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性耳聋的早期康复治疗

    发布时间:2016-01-21   来源:中华康网   

   

  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减退甚至丧失的一种病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听力减退甚至耳聋。近年来,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小儿神经性耳聋的诊断得以早期明确,后续的康复治疗也得以实施。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徐宁

  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1996年上海会议制定的神经性耳聋的诊断标准,听阈在30~45分贝为轻度损伤,46~70分贝为中度损伤,71~90分贝为重度损伤,91分贝以上为极重度损伤。

  凡经耳鼻喉科检查证实鼓膜正常,听阈增高,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在3~6个月间的患儿均可接受早期康复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神经营养药物、针灸、言语训练等。针灸时患儿由家人抱着取坐位,单侧聋取患侧穴位,双侧聋则双侧穴位同时针刺。用75%酒精棉球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均选用30号1寸毫针。需留针30-40分钟,其间行针2次。每日1次,连续10天为一疗程,休息10天后继续下一疗程,前后共3个疗程为一大疗程,然后休息1月后复查听力。另外,患儿需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早期言语训练,以家庭训练为主,增加声音刺激,如摇鼓声、妈妈说话声、普通环境适当噪音刺激等。

  国外有相关的研究表明,新生儿中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0.1%~0.3%,高于其他先天性疾病,在病理新生儿中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更可高达0.2%~0.4%。目前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已经在各级医院逐渐普及,初筛率均在95%以上。国内流行的做法是采用筛查型畸变产物耳听发射(DPOAE)法进行初筛和复筛,在新生儿出生3-5天时进行初筛,42天大时进行复筛;复筛时未能通过的患儿在3个月大时到上级听力障碍诊断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予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检查。 国内有报道显示婴幼儿听力损伤的发生率为2.35‰。

  听力是语言发育的重要条件,听力障碍带来的语言、认知等方面的严重后果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早在1994年,美国婴儿听力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of Infant Hearing, JCIH)就发表声明,强调听力筛查的目的是尽早发现听力障碍的婴儿,并指出所有听力障碍的婴儿都应在3个月前被发现,6个月前进行干预。但国内这方面的认识还不足,相关的报道也比较少,仅有的干预如佩戴助听器等也多在6个月后实施。笔者认为,除了听力学方面的干预外,尽早地对听力障碍婴儿实施包括医学干预在内的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外周及中枢各级听觉系统的发育,有效地降低听阈,从而把听力障碍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针刺耳部周围穴位,能反射性地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善神经反应阈值,增加神经纤维的激活数量,形成反射,促进听觉回路的代偿和新建。由于患儿年龄小,应掌握适当的刺激量,并注意进针方向及出针时的按压。

  早期康复治疗小儿神经性耳聋的疗效确定,总有效率可达96.15%。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神经性耳聋的概述 
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一种病证,常常伴有耳呜。神经性耳聋的时候,实际上是指“感音神经性聋”,包括耳蜗...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