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

    发布时间:2016-01-03   来源:中华康网   

  手癣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中医称“鹅掌风”,其致病真菌与足癣相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

  【临床表现】

  多自手部某一部位开始,尤其拇指或食指的侧面、屈面和掌心,然后逐渐扩展。其分型同足癣。但由于手掌暴露在外,故很少看到指间浸渍糜烂。但白念珠菌引起者,指间可见浸渍糜烂。丘疹鳞屑型常有小水疱发生,而且有环状鳞屑。水疱型瘙痒显著,如发生在掌心和手指近端,易继发感染。角化过度型掌指部明显角化,常有皱裂。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王宝崇

  【诊断及鉴别诊断】

  手癣较易诊断,根据临床,结合真菌检查即能确诊。但应与湿疹、汗泡疹鉴别。

  足癣

  【病因及发病机理】 

  俗称“香港脚”、“脚湿气”。由红色毛癣菌(64%)、石膏样毛癣菌(13.5%)、絮状表皮癣菌(11%)及玫瑰色毛癣菌(6.3%)等引起。

  【临床表现】

  损害常自第三、四趾缝间开始,临床表现分5型:  

  1.水疱型  常在足跖和足缘发生群集或分散小水疱,疱壁厚,干燥后形成环状鳞屑,有的水疱亦可融合成大疱。自觉症状瘙痒,由于搔抓有时继发细菌感染,局部表现红肿、糜烂、脓性分泌物,伴发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2.丘疹鳞屑型  此型较少见,开始多在三、四趾间轻度炎症及脱屑,逐渐向足跖、足缘及足跟蔓延。活动性病变发生红斑及丘疹,甚至群集性小水疱。

  3.浸渍糜烂型  于趾间,尤其三、四趾间.皮肤浸渍发白。由于走动不断摩擦,致使表皮剥脱,呈现潮红糜烂面,伴少量渗液。

  4.角化过度型  足、足缘或足跟皮肤粗糙,角化增厚,冬天易皲裂。

  5.体癣型  由足癣向足背发展而来,表现为半环状或多轮状损害,自觉瘙痒。

  【诊断及鉴别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鳞屑真菌镜检和培养容易诊断,应与湿疹、拖鞋皮炎鉴别。

  【治疗】

  1.全身治疗  对重症足癣可考虑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如灰黄霉素0.2g,3次/d,或酮康唑200mg,1次/d,但疗程不可过长,一般不超过3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及氟康唑等也可选用,一般3~5周后瘙痒、红斑消退,6~8周后脱屑及角化过度消失。

  2.局部治疗

  (1)急性期足癣:渗液显著者先用3%硼酸液湿敷,待渗液停止后,局部涂复方雷琐辛溶液。待炎症减轻后,改用复方水杨酸酊或复方土槿皮酊。

  (2)角化过度型足癣:选用复方水杨酸软膏涂局部,或中药浸泡。亦可选用抑菌作用较好的黄连、射干、丁香、土槿皮、半枝莲、金钱草、伸筋草、龙胆等8种中药等分研末混合,50g为1剂,加豆油100ml,煎后去渣制成油剂外用。1%特比萘芬霜外用也有效。

  (3)鳞屑型及水疱型:局部外用复方水杨酸酊、复方土槿皮酊、1%益康唑霜、复方酮康唑霜或1%吡硫霉净酊(或霜)。

  (4)足癣并发细菌感染: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泡洗或0.1%雷夫诺尔液湿敷,伴有发烧和淋巴结肿大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

  【预防】

  保持局部干燥和清洁,勤换鞋袜。多汗者可用生地叶汁酊(生地叶汁和95%酒精按2:1配制)或5%福尔马林液。穿着806型防霉鞋或鞋垫。加强公共卫生设备的管理,如浴室及游泳池。用具要严格消毒,可用0.3%漂白粉液浸泡拖鞋3~20min。发现足癣,及时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手癣的概述 
手癣(Tineamanus)中医称鹅掌疯,为手掌的皮肤癣菌感染,若仅累及手背,出现环形或多环形损害,则仍称为体癣。手癣在全世界广泛流行,中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双手...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