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常首诊于耳鼻喉眼科的一种易误诊的疾...

    发布时间:2015-08-28   来源:中华康网   

  相信很多耳鼻咽喉科和眼科的医生常有这样的遭遇,很多儿童常常有不自主的干咳、皱鼻、挤眼,叹气等症状来就诊,但常常以鼻炎、咽炎、结膜炎或当做过敏性疾病反复治疗后却始终不能治愈,或常反复发作。长期大量用药、换药给儿童的生长发育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林镝

  其实,这就是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因早期以面部的肌肉抽动或声音的抽动而常首先就诊与耳鼻喉科或眼科,其本质是一种神经内科的疾病。该病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动,但不是多动症,只是精力旺盛。2.抽动,以面部为主,常为挤眼、皱鼻、干咳等症状。3.后期会有秽语综合征。所以早期的正确诊断非常关键。在临床上常有以下特点:

    1.家长常常非常紧张、重视,常过度询问孩子,或制止,我们称为“行为强化”,并有多次就诊的经历。

   2.抽动现象有规律,常常在玩耍、互动性活动、睡眠时,干咳、眨眼等症状消失,在闲下来、或不喜欢做的事时症状又出现。

  3.面部症状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逐个出现,常当成坏习惯。

    4.各项检查一般均正常,无器质性病变,孩子身体状况一般均良好。

    5.常在短期内多次就诊,医生常会误诊,眼科医生说“结膜炎”;耳鼻喉科医生说“鼻炎”、“咽炎”;内科医生说是“支气管炎”。但经多科治疗、反复用药却疗效不佳。

  那么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到底是种什么病呢?短暂性抽动障碍是一种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是由于一组肌肉的突然的收缩引起的无目的性的抽动,动作快而不自主,并经常重复。其原因有三:①原来的具有保护性意义的动作(如结膜炎、眼异物引起的眨眼、咽炎引起的咯痰声),以后变为习惯性的动作,②由于模仿他人的习得性动作,③由于精神刺激、心理压力较大,为了紧张情绪的渲泄而致。短暂性抽动障碍最常见于4-10岁的儿童,男孩多见。抽动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如睑肌抽动导致挤眼、呲牙,喉肌抽动导致咯痰声,颈部和四肢肌肉抽动导致头抖动、点头、扭脖子、摇手臂、抖腿等,故经常首诊于眼科和耳鼻喉科。

  那么作为耳鼻喉眼科的医生,还有孩子的家长应该如何对待这种疾病呢?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疏导家长的紧张心理,不要过分关注和反复提醒儿童的抽动动作,对其抽动动作应采取 “行为弱化”治疗,即不要过分询问关心或简单让其克制,研究表明,松弛的互动性交流有助于弱化抽动的行为。

  2.   对于首诊医生应该对该病有所认识,起码可以做到指导患儿家长到神经内科正确就诊。否则简单的以“结膜炎”、“咽炎”、“鼻炎”治疗,非但没有效果,而且时间长了,抽动症状会以习惯的方式保留下来,必须使用精神疾病的药物才能控制

  3.   早期以“行为弱化”治疗为主,辅以谷维素+维生素B1中短期口服治疗, 中晚期,一旦抽动有长期习惯的倾向,应及时到神经科就诊,以药物中断“恶性循环”,可供选择的药物有氟哌啶醇、泰必利、苯海拉明等。

  总之,该病需要医生、家长、孩子共同交流、沟通、认识才能有效诊断、治疗的一种精神性的疾病,对于患儿出现的症状,采用生物-心理-社会三维医学的模式分析对待,医生只有治疗好“病人”,才能有效地治疗治好“疾病”。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什么是抽动症? 
什么是抽动症?我们都曾见过一些孩子反复眨眼睛、耸肩膀或时不时地发出单调而令人不快的声音。也许我们只是认为这是孩子的不良习惯而已。其实不然,这些孩子有可能患有抽...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