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症状房颤漫谈心律的检查手段

    发布时间:2016-01-29   来源:中华康网   

  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储慧民

  要治疗心律的失常,前提是发现异常的心律,前几期说到了无症状房颤的危害,如何利用各种检查手段发现包括房颤在内的各种心律的异常就是本期的重点。

  

  

   对于心律的检查,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心电图,心电图是我们诊断房颤最简单快速的途径,当患者心慌胸闷不适症状出现的时候,一个普通的12导联心电图就能明确得出房颤的诊断。然而前篇也提到了,无症状房颤的可怕之处在于患者没有自觉症状,常常因为检查的时候患者的房颤没有发作就被遗漏,因此就要求一些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检查,也就是动态心电图或者医生口中所说的“holter”。

  

  

   Holter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心电图机,为了患者的佩戴方便和舒适,它的导联数目和接法与普通心电图有所不同,根据机器的存储容量及电池续航能力,可以连续记录至少24小时,多则7-14天。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因为记录导联多,holter的检查结果往往最全面,但是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每天挎着一个小盒子,会对被检查者的日常活动及夜间睡眠造成很大影响,某些皮肤敏感的患者,更是因为时间一长贴片过敏而苦不堪言。而很多包括房颤在内的心律失常,就像隐藏很深的犯罪分子一样,每隔几天甚至几个月才发作一次,即使是Holter检查也无法检出。

  

  现在对于这类不频发的心律异常,医生也有办法,你不就是潜伏时间长呗,那我就24*7小时*31天*12月跟你耗,总有一天心律异常会露出马脚的。下图这个类似U盘的小东西被称为“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装置”,它只有半个指节大小,我们在患者胸口开个小口子把它埋入皮下,其内置的电池就能够连续记录长达三年的心电信息。一旦患者发生心慌、晕厥等疑似心律异常的事件,我们用专门的程控仪可以读取分析这些数据,获得珍贵的诊断证据。

  

  

  很多心脏起搏器具有心率记录和分析的功能,因此这类已经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一旦发生心率异常事件,可以自己记录发生的大致时间,来起搏器门诊程控一下起搏器,也许就能够发现有价值的关于心律失常的信息,而在这些起搏器记录的心律失常中,我们观察到最多的就是心房颤动。

  

   以上这些检查都是由医生主导,在医院施行的,那么在患者家中,有没有办法自己发现心律异常呢?经过电子科技的进步和智能硬件的发展,这已经成为现实。

  

  

  上图是某智能手机的背面,摄像头下面的那个小口就是该手机内置的心率检测传感器,其实,安装一定软件后,它不但可以测量心率的快慢,甚至可以判断心律是否整齐

  下面这张图是某大牌运动手环,这类可穿戴装置在统计运动量、监测睡眠方面的作用一般的佩戴者已经很熟悉了,其实新一代的手环也都集成了心率监测窗口,和智能手机相比,具备连续监测记录的优势。

  

  

  这张图是一台电子血压计,大家都知道哪怕100块钱的电子血压计也都集成了心率显示的功能,而这种血压计则更加高端,能够统计患者的心跳节律,如果监测数秒后分析发现患者心率绝对不齐,也就是房颤发了,就能以醒目的方式提醒测量者。

  

   在家中记录虽然方便,但是也有弊端,记录到的东西不会看怎么办?真发现房颤了不是还得跑医院咨询医生么?

  

    这就催生了将患者和我们医生联系起来的心律云平台,这类平台的患者端有几种模式,一种就是一个特制的智能手机,其背面有心电传感电极(上图),当患者感觉不舒服时,将手机背面按要求贴在胸口特定位置就可以记录心电信号;第二种则和穿戴式设备结合起来,这种心电传感装置被做成类似胸带的样子,由于不需要粘贴电极贴片,舒适性更好,患者能够连续佩戴较长时间,一旦发现房颤等心律失常,除了向患者报警,同时能自动发送数据到专门的处理中心,如果心律有严重问题,医生会主动联系患者就诊或指导紧急处理。

  

  

    这样基于云平台的监测设备使用和管理模式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律失常和房颤门诊已经开展了3年多,及时发现和处理了社区里很多没有症状的心律失常患者。

  

         科技的进步不单单是带来生活的更加舒适,也让维护健康心跳有了更多的手段。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房颤简介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下面针对患者最关心的具有代表性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希望对广大患者有帮助。1,为什么会得房颤?房颤说到底是心房因为各种原因...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