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是网络成瘾吗?

    发布时间:2015-11-23   来源:中华康网   

  魏晨曦 刘华清

  该文已于2014年2月28日全文刊载在 卫生部主办的《健康报》第四版 健康开讲

   

  “若真想要,是一次解放 / 先要挣脱,这诱惑的网。”

  这样的一句歌词,道出了我想和大家聊聊的主题。我想跟各位家长朋友和青少年朋友聊一聊的,就是在充满诱惑而又无处不在的互联网面前,如何恰当的理解、帮助和解脱那一颗颗被网住的年轻的心。北京回龙观医院儿童心理科刘华清

   

  一、问:我们很多人都每天使用网络,网络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成瘾到底是否是一种心理疾病。

  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最初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戈德伯格(Ivan Goldberg, M.D)在1995年所提出的一种精神错乱类型,他比照在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上对病态赌博的定义,定立了有关病态上网的理论,但它不被最新的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收录,IAD是否被划为心理障碍仍须研究。然而,他对网络成瘾的定义被媒体广泛报道,使得这问题是否应该被归为一种精神错乱而有所争议。

  戈德伯格医生认为,网络成瘾症不是真正的成瘾,网络只是一个虚拟环境,成瘾的定义过于空泛而令每种补偿行为都能被称为上瘾。例如,某人长时间地与朋友用电话交谈,以宣泄不愉快的情绪也可以说成“电话上瘾”;现在所谓的“啃老族”,常年依赖原生家庭不愿离家独立生活,恐怕也可以说是“恋家症”了。

  在我国,“网络成瘾”的概念有被扩大化甚至妖魔化的态势。比如在一些网瘾治疗机构的宣传资料中,网瘾被描绘成了洪水猛兽,各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症状,比如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饮不振、想要自杀甚至危害他人,统统都被放了进去。实际上,很多家长不懂得和孩子沟通,也不明白网络是什么东西,只看到孩子整天沉迷于网吧这个现象。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可能超越了家长的知识范畴,家长会感到失去了对孩子的把控,因而焦虑和敏感;另一方面,孩子天性好奇,能够更快地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网上丰富的信息更容易激发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认同感,因此孩子变得叛逆和执迷。这样一来,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就会越来越大,而网瘾就成了这条代沟的表现形式。

  和其他成瘾行为类似,网络成瘾同样也是心瘾难除,孩子对网络强烈的心理依赖,使家长还以为网络有多么高深可怕。当然,网络的确为一些心理疾病大开方便之门。比如有性成瘾的人,可以整天泡在网上浏览色情内容;对购物狂来说,网上逛商店只需动动手指,省时省力;一个有选择障碍的人,会发现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让他欲罢不能;更不用说一个游戏狂或者一个赌徒了。但是,网络在其中只是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环境,至于怎么使用它以及要达到什么目的则要看使用者的意愿。许多孩子过度或不适当地使用网络,只是他们抑郁、焦虑、冲动的外化表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家庭因素及个人素质给网瘾孩子造成的心理障碍,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干预。治网瘾的“标”还是要挖出其心瘾的“本”。

   

  二、问:我国目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是怎样的。

  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其中,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15.6%)最高,其次为24-29岁的网瘾比例(14.6%)以及13-17岁的网瘾比例(14.3%)。

  这份报告中,网瘾的定义主要参照了戈德伯格医生的理论构架,将网瘾界定为对网络的冲动和不恰当使用,以及由此造成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报告中,对网瘾青少年的心理及社会层面的一些研究结果也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报告显示,我国城市男性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比女性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高出5.6个百分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网瘾青少年的比例高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特大发达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网瘾青少年比例仅为8.4%,而边远欠发达城市的网瘾青少年的比例则高达14.8%。另外,自我评价学习成绩越不好的在校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越高。认为自己“成绩较差”的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达到28.7%,认为自己“成绩一般”的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为14.5%。而自我评价“成绩很好”和“成绩较好”的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均在11%左右。这种情况在临床中也有体现,前来治疗网瘾的孩子确实以二三线城市的男学生居多,而且大部分都休学很久了。

  报告还显示,网瘾青少年主要是“网络游戏成瘾”,其次是“网络关系成瘾”。近一半网瘾青少年(47.9%)把“玩网络游戏”作为其上网的主要目的并且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游戏成瘾”;13.2%的网瘾青少年在“聊天或交友”上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关系成瘾”。相比之下,非网瘾青少年中以“学习和工作”(45.5%)为主要上网目的的比例则显著高于网瘾青少年(31.5%)。此外,在以“玩网络游戏为主要上网目的”的网瘾青少年中,38.1%“参加过网络游戏公会”,并且,“参加过网络游戏公会”的网瘾青少年中,72.0%认为“参加网络游戏公会后,上网时间增加”。上述结果的重要提示在于,网络游戏独特的激励机制及其特别的社交功能,可能是最为吸引青少年投身其中的因素,换句话说,也是最能满足这一类青少年人群心理需求的因素。

  同样需要我们重视的是,网瘾青少年对不良行为的容忍度较非网瘾青少年高。如在非网瘾青少年中,有66.5%认为“打人”这一行为“绝对不可以”,而在网瘾青少年中,只有48.4%认为“绝对不可以”。而且,网瘾青少年中“平常不主动与人交往”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网瘾青少年。在非网瘾青少年中,有29.1%的青少年“平常不主动与人交往”;而在网瘾青少年中,这一比例达到38.0%。也就是说,网瘾青少年如果得不到及早的干预和帮助,可能会影响到其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而这些一旦定型,就会给调整增加更大的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网瘾青少年与非网瘾青少年在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上有显著差别。在网瘾青少年中身处单亲家庭的孩子比较多,尤其是与母亲共同居住的单亲家庭孩子;网瘾青少年往往与家长缺乏交流沟通、或者互相不能理解,且父母之间的不和谐也对青少年有影响。另外,网瘾青少年比非网瘾青少年受到的家庭管教更为严厉,所获得的鼓励和安慰更少。如网瘾青少年在“有时甚至为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妈妈也会严厉的惩罚我”这一描述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网瘾青少年。这一结果也证明了,网瘾并不仅仅是孩子个人的事,其背后的父母个性因素和家庭教养环境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综合来看,上述研究结果从不同侧面呈现了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我倾向于将上述结果视为现象学的参考和证明,那么现象的背后究竟发生着怎样的故事呢?我想用一个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

   

  三、近来有一个“电子小孩”,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他是怎样成长为“电子小孩”的。

  故事的主角叫小诺,是个14岁的初三男生。本应该筹备中考的他,来就诊时却已经休学一年了,直接原因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而且因此和家长发生了严重的冲突,终于令小诺的爸爸妈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小诺寻求治疗。从与小诺的心理咨询过程中,我渐渐了解到小诺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电子小孩”的。

  小诺的家庭条件不错,父亲做小生意,母亲是当地机关的干部,这在他家乡那个小城市绝对是衣食无忧了。小诺是家里第二个孩子,上面有个大他十岁的姐姐。父母虽然愿意再要个男孩,可是由于工作忙无暇照料,在小诺出生后两三个月,父母就把他送到爷爷奶奶家去了。这一送,一直到小诺六岁上学才把他接回来。

  在爷爷奶奶家这段时间,两位老人都是比较宠孙子的,凡事由着小诺的性子来,基本没有批评过孩子。父母定期过来看小诺,因为时间上付出不了太多,父母就用物质的方式来补偿,给小诺买什么东西都是痛快答应。从两三岁开始,父母就会用手机逗小诺开心,小诺也对这种新鲜玩意很感兴趣。父母当时并没注意去约束小诺玩手机,而小诺安安静静玩手机爷爷奶奶更是乐得省心,因此也由着他。有时小诺一玩就能玩半天。等再大些了,父母又给小诺买了掌上游戏机、MP4 等电子产品,好像小诺有得玩了,他们也就像完成任务一样能轻松了,也没在意小诺和同龄孩子一不一样,能不能和小朋友玩到一起。殊不知,小诺内向、孤僻的性格倾向就是在那时开始慢慢形成的。

  问题的出现是在小诺上初二的时候。那时小诺接触到了一款第一人称射击类网络游戏,那种紧张的游戏节奏、击毙敌人的快感、不断提升等级的诱惑,似乎一下击中了小诺某种内心的需要,令小诺渐渐沉溺于其中。

  其实,上初中以后,小诺过得并不开心。他发现,自己和同学们好像哪里不一样,自己好像比他们要“小”很多。接触过小诺后我也发现,他给人的印象比实际年龄要小,许多想法还要更幼稚和单纯,很明显心理成熟度还没有跟上生理上的成长。小诺虽然还没法清楚的明白这一点,但他能隐隐感到同学们明白的事自己的父母却没教过自己,自己好像有些脱节,这也造成了小诺融入不了同龄人群体。

  为此,小诺在内心深处对父母是有抱怨的,感觉建立不好人际关系又是孤独和不安的,可是这些表面上并不能表现出来。恰恰是那个射击游戏迎合了小诺的需要,让小诺的那种攻击性、暴力性、以及难以排解的孤单感有了寄托和出口。可惜的是,这种虚拟的满足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慰藉,而且以小诺那尚未成熟的自我控制能力,根本也掌握不住自己要投入多深。最后就演变为玩游戏是最重要的,学习和父母都可以抛在脑后了。

  说到小诺的父母,两人的夫妻关系属于女强男弱。母亲因为是干部,管带下属,平素总有些颐指气使的劲头,控制欲比较强,在小诺身上也是比较包办的。父亲性格也内向,在母亲面前显得逆来顺受,甚至忍气吞声,这就很难给小诺树立起坚强有力的榜样。

  对小诺的治疗性帮助也是循序渐进的,起到比较关键性作用的还是小组治疗和家庭治疗。刚来住院时,小诺因行为冲动、情绪暴躁曾接受过封闭治疗。等到他的情绪稳定一些了,加上心理咨询增强了他对治疗的依从性,他又转入了半开放病房,在那里他开始接触到同龄人。通过小组治疗,小诺渐渐敢于表现自己,并从小组中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家庭治疗则调整了其家庭结构和成员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各自发挥应有的功能,学习彼此倾听和理解。

   

  四、问:“电子小孩”小诺的故事,会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

  小诺的案例还是比较典型的,我想借此案例分享几个要点。

  1、幼儿不宜过早接触多媒体电子产品

  有关研究表明,儿童不宜过早地接触到电视、电子等多媒体声光电产品,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儿童的思考能力、心智化水平以及语言功能的发展。

  儿童早教专家的解释是,儿童看电视或视频,是在被动地接受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很多孩子在看的过程当中,接受知识点的时候是不需要思考的。虽然家长会给孩子看一些早教知识光盘或电子读物,想开发孩子的智力,但其实这些知识也是架构好的,在观看学习的过程中,已然架构好的知识体系会代替大脑思考、加工的过程,儿童的思维其实处于暂时的停顿状态。久而久之,儿童的学习兴趣反而可能下降了。特别是孩子上学以后,一旦接触到非常枯燥、抽象的知识,需要复杂思考的知识,就会没有兴趣和动力,容易产生厌学、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情况。

  小诺很早接触电子产品还衍生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在情感上是忽视小诺的,没有在人际关系层面给予小诺足够的温情和关注,反而把他推向了要和无生命的虚拟世界建立亲密关系。这种单方向、没有反馈的关系模式早早的烙印在小诺的心里,使得他长大后再想与活生生的人建立互动关系变得非常困难。而且,被动接受多媒体信息,并且不可避免的有很多重复信息,其实也影响了小诺主动交流的能力,让他没什么机会和成人直接交流,去训练他对语言和词汇的运用,导致他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像同龄孩子那么灵活生动,而是比较机械和刻板。

  2、理解青少年的天性和心理需求

  从心理角度分析,网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趣味性、娱乐性、互动性,深深吸引了广大青少年。青少年分辨现实和虚拟的能力比成人差,这与他们的心理发展成熟度有关。青春期的孩子正是爱幻想的年纪,虚拟世界则提供了把幻想模拟成现实的便利条件。对于一些自制力差的青少年,电子产品和互联网带给他们的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宣泄,甚至是疯狂和刺激的感觉。

  现在ipad、iphone、各类学习机、游戏机等电子科技产品越来越丰富多样且功能强大,实现了网络的全方位覆盖,让很多孩子在玩儿中也逐渐对其产生了依赖。这是青少年猎奇的天性使然,而且身处信息化社会,孩子得学习使用电子设备和网络,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需要先理解孩子,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减少孩子对网络的依赖感。

  首先,家长要摆平心态,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孩子身上。正如我们在案例中看到的,孩子身上的问题,背后都有父母、家庭的原因。

  第二,家长要注重亲子关系,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孩子对网络产生依赖感,反过来说很可能是在家长这边实现不了他需要的依赖和认可,家长可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也要探寻和反思自身的问题和原因,才能帮到孩子。

  第三、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像小诺的家长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家庭之外,无形中也让小诺对亲情感到淡漠和不重要,不容易体谅家长的辛苦操劳。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利用网络和电子产品,把它们当作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工具,也可以从中得到适度的放松和娱乐,但不应沉溺于其中,浪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

  第四、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和同学、伙伴相处。鼓励孩子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游戏等集体活动中去,更好的是,家长能抽时间陪孩子一起活动,带领孩子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此外,网络在共享资源、扩大知识面和交际面上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所以也不必将孩子完全隔离在网络之外,可以引导孩子合理地接触网络。

  3、家长处理此类问题,宜疏不宜堵

  有一则小故事:一位哲学家培养了一批弟子,毕业时,他将弟子们带到长满杂草的旷野,问弟子们如何除掉杂草。有的说用锄头挖,有的说用柴火烧,有的说撒上石灰……哲学家笑着摇摇头:“这都是亡羊补牢的办法,治标不治本,力气费了,结果都不会理想,惟一的办法就是播种,种上好的庄稼。”

  小诺的母亲就曾经执着于“除草”、“火烧”的方式,以为把小诺能上网的途径堵得死死地总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人的矛盾对抗不断升级,甚至小诺到了以死相逼的地步。母亲对此非常震惊和意外,怎么也想不到一直听话顺从的小诺竟变成了狂躁的猛兽一般。

  在家庭治疗中,我们也重点谈了这方面的问题。很多家长看见孩子犯了错误,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大声地训斥他们,这很大程度上是因家长生气。如果家长能试着慢点生气,适当尝试“不理睬”也是个方法。不理的意义在于不在错误方向上给孩子以强化,当孩子在父母不理睬之后出现了父母期望的行为时,父母则要及时表扬或奖励,在正确方向上去强化。

  小诺的母亲忽视了一点,当她对孩子大声嚷嚷时,孩子小时候确实能被镇住,那是出于恐惧,而被恐惧感占据的小诺其实无暇去想妈妈责备的内容,更没精力反思自己的过错,只希望责备早点结束。等小诺年龄大一点,他也开始有能力对这种斥责方式表达对抗情绪了,自然也就会“以牙还牙”。

  所以对待孩子的错误,家长可以适当宽容一点,重要的是去引导他们走回正轨,相信孩子成长的自然天性。

   

  五、问:我们怎样能够初步的自测一下,是否有网瘾的存在。

  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扬教授修订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分为10个问题,被试在其中5个及以上问题中回答“是”才可被诊断为“网络成瘾”。这10个问题是:

  (1)你是否对网络过于关注(如下网以后还想着它);

  (2)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

  (3)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

  (4)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

  (5)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如:紧张、抑郁和无助)的方法?

  (6)你是否对家人和朋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

  (7)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成绩或朋友关系?

  (8)你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

  (9)你是否下网时感到无所适从,而一上网就来劲?

  (10)你上网时间是否经常比预计的要长?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网瘾的概述 
网瘾原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不过,由于某些不法业者...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