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病理病因

    发布时间:2016-04-25   来源:中华康网   

  绒毛膜癌是现今社会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是相当高的。绒毛膜癌给患者及患者家庭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由于人们对于绒毛膜癌的认识不足,很多人都不知道绒毛膜癌是怎么回事。等到自己被诊断出患有绒毛膜癌的时候,已经晚了。那么绒毛膜癌的病理病因又是什么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成人绒毛膜癌的病理病因吧。

  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简称绒癌,是滋养层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约50%继发于葡萄胎,25%继发于自然流产,20%以上发生于正常妊娠,5%以下发生于早产或异位妊娠等。患者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少数发生于绝经以后,这是因为滋养细胞可隐匿(处于不增殖状态)多年,以后才开始活跃,原因不明。主要临床表现为在葡萄胎、流产或足月产后阴道持续不规则流血,血及尿中HCG浓度显著升高。60年代以前,该病死亡率很高,近年来化学治疗方案的改进,使绒癌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

  绒癌多发生在子宫,但也有子宫内未发现原发病灶而只有转移灶出现的病例。肉眼观,子宫不规则增大,柔软,表面可见一个或多个紫蓝色结节。切面可见肿瘤呈暗红色、出血坏死的肿块充塞宫腔,或为多数结节浸润子宫肌层,常达浆膜,使子宫体积显著增大,或呈弥漫息肉状布满子宫内膜面,或在内膜和肌层内有小出血灶。肿瘤的特点是呈暗红色、质脆而软的出血、坏死病灶。镜下见,成片增生及分化不良的滋养层细胞侵入肌层和血管。

  宫旁静脉中往往发现癌栓,瘤组织由分化不良的两种滋养层细胞组成,即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这两种细胞排列紊乱。不同肿瘤中这两种细胞所占比例不同,有的以细胞滋养细胞为主,有的以合体滋养细胞为主,核分裂像常见。绒癌组织无间质,常呈广泛出血坏死,不形成绒毛结构。如发现有绒毛,即使是退化的绒毛,也应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同时卵巢还可形成多囊性黄素囊肿。

  组织学上绒癌与一般癌肿有很大区别,绒癌没有一般所固有的结缔组织性间质细胞,只有滋养细胞、血块及凝固性坏死组织物构成的坏死灶,也没有固有的血管。而癌细胞是直接与宿主血液接触取得营养。

  绝大多数绒癌与妊娠有关,分别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正常分娩之后。也有报道认为可以直接由孕卵发生,甚至极个别来自畸胎瘤内所含卵子的滋养叶成分。发生于输卵管妊娠或腹腔妊娠者极少见。

  绒癌多发生在子宫,但也有子宫内未发现原发病灶而只有转移灶出现,子宫绒癌可形成单个或多个宫壁肿瘤,呈深红、紫或棕褐色,直径2~10cm,为出血坏死组织,肿瘤可突入宫腔,入侵宫壁或突出于浆膜层,质脆,极易出血,宫旁静脉中往往发现癌栓,卵巢可形成多囊性黄素囊肿。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现在大家对于成人绒毛膜癌的病理病因已经了解了。在生活中,大家要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这样菜有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绒毛膜癌,以便有针对性的来预防绒毛膜癌。这样才能降低绒毛膜癌的发病率。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绒毛膜癌晚期体检症状表现 
绒毛膜癌是非常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这样的疾病在妇科疾病当中也是很常见的,出现了这样的疾病很多的人往往不能及时发现,所以专家建议人们应该在生活当中做好体检,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