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耳聋的认识误区

    发布时间:2015-12-02   来源:中华康网   

  尽管老年性耳聋的完全治愈在现在的医疗条件下还略显困难,但通过尽早发现与积极治疗,还是可以起到较好的延缓效果。只是有许多老年人在初发病的时候不够重视,对自身听力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才延误了最好的治疗时期。陈志凌为老年朋友们总结了几个阻碍听觉康复的误区: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陈志凌

  

  误区1:认为听力不好是老化所致,是生理正常现象。

  “这是非常要不得的想法。我们都说‘耳聪目明’,双耳听觉良好便是身体状况良好的一种表现,有很多身子骨硬朗的老人听力都很好。”

  陈志凌提醒,如果老年人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应及早进行听力测试、明确诊断,合理选择助听装置并科学验配。如果不对老年听力障碍者进行听觉干预,长期下去会加速听觉功能退化,影响生活质量。

  误区2:人老了,听不到声音也无所谓。

  据陈志凌回忆,有不少到他这里看病的老年人在得知自己听力受损,极可能耳聋时,都会表示自己这把年纪,即便真的听不到也无所谓。

  “其实老人家只是害怕治疗会给子女增添负担。”陈志凌表示,在没有接受治疗之前就放弃会失去治疗时机,若真的因此丧失听力,届时儿女还不得不付出更多的精力照顾。若能较早接受治疗,佩戴助听器等辅助工具,不仅能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缓解家人与老人对话的发音强度,以免遭声带病变的困扰。

  误区3:配戴助听器,听力会越来越差。

  这也是许多老年人不喜欢佩戴助听器的原因。助听器的构造原理来源于收音机,事实上它所起到的作用大部分是放大音量。最早一批助听器由于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只能做到将声音放大,却无法分析音频中的人声与杂声,因而会导致有些人无法适应佩戴,并造成一系列听力下降的现象。

  “有些耳聋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听不到低频率的声音,若购买的助听器只放大高频率声音,佩戴者仍会听不清;而有些耳聋以高频陡降为主,即听不清高频率的声音;有些属于平坦型,日常的音量都听不清,必须根据不同耳聋类型,选择合适助听器。”陈志凌建议,老人若不确定自己该选择哪种助听器,应该到医院听力室做相关监测,由医生和听力师共同确定。

  并且,现在的助听器已经数字化,能够降低噪声,提升语音清晰度,不再是以前那种人声杂声一并放大的效果。在外形上,助听器也越发隐蔽,甚至可以隐藏在耳道中。若能带上经专业助听器验配师验配和跟踪调试之后的助听器,并度过1-3个月的适应时期,听力水平基本可以保持稳定。双耳听力不好,应该双耳同时配戴助听器。其优点是能分辨左、右声源方向,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选择性听取能力要高于单耳配戴助听器。但双耳配戴产生堵耳效应较明显、让人感觉不舒服,需要的适应期会较长。

  “助听器只是帮你去听声音,再高端的助听器也不能达到真耳朵的效果。因而,大家对助听器要有适当的期望值,并坚持助听器适应性训练,才会像适应假牙一样慢慢接受这一助听装置。”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认识老年性聋 
老年性耳聋是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中的表现。老年性聋的出现年龄与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似与遗传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所遭受到的各种有害因素(包括疾病、...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