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烧伤的进展

    发布时间:2015-11-28   来源:中华康网   
李崇进1 田徽2 阮期平2  冷振华2 段成香2 刘明鸣2
(1绵阳市人民医院烧伤科
2绵阳师范学院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绵阳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李崇进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烧伤的进展极其优势状况。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方式检索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烧伤的方法、疗效及剂型的情况。结果: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外,大多数药物在烧伤创面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然而中药种类多,作用不尽相同,治疗时间较长,疗效慢的老问题仍然存在,因此迫切需要从临床实践中寻找更为理想的药物,目前,重复性、水平较低的临床报道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结论:我国医学科学家徐荣祥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烧伤湿润暴露疗法,以创造烧伤创面生理湿润环境、无损伤地液化排除烧伤坏死组织、激活潜能再生细胞转化为干细胞、提供干细胞增殖分裂所需的生命再生物质和营养成分,最后通过干细胞新生的组织细胞的连接而实现烧伤创伤创面的生理性再生修复是烧伤治疗领域的一场技术性的革命。

  关键词:烧伤;再生医学;治疗;剂型;创面

  烧伤包括烫伤、火焰烧伤、化学烧伤和电烧伤。尤其深度烧伤皮源困难,植皮愈合后常见瘢痕增生、色素沉着及奇痒等,已经成为烧伤治疗的难题。现代中医药治疗烧伤,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颇有创新,方法上由临床研究深入到实验研究,理论上从宏观认识发展到了微观分子水平,对剂型不断改进和针对性治疗方面有所发展。这里将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整理总结如下。

  1.中医对烧伤治疗的探究走过的历程

  烧伤即指热力所致的机体组织损害,包括热液、火焰、酸碱、电流等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损伤。祖国医学对烧伤的治疗和研究,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医学哲学思想和医学体系。早在公元三世纪,晋代葛洪《肘后方》(公元341年)和晋末《刘涓子鬼遗方》(公元483年)中,已有治疗水火烫伤的记载,所用药物及治则,特别是内外兼治、辩证施治的观念,迄今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古代中医文献中都认为其病因是热毒, 在治疗上所采用几乎全是清热解毒药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指出本病多由火热毒邪外伤所致,治疗当以苦寒收敛为主,谓“火疮用栀子、黄芩、白敛煎汤以淋疮,气溜去火热毒”。”《医学入门·汤火疮》指出“汤泡火烧疮。初时宜强忍痛,急向火炙,慎勿以冷物熨之,使热不能出,烂入筋骨。后用寒水石七两,黄柏、黄连、黄芩、山栀、大黄、赤石脂各一两,甚者加冰片少许为末.酒调或鸭子清调敷。清代陈士铎在《洞天奥旨》指出本病乃火毒所致,内外受之,治疗当内外同治,谓“汤烫疮……轻则害在皮肤,重则害在肌肉,尤甚者害在脏腑……故治火烧之症,必须内外同治,则火毒易解也” [1]。

  近代中医文献大多数认为烧伤是因热所致,热胜则内腐,以致肌肤腐烂,外毒时有内攻可能,故而认为除热外还有毒,其病因机制仍是热毒,治疗上多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外用制剂或方药[2,3,4]。

  我国医学科学家徐荣祥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提出了烧伤既是伤又是疡的观点。认为[5]烧伤的病因是火毒或热毒,属“不内外因”;轻则犯皮毛,重则伤肌肉、筋骨。其“火”、“热”与一般温热病的“火热”不尽相同,其传变也不完全一样。一般无并发症的烧伤总是火炽热甚,主要侵犯中焦,多为阳明实热之症。热邪为病,耗阴损气。同时烧伤是伤,必有瘀血凝滞;烧伤有伤口,故又多腐肉脓血。所以一般烧伤的治疗应该包括以下治则:①清热解毒;②养阴生津;③益气理脾;④活血逐瘀;⑤托里排脓。若发生并发症,则火热燔灼脏腑,各种脏腑的症状都可出现,更需根据病情予以辨证施治。早期实证较多,但实中夹虚;后期虚证较多,亦有虚中夹实。

  随着现代医学病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中医对烧伤治疗的新方法不断涌现,尤其是以MOBT/MEBO为代表,以创造烧伤创面生理湿润环境、无损伤地液化排除烧伤坏死组织、激活潜能再生细胞转化为干细胞、提供干细胞增殖分裂所需的生命再生物质和营养成分,最后通过干细胞新生的组织细胞的连接而实现烧伤创伤创面的生理性再生修复,探索出用中药治疗烧伤实现皮肤原位再生的新路。

  2.治疗烧伤的中药剂型

  中药及其制剂治疗烧烫伤,药理和临床试验证明有很好的疗效。根据配制方法及使用方法不同,用于烧伤的中药大致可分为膏剂、散剂、汤剂或水剂、油剂、酊剂、霜剂、乳剂、擦剂、膜剂等剂型。这些制剂大多数都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祛瘀生肌等功效。

  2.1 膏剂 

  膏剂目前治疗烧伤多采用的一种剂型,因其富有粘性.外敷患处.既可避免外来刺激和细菌感染,又可消炎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其制作方法大多是按配方用若干药物浸入植构油中煎熬去渣,存油加入蜂蜡而成。

  彭嶷[6]应用石黄膏(煅石膏、大黄、川芎、乌贼骨、炉甘石、冰片、麻油)治疗Ⅰ°~Ⅱ°烧伤166例,创面常规清创后直接外涂石黄膏,总有效率99·4%,一般不用抗菌素。朱永福[7]用鲜虎杖膏(鲜虎杖、桐油)治疗烧烫伤68例,创面清创后将鲜虎杖膏以1mm~2mm的厚度外敷创面,间隔3~4小时涂药一次,有脓液或坏死组织时经清洗或清创后涂药,同时补液抗炎等治疗,治愈率100%,有轻微瘢痕者29例,明显瘢痕者7例。张景效[8]采用景效中药烧烫伤膏(当归、白芨、党参、大黄、冰片等)治疗颜面部烧烫伤125例,总有效率100%,痊愈平均时间17d,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该药具有抗感染力强,愈合无瘢痕等功效。饶朝鹏[9]用复方中草药膏(龙胆草、马齿苋、大黄、白蔹、大蓟、苦参、黄连、仙人搭桥、麻油、白凡士林) 治疗306例各类不同程度烧伤病人,创面愈合较好,均获满意效果。贺润明等[10]用解毒烧伤膏(生地、大黄、黄柏、地榆、丹皮)治疗498例烧伤患者,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创面的愈合,与京万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王喜庆等[11]运用烧烫宁软膏(双花、紫草、虎杖、苦参、五倍子、蒲黄、冰片、薄荷脑、芝麻油、蜂蜡等)治疗烧伤638例中有463例单用烧烫宁而获痊愈;其余175例采用创面涂药外加抗生素、补液等综合疗法治愈。

  2.2 散剂

  散剂是由一种或几种药物细粉,均匀混合而成的干燥粉末。可直接撒于清创后的患处,或用醋,蜜、麻油等调敷患处,每日或数日更换一次,可视病情而定。具有止痛快,控制感染、促使剖面早日愈台等优点。贺建杰等[12]用化腐祛湿生肌散(大黄、地榆各30g,榆树皮12g,黄连15g,乳香、冰片各10g,硇砂9g)治疗小面积烧伤,一般1~3次即愈。但是散剂存在着有创面占位、污染创面,结痂太厚、不利观察的缺点。

   2.3 酊剂

  酊剂是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溶媒,浸出药物有效成份而制成的制剂,具有含有效成份浓度高、防腐性能好、用量小且久贮不变的优点,近年来多有应用。刘学讲[13]用黄芩、黄柏、儿茶各100g,冰片500g,加入酒精1 000ml,冰片后下2天,浸泡1周,制成烧伤喷剂,常规清创后喷洒患处,局部暴露,治疗156例,痊愈140例,对Ⅱ°及Ⅲ°度烧伤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烫伤急救知识 
每天都接诊很多烧烫伤瘢痕患者,大多数患者还是儿童,这些瘢痕增生明显严重影响功能和外观。患者的表情是痛苦的,而做为一名大夫心情和他们一样。同时也为他们感到惋惜,原...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