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炎的病理改变

    发布时间:2015-07-14   来源:中华康网   

  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理类型也比较多样化。小儿胃炎的病理类型较成人而言比较简单,但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类型。熟悉小儿胃炎的病理表现类型有助于我们对病情的评估,有利于对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

  小儿胃炎病理类型较单纯,黏膜改变以固有膜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充血,水肿为主,多呈轻至中度慢性浅表性炎症,萎缩性变化较少见。在Hp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黏膜慢性炎症伴有淋巴滤泡增生。

  慢性胃炎根据有无腺体萎缩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认为这两型胃炎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阶段,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发生的,萎缩为炎症的结果,且与感染高度相关。慢性浅表性胃炎分为轻、中、重度三级,轻度指炎症细胞累及表层1/3;中度介于轻~重度之间;重度指炎症细胞浸润超过表层2/3以上。如固有膜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为活动性病变。

  浅表性胃炎:炎症限于胃小凹和粘膜固有层的表层。肉眼见粘膜充血,水肿,或伴有渗出物,主要见于胃窦,也可见于胃体,有时见少量糜烂及出血。镜下见膜浅层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深层的腺体保持完整。此外,某些患者在胃窦部有较多的糜烂灶,或伴有数目较多的疣关凸起,称慢性糜烂性或疣状胃炎。

  萎缩性胃炎:炎症深入粘膜固有膜时影响胃腺体,使之萎缩,称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层变薄,粘膜皱襞平坦或消失,可为弥漫性,也可呈局限性。镜下见胃腺体部份消失,个别者可完全消失,粘膜层、粘膜下层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有时粘膜萎缩可并发胃小凹上皮细胞增生,致使局部粘膜层反而变厚,称萎缩性胃炎伴过形成。如炎症蔓延广泛,破坏大量腺体,使整个胃体粘膜萎缩变薄,称胃萎缩。

  萎缩性胃炎可发生肠腺上皮化生和假性幽门腺化生,在增生的胃小凹和肠化上皮的基础上可发生异型增生(dysplasia)。异型增生是一种不正常粘膜,具有不典型细胞、分化不良和粘膜结构紊乱的特点,认为极可能是癌前病变。

  病理表现是一个疾病的根本,充分了解疾病的病理表现才能更好的对疾病做出评估和判断。胃炎的病理表现多种多样,虽然小儿的病理表现比较简单,但也要防止特殊类型的疾病表现。明确小儿胃炎的正确病理表现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什么是小儿胃炎? 
胃炎是指由于物理、化学、生物性有害因子作用于人体,引起胃黏膜发生炎症性改变的一种疾病,根据病程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胃炎:多为应激性急性胃黏膜炎症,常继发于严重...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