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村病简介

    发布时间:2016-01-13   来源:中华康网   

  木村病(Kimura disease)又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罕见的、病因未明的疾病,其病程进展缓慢,早期常因无症状而易被漏诊或误诊。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现根据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血液科 近年收治的木村病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作简单介绍。

      发病机制:木村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可能与T细胞免疫调节紊乱及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有关。活化T细胞释放的多种细胞因子还可增加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引起蛋白尿,这可能是木村病引起肾损害的机制之一。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庄万传

      临床表现:木村病多见于亚洲中青年男性,笔者分析了2000―2008年国内报道的5l例木村病患者的资料,其中男:女比例为7.5:l;年龄9~72岁,中位发病年龄32岁;病程10日~38年,中位病程3年;其中80%表现为头颈部肿物或结节,73%以头颈部肿物或结节起病,常见部位包括耳周、颈部、颌下及面颊部,常累及腮腺。59%有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头颈部及腹股沟。木村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和血清lgE升高,国内文献报道,木村病患者中69%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0.05~0.58),29%患者的血清lgE升高(210―22 100 kU/L)。因此,临床上对于头颈部无痛性肿物及局部淋巴结肿大者,实验室检查发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及血清IgE显著升高时应考虑到木村病的可能。

      病理特点:木村病的确诊须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其特点为:①病变位于皮下深处,侵犯真皮层和肌肉;②炎症细胞增生与浸润,各病变组织中形成广泛的淋巴滤泡样结构,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充斥于滤泡间,多形成嗜酸性微脓肿;③血管增生反应,表现为内皮细胞成扁平或低立方状,核椭圆形,胞浆稀疏淡染,无空泡化;④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其中淋巴滤泡及嗜酸性微脓肿是其重要的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淋巴滤泡以B细胞为主,而滤泡间以T细胞为主,生发中心内的嗜伊红色沉积物主要为IgE。国内文献报道,木村病患者中73%有淋巴滤泡形成,69%伴血管增生,49%伴嗜酸性微脓肿形成,31%伴不同程度纤维化。

  木村病在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上与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有许多相似之处,上述2种疾病曾被认为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但目前认为这是2种截然不同的疾病,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属于良性血管增殖性肿瘤,两者的鉴别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检查。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木村病的不同之处在于:①病变位于表皮下浅处,可侵及真皮层;②以血管显著增生为特征,从毛细血管到肌样血管呈血管瘤样增生,内皮细胞向管腔内生长呈指状突出,阻塞管腔,内皮细胞成立方状或圆顶样,核不规则折叠,胞浆丰富酸染,空泡易见;③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坏死和血管形成少见,嗜酸性微脓肿少见。临床应根据上述要点对两病进行鉴别。

      木村病的肾脏表现:也可出现内脏损害,主要为肾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而肾功能多正常。Rajpoot等报道木村病患者12%~16%伴有蛋白尿,其中60%一78%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微小病变肾小球肾炎,也可表现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弥漫增生性病变、IgA肾病及IgM肾病等,免疫荧光可见IgG、C3沉积,主要沉积于血管袢,也町有系膜区沉积,偶可合并IgM、IgA的沉积。国内文献报道木村病的肾活检病理镜下可见肾间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提示肾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作为木村病诊断的线索之一。

      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小剂量放射治疗、手术切除及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本病对放射治疗敏感,放射治疗后血管形态及内皮细胞恢复正常,嗜酸性粒细胞消失,淋巴细胞浸润减少,滤泡减少,纤维成分增多。对单发局部肿物者可手术切除,但因肿物边界不清不易彻底切除,术后较易复发,因此可考虑术后辅以小剂量放射治疗和(或)激素治疗。本病对激素治疗也较敏感,但在激素减量过程中易复发,因此不宜作为唯一的治疗手段。合并肾损害时可全身或局部应用激素,停用激素后也常易复发。免疫抑制药如环孢素及化学治疗药物长春新碱治疗成功的病例也有文献报道。

      预后:木村病预后良好,但较易复发。

      总结:木村病在临床较罕见,容易漏诊及误诊。国内文献报道木村病的误诊率为55%,可被误诊为肿瘤伴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淋巴结结核、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或结节病;如合并肾病综合征者可被误诊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对于头颈部无痛性皮下肿物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尤其是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lgE升高者,应考虑到木村病的可能,进一步行肿物或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概述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Venereum,LGV),又名第四性病,是第一代性病之一,其病原体最近被认为是沙眼衣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