴消失。还有人采用骶管注射法,但需要注射更多的封闭液才能使激素达到病变平面。虽然骶管注射较安全,但不如在L4~L5间隙注射可靠。

  七、手术治疗

  当保守治疗失败,就应考虑手术治疗。术前医生必须保证诊断正确,而且病人必须确认疼痛的程度和神经损害的情况已需要进行手术。外科医生和病人都应知道手术的目的不是治愈,而是解除症状。手术既不能终止导致椎间盘病突出的病变过程,也不能使腰部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术后仍需保持良好的姿势和身体机械力学状态,不做包括反复弯腰、扭腰和脊柱屈曲位提重物等动作。如希望延长疼痛缓解期,病人的生活方式需做某些永久性调整。

  椎间盘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病例的选择,最适宜手术的病人是单侧腿痛或疼痛主要集中于一侧的患者,其疼痛放散至膝关节以下,症状持续6周以上,经休息、抗炎治疗或硬膜外激素治疗缓解,但保守治疗至少6~8周后,症状又复发至最初的严重程度。目前的一些冶疗方案要求进行试验性物理治疗,Hansen等的研究指出了这种要求存在缺点的原因,其一,不同性别和职业的患者理疗和积极背肌锻练的疗效不同,其二,没有一种治疗手段有同样或更好的疗效。物理检查应能发现坐骨神经刺激体征和定位性神经损害的客观体征。CT、MRI或脊髓造影检查应与查体确定的病变节段相符。

  只有在出现马尾综合征伴有明显神经功能损害,特别是大、小便功能障碍时,才必须进行手术椎间盘摘除,且需急诊手术。其他所有情况下,椎间盘摘除术应是择期手术,这样就允许全面检查,以明确诊断、病变部位和病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当为解除痛苦的而在未进行合理的检查情况下仓促手术时,术后病人和医生常常都会对此决定感到后悔。

    无论选择何种术式治疗椎间盘突出,病人都应知道手术的目的是解除腿痛症状,而主要表现为腰痛的病人术后主要的痛苦可能并不能消除。Spangfort在总结2504例腰椎间盘摘除病例时,发现约30%的病人术后仍有腰痛。坐骨神经痛缓解的失败情况与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成正比。当椎间盘游离在椎管内或脱落时,疗效最好,有99.5%的患者疼痛可完全或部分缓解;对椎间盘不完全脱出或突向椎管内的病人,有82%症状能完全缓解;对没有纤维环撕裂的椎间盘膨出的患者,手术后仅有63%症状完全缓解;切除正常或轻度膨出的椎间盘,则症状完全缓解率为38%,这与安慰治疗的疗效接近。与之类似,术后遗留背痛的发生率与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成反比,完全脱出者的发生率为25%,但轻度膨出或探查阴性者,其发生率上升达55%以上(图39-38,39-39)

  图39-38

  图39-38各型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坐骨神经痛的缓解率(源于Spangfort E:Acta Orthop Scand Suppl 142:1,1972)

  

  图39-39

  图39-39椎间盘突出的类型:A:正常膨隆 B:突出 C:脱出 D:分离或脱落。

  

  ㈠ 开放性椎间盘手术的一般原则 

  虽然在局麻下行椎间盘手术并发症很少,但大多数仍选择在全麻下手术。病人体位因手术的方式和术者的要求而有不同。目前流行采用特殊的体位架或根据Hastings的设计改良的定制体位架,将病人置于改良的屈膝跪位,这样可使腹部悬空,以减轻硬膜外静脉扩张和出血(图39-40)。医生使用头灯有助于侧隐窝的照明,因为很大部分手术的操作需要在侧隐窝处完成。应用放大镜能显著改善各种结构的辨别和显露,有些医生使用手术显微镜以进一步提高辨别能力。与放大镜相比,使用手术显微镜的首要优点是能给助手提供一个手术视野。应拍摄X线片以确认手术的节段正确。手术时要注意保护神经组织,硬膜外出血应用双极电凝止血。在伤口内的任何纱布、填塞物或棉片都应留有一端在伤口外。髓核钳应在允许深入椎间盘最大深度处做一标记,防止损伤椎间盘前方的脏器及主动脉。有关防止硬膜纤维化的技术已有许多研究,Hoyland等注意到在曾行手术的神经根周围有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同时发现在55%的病人,疤痕组织内有纤维样异物。这些发现提示术者应尽量减少使用棉片。虽然在减少术后硬膜纤维化的技术中,大块自体脂肪植入并非一种肯定有效且无并发症的方法,但其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一些市售的产品能减小疤痕的大小,但其临床优点仍不清楚。

  同时诚挚邀请大家访问我的医疗,健康和康复的专业店铺及博客!

  http://sundanfang.taobao.com

   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undanfang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导致腰痛的常见原因 
目前国际腰痛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迟早要受到腰痛的困扰。调查显示,在整个人群中有79%~80上的人已发生过腰痛,每年高达50%的处于工作年限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