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识别与诊治

    发布时间:2015-10-21   来源:中华康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大部分老年人随年龄增加会抱怨脑海里象长出橡皮擦一样记忆在逐渐被擦除,因为自己丢三落四,拿东忘西是常有的事情,但通常都会认为这些情况是正常的人体老化过程。事实上,有20%的健忘是病理性的,即记忆减退速度比正常生理性记忆减退要快得多。而存在病理性健忘又无痴呆的这种状态即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袁勇贵

  1、什么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不可避免的出现衰退,此间发生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形成不同的老年认知状态,对于正常的老年认知状态包括成功老龄,即老年人认知能力没有衰退,甚至超过正常年轻人。有报道估计这部分人约占老年人群的5 %。另外一种就是多数人存在的正常老龄,即相对于年轻人认知能力呈下降趋势,但在没有病理过程影响的情况下,这种健康老化所致的认知改变是微小的、缓慢的,且不影响功能。对于病理状态下的认知功能状态包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认知损害较严重的痴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相对于年龄和教育程度的记忆或其它认知功能减退,又不足以诊断痴呆,且日常生活能力完好的一种亚临床状态,是介于正常老龄和痴呆的一个过渡阶段。目前我国华北地区 6 0 岁以上老年人 MCI 患病率为 8.08%,国外研究老年人群痴呆患病率为 3%~18%,我国痴呆患病率60 岁以上人群为 0.75%~4.69%,由此可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痴呆。研究已表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性痴呆的前驱阶段,每年约10-15%,转化为痴呆,6年可高达80%,而正常老人每年仅1-2%转化为痴呆,因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具有发展为痴呆的高度风险。

  2、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和如何进行临床分型?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记忆力、语言功能,注意力、执行功能、视空间结构功能或计算力的减退在这些不同的认知领域中以记忆力减退是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近期记忆力减退明显,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同一问题反复提问”,学习新知识困难,而远期记忆相对保存,表现为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前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其它亦可有不同程度的,同时尚可伴有情感障碍,如抑郁,焦虑,易激惹等。临床影像学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显示海马、内嗅皮层萎缩明显,且海马萎缩的程度预示病程进展,海马萎缩的越明显发展为痴呆的可能性就越大。根据临床表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分为遗忘型和非遗忘型,前者最为多见,主要以记忆力减退为主,可伴或不伴其它认知功能障碍,此型往往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后者以除记忆力以外的其它认知功能减退为表现,如语言功能、执行功能,注意力或视空间结构功能的减退,此型可发展为额颞叶痴呆,Lewy小体痴呆等。此外根据病程发展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可分为进展型,随病程进展为痴呆;稳定型,认知相对保持稳定不变;另外则有一部分患者可好转恢复正常。

  3、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了解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对其早期干预,延缓或阻止病情发展。众多研究表明,高龄、受教育程度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吸烟和饮酒、ApoE4+等位基因多态性等是导致并使MCI加剧发展的危险因素。慢性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动脉硬化和毛细血管病变,损害脑灌注和脑代谢,而以上这些改变最终导致神经元变性、细胞死亡和认知下降;高脂血症(血浆胆固醇>200mg/dl,甘油三脂>150mg/d1)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速脑动脉硬化的发生,降低脑血流,增加认知障碍的危险性。研究表明,胆固醇在AD的发病中参与了邮类淀粉样蛋白的形成与沉积,破坏突触的可塑性,促进tau蛋白磷酸化,最终导致神经元变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室疾病、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异常等)是MCI的危险因素,血流动力学因素,脑的低灌注和低代谢是心脏病患者认知损害的原因;糖尿病也是MCI的危险因素。国外研究的认知衰退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7.1% ,而正常对照组为4.4%。血管性危险因素可能在MCI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早期和有效控制血管性危险因素能降低晚年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的发病率。受教育程度低者是MCI的危险因素,可能的机制是受教育程度低者缺少知识的刺激,使神经元丧失很多,而受教育程度高者神经元储备充足,因而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因吸烟能加速低灌注,脑髓质缺血导而致认知下降,因而吸烟也是MCI的危险因素。ApoE4+多态性等位基因则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ApoE4携带的正常人群认知水平低于ApoE4非携带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ApoE4阳性率亦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此外抑郁状态、贫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也是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因子。

  4、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如何诊断?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最早于1999年由美国Moyo诊所Peterson教授等制定:① 有记忆减退的主诉(特别是由家属或其他知情者证实);② 存在客观记忆损害;③ 一般认知功能正常; ④ 日常生活能力正常;⑤ 没有痴呆。此标准主要针对遗忘型MCI。国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工作组在2003年制定了广泛意义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1)无痴呆但认知功能亦不正常;2)存在认知减退,或患者主诉、或知情者报告;3)日常生活能力保存,或复杂的日常生活能力轻微受损。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仍是Peterson教授等制定的遗忘型的诊断标准。对于诊断标准中的一般认知功能,客观记忆能力的临床判断通常应用量表评估其损害程度。临床常用的诊断评估工具有: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侧重于筛查一般认知功能(时间、地点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视空间和运用功能),在临床和社区调查中作为痴呆初步筛选工具具有短小、敏感性好的特点,有着广泛的实用性。目前多以MMSE≥24分作为MCI的筛查标准。临床痴呆量表(CDR):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进行临床分级,它采用临床半定式访谈患者和知情者来获得信息,评估被试者6方面的表现(记忆、定向、解决问题、社区事务、家庭生活、生活自理),按严重程度分为5级,即健康、可疑痴呆、轻度痴呆、中度痴呆和重度痴呆。描述了从正常到AD的一个连续过程,普遍认为在CDR=0.5这个阶段符合目前MCI的标准,且被广泛使用。成套的韦氏智力或记忆检查主要检测情景记忆,被认为是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最敏感的工具之一,但操作复杂费时长,虽然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测验时间过长病人难于耐受。反映听觉情景记忆的听觉词语记忆测试为一独立测试,较韦氏简单且耗时相对较短,包括三次即刻自由回忆,延迟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和再认,该测试是国内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的常用记忆力减退的诊断工具。尽管目前认知评估工具较多,但对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最终需要通过临床医生结合患者及家属提供的临床病史信息辅以检测结果来综合评估诊断,而不能一味依赖工具评估的结果进行诊断。MCI作为AD的早期预警已得到广泛认同,因此早期识别、早期干预,以期延缓病情进展,但目前尚不推荐在普通人群中进行MCI筛查,但如患者或其家属发现有记忆力减退应及时到医院记忆障碍门诊进行评估检测(临床病史、详细神经心理学和神经影像检查)。

  5、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否需要治疗?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组有明显的记忆障碍或轻度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但不影响日常生活,介于正常老龄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研究显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向痴呆的年转化率大约为10%~15%,由于记忆功能损害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核心症状,所以老年人若出现记忆力减退,不可麻痹大意,家属也不能轻率地认为老人只是“老糊涂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一旦确诊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也不必过于紧张,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一个不稳定的中间状态,病情可以好转也可进展为完全痴呆。对MCI进行早期积极干预治疗,可以改善或延缓其认知功能减退乃至发展为痴呆。

  6、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如何干预?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如果得以及时干预可延缓痴呆的进展,目前关于该病干预措施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非特异性干预:评估风险因子,管理可控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抑郁等,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是目前被广泛证实有效的干预错失。

  二、调节生活方式是不可忽视的预防和干预措施:首先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运动能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增加脑细胞树枝状突起的体积和数量,增强记忆力。其次是合理的膳食结构,生活中老年人可食对改善记忆力有帮助的食物,如蔬菜(卷心菜、甘笋、辣椒、胡萝卜、菠菜、紫菜花椰菜、马铃薯、和白萝卜等等都有助于增强记忆力,甚至可预防老年痴呆症)水果(如杏,香蕉、菠萝、葡萄、柠檬、广柑、柚子等对增强记忆力有帮助)均有益于改善记忆力。因人体如缺少不饱和脂肪酸,记忆、思维能力则难以处于正常状态,因此可常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食品,此外大脑的活动功能、记忆力强弱与大脑中乙酰胆碱的含量密切相关,鸡蛋与瘦肉则含有较多的胆碱。经常饮茶有利于抑制乙酰胆碱脂酶的活性,此酶能破坏神经传递素乙酰胆碱而引发老年痴呆。最后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改善大脑功能亦具重要作用。情绪乐观的人想得开,放得下,不悲观,不失望,无忧无虑,心理平衡,此能充分调节免疫、神经、内分泌、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强记忆力。

  三、认知训练:研究表明采用记忆加强训练( 包括记忆丧失教育、放松训练、记忆技巧训练及认知重建)可明显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记忆功能。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动脑多学习,如看报读书、下棋、看电视、与人交谈等,都可以帮助保持和增强记忆功能与智能。

  四、药物干预:因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前驱阶段,故而药物干预策略多沿袭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案。1改善脑组织供血和脑细胞代谢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银杏叶提取药( ginkgo biloba extract) 、甲磺酸阿米三嗪萝巴新片( 都可喜) 、γ-氨基丁酸(GABA) 衍生物及核苷衍生物(脑复康、胞二磷胆碱),该类药物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较为肯定, 已成为临床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首选药物。2改善神经递质传递的药物  胆碱酯酶抑制药如盐酸多奈哌齐(安理申)和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艾斯能)以及我国自行研制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石杉碱甲(哈伯因或双益平)。目前该类药物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研究尚处于进行阶段。现有研究结果不一。3抗氧化和抗炎症药物氧化损害和炎症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衰老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主要有减少自由基的产生的抗氧化药物(司来吉兰)、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E)及非甾体抗炎药(萘普生),此类药物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尚不能确定。4雌激素替代治疗,因该治疗存在发生心脑血管病及癌症的风险而存在争议。另外据国内多项研究报道中医针灸和中药复方促智药能改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 对认知功能障碍有积极的干预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不明,且仍需更多的病例资料以证明。

  总之,随着人口老龄化,痴呆患者日益增多, 作为对痴呆的预防和早期干预的切入点,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进一步需加强老年认知保健的宣传,开展广泛的教育,从而进行有效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痴呆概述 
痴呆是指慢性获得性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它是一组临床综合征,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痴呆的发生多缓慢隐...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