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焦虑抑郁药-应剂量足,时程长,勿随意停服

    发布时间:2015-08-18   来源:中华康网   

  主要内容,最新修改20140208 22:06:

  一、N多条我个人有关抗焦虑抑郁药的应用体会和注意事项(为此文重点)

  二、4个病例汇总

   第一例:服药初有些症状加重,坚持服药和心理疏导终于显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闵宝权

   第二例患者:术后全身多处痛且晕,为何药效起伏不定欠理想?

   第三例患者:M国留学生患广泛性焦虑,回国就医问药,提问多多

   第四例患者:起初不规律服药,病情反反复复;规律服药后,病情明显缓解稳定  

    (穿插闵大夫不少评论和感悟,尤其是讲了药物治疗与心理疏导均需要的) 

  三、1个附录

     附录1:正规抗焦虑抑郁有哪些?同时列出辅助用药

     强烈推荐同时看看此文的姊妹篇:《神经症或躯体化症状:药物加心理疏导1+1>2》

     抗焦虑抑郁药适用病症: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强迫症、恐怖症、癔症、躯体化症状(也称为功能性症状,身体有许多莫名其妙的症状,但没有找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证据)、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器质性病变伴有的功能性症状等。切记-所有药物的具体使用和剂量调整应尽量由面诊大夫决定!绝不主张某位病友读此文后自己就直接去药店买药服用的。

    一、闵宝权大夫细说抗焦虑抑郁药的应用体会和注意事项:

     后文中提及的患者的焦虑症的诊断没问题,医生开的药也大致没问题(有时剂量偏小了些),即使剂量可以,但病人有时断断续续服药难免会影响药效,当然不同药的组合也很重要。此次我接待该患者后专门叮嘱一定要按医嘱规律服药,不要随意脱服漏服(若效果不理想,应找医生调整),同时给予数次正规的心理疏导也有一定帮助的(每次1小时,包含催眠放松训练)。

      一般情况下,若抗焦虑/抑郁药物有效,不要频繁换药,尤其是初服1-2周时尚未明显见效,且无明显副作用(起初服药后的一点点不适是允许的),不必马上换药。即使服用1-2个月后因各种原因需换药或调整剂量,应由医生决定。而且,常用的7-9种抗焦虑抑郁药里,没有哪个药是有绝对优势的。

  有人非常担心药物副作用,虽然说明书上列出了不少可能的副作用,但实际上发生率非常低的,就好比一个人想坐车去某个目的地,若总担心出车祸,那还敢坐车吗?(所以说正规药物的副作用就如同出车祸一样,概率是非常低的)。我常用的方法是小量起步服用抗焦虑药(1/4或1/2粒起步服用),逐渐加量至治疗剂量,既避免了服药初期的轻微不适,又让病人心里和身体有个适应过程。实际效果:98%的病人都能坚持服用下去的。

  药物调整和停用应征求大夫意见:具体用什么药,如何组合?中间调整剂量或调换品种等,或什么时候减药或停药,应征求看病时面诊大夫的意见。

      一般服用多长时间?病情较轻的至少服用半年的抗焦虑/抑郁药,较重的至少用1-2年的甚至终身服用的。等治疗6-12个月后,若病情明显好转,情绪比较平和,没有主观上的各种不适,该干嘛就干嘛,能学习能工作能玩,人际交往大致正常,多数情况下能睡好觉(不服安眠药),能吃好饭,那么继续服药再巩固3-6个月,视情况就可以逐渐减药和停药的。

       有的病友问:停药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要小孩?闵大夫:2个月后即可。

  如何停药?A先停辅助的中药,B停用安眠药,C单独服用最主要的抗焦虑抑郁药1至2个月,D再把最主要的焦虑抑郁药减半量服用1至3个月后,若仍无症状加重,则可完全停用了。ABCD过程中不管是减药到哪个步骤,一旦症状复燃或加重,应停止停药或减量,再找大夫随诊,必要时回到上一级的服药剂量和方案。

      不要随意调整剂量或换药的:若药物的搭配和剂量对路的话,用药后2-4周一般即见效,8周后效果应该比较明显,有的病人以为自己的病好了,擅自停药,过几周病症又犯了,必须再次服药的。一般来讲,象抗焦虑/抑郁药一旦开始服用,若4周后有较好效果,应该继续服用,不必随意调整剂量或换药的。若随意脱服漏服或停服的,反而可能会让总的服药时间会延长很多。

  (善意提醒:本来您服药好好的,没有明显副作用,效果也还可以,也没服太长时间(<3个月),尤其是刚刚服用1-2周的,即使还没开始见效,若某另一位大夫不问青红皂白的要给您换另一个抗焦虑抑郁药,您有权得到对方说得过去的解释的。否则,你有权拒绝,有权保持某些疑问。)< span="">

      有的病人没药后再去买药,难免停药几天,导致已经缓解的症状复发或加重。故建议大家一定要打提前量,在还有一周的药量以前就应去医院买药了。

     服药初期有不适怎么办?个别的病人初期(1-3周)服药后,可能还会更不舒服(原来的病症未开始消减,新的症状反而出现了,比如头晕、迷迷糊糊、胃肠有些不适、失眠加重或焦虑加重,或嗜睡、白天犯困、疲乏无力等),若新的不适比较轻的话,忍忍几天就可能好转。若增加了明显的不舒服或明显过敏反应(过敏:皮疹、局部红肿、瘙痒等)(即使是初期仅小量服用),不妨立马停药,再就近找医生反映新情况(若有过敏性皮疹,也不妨找皮肤科大夫看病),由医生决定下一步如何办。我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先停药再减半服用,即让病人停服4-6天后再从更小量服用看看(比如原起始服1/2粒,那减为1/4粒后再试试;原起始服1粒的,那减为1/2粒服用),有的反应就不那么明显了,4-6天后再逐渐加量至原来的起始量;若减半量服用后还是有明显不适,那就可以停用,找大夫换用新的同类药物再试。

     也有病人几乎服所有药后都出现难受,怎么办?我有小窍门的......。

     若出现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最好及时停药,但有些较轻的皮肤瘙痒、头晕、胃肠不适等,一般不考虑过敏的。

  服抗焦虑药期间若出现了一般的感冒、腹泻、低热等,可以不必停药。若是手术、高热、严重腹泻等,咨询主管医生的意见后可以暂时停用的。 

     多长时间见效?大致1-3周吧,有的要连续服4-6周才真正见效。故2周时往往是个坎,有的病人服2周还没明显真正见效,心里发虚没底,怎么办?除非是副作用太大,最好继续服至4-6周再说。下文中的病人就是当服用2周时,内心动摇了,不想服了,我反复劝家属要坚持让病人服至6周再说,而且我当初还事先给家属打了预防针,怕病人2周时不能坚持用药。果然后来一切如我所料。还好,病人听我的建议继续服药了,而且最终的效果还不错的。《头晕20载,天南海北求医无果―怪梦连连,露其心迹》。

     药力偏弱有4种情况:A药物药力相对于偏弱,比如仅用谷维素、丁诺环酮、坦度螺酮或戴力新。B:用药的品种合适,但剂量没加到足够(根据体重和病情程度而言),比如舍曲林或文拉法欣仅1粒/每日(应为2粒或更多),虽时程够,也很难停药的。C:单药剂量足够,但缺少必要的辅助药物。D:药物品种的选择和搭配不尽合理。

  为何不能停药之一?还有一种常见情况,病人一直按医嘱规律服药,剂量也足够,服药期间症状明显消失,医生让逐渐减量后症状复加重,药加回来后,又明显见好。如此反反复复,无法停药。依我个人经验,病人的心理、认知和思维模式(也包括外界环境某些因素)没有真正改变,药物只是单纯缓解症状而已。故药物治疗时许多病人一定要辅以系统的心理治疗,自己要花大力气去调整内心的各种心理问题等,才有可能最终解决根本问题的。

       可心理疏导或自我调整,谈何容易!需病人本人内心改变的动力要强、要持之以恒,同时要花费大量心智、勇气、财力、精力和人力的。

  较轻的心理问题,若自我心理调整到位,可以不必服药和找专职心理咨询师的。或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做自我心理调整,也可以暂不服药的。若1-3个月的自我心理调整后仍不能恢复至正常状态,恐需药物或/和心理疏导了。

  同时,家庭成员和周围相关成员的支持和配合也非常重要的。

     为何不能停药之二?还有一种极端情况,用任何药,即使药力也非常强了,效果还是很不好,往往是因为心理的负面情绪太强烈(没有正规有效发泄过)或外界给病人的压力太大,病人又无法躲避或很艰难的在抗着。我们的经验是:此时短期强有力的心理干预就非常必要和重要了。

     为何不能停药之三?所以药力偏弱、不规律服药、没有必要的心理疏导的配合、即使做了心理疏导(还要看心理咨询师的综合水平和人文素养),但病人不愿花真正心思和精力去进行调整的、以及外部环境实在不友好的等等,均可能是病人无法真正回复正常心理和身体状态的,药物不过是单纯的顶药而已,无法停药(不管服哪种抗焦虑抑郁药都如此)的。似乎也可以说是药物依赖,但这难道是药和心理疏导的过错吗?!

      为何不能停药之四?不管是那种情况,难以停药的,不要简单怪罪为药物无效或药物成瘾,而是要在有经验大夫的帮助下,实事求是的分析找出多种可能的具体原因的,然后针对性的调整治疗或心理疏导方案。现实情况往往不理想,比如病人的资源太弱或太少,或他/她仅做1-4次心理疏导后,就不愿再做长程的心理疏导,或干脆不愿做心理疏导,等等,我就不仔细展开了。

  药效强一段时间后减弱:有的病人刚服药不长时间(比如1-3个月)的效果还可以,但其后效果就似乎减弱了,部分缓解的症状有所加重。可能需要药物加量,更重要的是需要配合中肯和系统的心理疏导才是啊!

  不要频繁换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不管在哪儿看病,也不要太频繁换看病的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当然不是说不可以调换的)。有不懂的或心存疑惑的,不妨找原主治医生询问。病情有变化,也应及时找原主治医生随诊。若经过多次看病和接触,对某医生的服务不太满意(可能是人文素质或专业技能方面),或某医生委婉向患方建议请另请高明者,等等,患方不妨再另换医生看病。 

  抗焦虑药药力和剂量等也要视病情进行加减调整。而且患者的各种情况也会有变化波动的。从概念和治疗角度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基本等同于神经症。

  单用中药或单用心理疏导可以吗?焦虑抑郁症或神经症病情较轻的单用均可能有效,若病情较重或时程较长的,单用中药或心理疏导效果恐怕是较为勉强的。我个人主张应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同时心理疏导和药物相得益彰的。

  不愿用西药的怎么办?也有个别病人找我看病,我发现她/他平时服抗焦虑抑郁药很不规律,病人也给我讲能否用中药就OK了。我知道病人内心没准备好规律长期用西药的,即使经我解释仍对服西药顾虑重重的,那么我会与对方商讨,愿服中药的不妨先单用中药试试2-4个月;不愿服中西药的,可以暂不服。若观察几个月后,症状仍比较重的,实在没办法再来找我开也可以的。

  平时注意事项:尽量少抽烟喝酒。

  药物能快速有效缓解各种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症状,但心理疏导有时可能比服药更为重要的,因为药物无法改变来访者的心理和性格特质的。心理疏导或心理访谈(包含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应是在一个相对安静和封闭的房间里,心理咨询师同来访者做相应的心理访谈,每次30-60分钟(超过60分钟后应征得来访者的同意),每周1-2次或数周1次,必须单独收费。合理的收费是对心理老师脑力劳动的尊重,免费要事出有因,便宜没好货。问题较轻者或仅处理情绪问题者,数次心理疏导即可,问题较重或许人格层面的调整等,可能需要数十次或上百次。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若花10-20分钟简单询问病情和开方,一般不算心理咨询。按目前国家标准,即使心理咨询只能收费60-100元/小时(此标准无法弥补高品质的心理咨询的脑力价值),故多数心理科的大夫愿看病开药,真正投身于纯粹的心理咨询的意愿不高的,参见各种高收费的心理培训的积极性自然不高(故普遍水平可想而知啦,国家标准强行低收费,如何提高脑力劳动的服务品质呢?)。尽管如此,在心理科的大夫中还是隐藏部分心理高人的(不过他们平时也只是愿正常看病,不愿做普通的心理咨询的,除非来访者明事理,非常诚恳地明说愿额外弥补他们的脑力劳动)。

  如何找到合适的心理咨询师?除了去医院的心理科,故更多的要在医院外寻找,院外这些心理咨询师的水平也良莠不齐的,但更多的能人在医院体制外的。医院内的收费太低60-100/小时,心理医生内心积极性不高,谈何动能花大钱和精力去积极参加各种收费不菲的心理培训?不妨在百度上搜寻“心理咨询师 当地城市名称”,咨询师水平如何,需要用心去接触和考察的。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本来得来较不容易,要有基本培训和考试认证,但要成为一名合格和为人称道的优秀心理咨询师,是非常非常不易的,个人成长背景、本人基本素质素养、专业老师督导下的个人成长史系统性剖析和心理案例督导、心理团队参与、热情和执着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而且需时间和实际工作的积累。故病人或家属不去花心思寻找,即使寻找到了不愿花财力和精力配合,又如何得到高品质的心理服务呢?

     什么情况下能减药和停药?

  第一类是被迫停药:副作用太大不能忍受、某些新出现的疾病与现行服药有明显冲突、无法买到药、无钱买药。有的病人容易受周围人的各种影响而停药

  第二类是症状明显好转后减药及停药:我经常会给病人讲至少要服用半年、一年以上的。等半年一年到后就能马上停药吗?不是的。我说至少半年,没说实际上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啊!也许是半年,也许是一年或三年都不止呢。那什么情况下就可以停药呢?前面“一般服用多长时间?”里我详细讲过了。若服药后1-3个月,刚一感觉到正常,有的病人就认为自己的病好了,不征求大夫的意见,就迫不及待把药停了,症状很容易再出现的(没真正痊愈,故称复燃),相关抗焦虑抑郁药还得重新开始服的,重新计算服药时间。这样话费的时间反而更长了,花的财物和人力更多了。

     关于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的关系:   

  20111120闵:北大六院心理科的丛中教授今天在宣武心理俱乐部主办的“首届心理咨询与临床应用交流论坛”上讲(大意):心理疏导是什么?就好比救火,药物是水龙头出的水,近水解近火啊!心理疏导呢,就是慢慢找出火源的。光有药物,没有心理(疏导),药效难料啊;有了心理(疏导),药效更好嘛!

  闵:我个人斗胆补充一句,大火已给建筑物造成了破坏,心理疏导呢,不仅要找出火源,还要协助楼房的主人重新修复房子。只不过呢,心理咨询师在旁唠唠叨叨的,他/她可不是干活的主力。谁干活呢?修与不修,做决定的/干的认真与否,干得聪明与否,能否吃得苦?等等,自然是靠房子的主人啦。

  闵:我再嗦一下,心理咨询师的唠叨可是要真功夫的呀,唠叨若没水平,房子的主人懒得接着听了,汪伦好好干活的了。那唠叨所耗的心智真的比我当临床大夫要累得多!要求更高!故一般人要了解心理学是可以的,但不要动不动有去当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企图。为什么呢?一是心理学知识太容易迷住任何一个稍有好奇心的人,二是“能帮助人”这一企图心太容易吸引人(多高尚、多伟大啊!),哪怕是自身的心理问题本来就有一大箩筐没处理好,他/她还憧憬着去帮助其他有心理问题的人,故若要搞心理咨询,一定要做系统的心理知识和实践培训,找有水平的心理老师指导做个人的心理成长和案例督导等。还有,心胸太那个的、把名利看得太那个的人、缺乏公益心的,干脆就别搞心理学。没人格魅力或提升的潜力,做不了优秀的咨询师的(混日子和饭碗兴许是可以的)!个人经济情况和相关资源很不好的,最好先去干点别的活,有些经济积蓄和人生经历后,若真的感兴趣再回头来学心理干心理也不迟的。

  闵:但我坚决支持任何大夫或学校老师去学点看点心理学知识或心理疏导技能。为何?学点总比两眼一抹黑的好啊!前者试图把人类肉体和精神里的各种麻烦搞掉或削弱,后者是往人脑里灌输知识或灵魂什么的,人体和人脑这一进一出的,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呀(人体要是汽车那样容易修理那就好了!)。这两类职业待遇虽无法给欧美那边的同行相比,但工作性质于国于民是非常重要(党中央也是非常重视的嘛!),故除了饭碗的需要,我们要当自强!!

      丛中老师讲课非常生动形象,他还说过(大意):“医生,尤其是精神科或神内科的医生,学些心理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大有用处的”;“心理学和临床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的紧密结合,这一模式在国外早已非常成熟了,国内早晚会往这个方向转的”。

  闵:我的个人理解--只是目前医院科室条块分割太明显,搞精神的、搞神内的和其它科室,愿直接开检查单开处方,懒得推荐心理咨询;搞心理的也不经常同内科交流,也愿以开药为主,同病人简单谈几分钟应付啦。换成我也会如此的,按国家标准收费实在太低60元/小时,脑力劳动得不到尊重和对等回报!无法让心理医生很热心做正规心理咨询。

  当然啦,丛老师也顺带表扬了一下我和团队的成员们“宣武医院神内闵宝权医生,临床搞得不错,每天下午看很多病人,同时借助心理团队成员的帮助,在较短时间内给很多病人解决了不少心理问题,效果还是挺不错的,他们也挺不容易的啊!大家总体还是很认可他们那边的临床和心理疏导工作的,网上的评价也挺中肯”。

    二、4例病例汇总

      第一例:服药初有些症状加重,坚持服药和心理疏导终于显效

  zhaoJH 20120308首次网上提问(门诊看病后)

  病人20120308:闵主任,按照您的叮嘱,我们一天两次黛力新、心神宁片、b6,晚上一次米氮平,已服1周多了,可是我头晕还是不见好,有时候晕的更厉害了,身体有倾倒的感觉,浑身乏力。现在服药已经11天了,可是一点都没有好转的迹象,我有点着急,上次去看病,和您的其他病人聊天,都说吃了药有好转。您看我是继续服药还是去找您调药呢?救救我吧,这样下去不能工作了。

  闵宝权大夫20120310:不用着急,请继续服用,慢慢会见效的。

       病人20120416:闵主任,您好,我4月7号从您那里第二次看病回来,按照您的嘱咐,米氮平增量至一粒半,结果晕的更厉害了,我坚持服用了一周,晕的难受,就自行减药到原来的药量――一粒,头晕好一些。期间做了一次心理疏导,一次催眠,感觉还行。今天头晕有所减轻。没有别的事情,就是告诉您一下,我恢复到4月7号前的药量了。我看那个药的不良反应其中就有头晕。本来是治疗头晕的,结果是加重了头晕。您看这样行吗?昨天傍晚您的心理助理给我做了一次催眠放松,今天到现在感觉不错。又给您添麻烦了。

  闵宝权大夫20120417:可以减回一粒的。

  病人20120512:闵主任,您好,我的头晕在您和心理老师的治疗下好了,我真的好高兴啊,谢谢您,也谢谢刘老师!

  闵宝权大夫:很好啊!一波三折。正所谓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为您的坚持和努力所换来的结果感到高兴啊!建议您:请继续门诊找我随诊和继续做心理疏导吧。

  第二例病例:术后全身多处痛且晕,为何药效起伏不定欠理想?

  xixnxnxx08x2x0 提问:能否诊断为神经功能失调? 20120221

  女30岁,以前身体良好。2011年9月患RX肉芽肿(在胸部),手术后一个月左右感觉肩狭骨有蚁行感,逐渐发现四肢发烫,周身异常感。11月乳腺又再次手术后症状时好时坏,逐渐感觉四肢关节轻微疼痛并向手指间,脚指间放射,肩,背,四肢肌肉也疼痛,并伴有头皮层刺疼,头晕,乏力,耳鸣,耳痛,有时脸部都会疼痛,全身多种肌肉跳动,多梦,全身不适。此种症状能否判断为神经功能失调?应怎样治疗?

  闵宝权大夫:请尽量就近看病吧。一两句话很难说清楚的!不妨仔细看看下面我写的科普文章,文章较长,请您耐心看完,或许对您会有所启发和帮助的。《神经症,.........1+1>2》,《抗焦虑抑郁药.........》

  病人:当地医生诊断是神经症。给开了黛立新,舒眠胶囊,新乐康片。开始吃的几天特别有效,全身一点症状都没有。但第6天开始,全身各部位又有点窜痛,但头不晕,睡眠也好多了。医生说是波动期,让接着吃药。想请问我这种情况是属于波动期吗?这样的药是属于对症下药吗?

  闵宝权20120306 2:05 若仔细看过了我的文章,您为何不谈谈您的感受呢?是否未看?或仅是匆匆忙忙浏览一下而已。当然,我没权利也无力让您非要这么做的。有些功课最好自己去做做吧。我估计您已经反复看过几次大夫,或看过不止一位大夫了,我也无意询问具体过程的。就前两次您提过的情况,我简要发表下面意见吧:

  第一次:“医生诊断为神经功能失调,开了乌灵胶囊和舒神灵胶囊”

  闵大夫:诊断方向是对的,但我认为药力肯定弱了。

  第二次:“医生给我诊断是神经官能症。给我开了黛立新,舒眠胶囊,新乐康片。”

  闵:我的经验是药力稍有增强,但仍偏弱。应加上正规的抗焦虑抑郁药,比如某个SSRIs、或NaSSA、或SNRI。

  “开始吃的几天特别有效,全身一点症状都没有。”

  闵:坦率讲上述药物不可能如此快的见效的,“特别有效”不过是某种心理暗示在起作用而已。这恰恰反证了:您的多种躯体化症状不过是功能性的而已。

  “第6天开始,全身各部位又有点窜痛”

  闵:疾病本来的症状谱嘛,该在的还会在哪儿,变多变少变强变弱,属于常见的波动而已,本质上没大的变化。

  “但头不晕,睡眠也好多了”

  闵大夫:很好啊!药力虽不足,多少会起些作用的,只是难痊愈啊!

  我的建议很简单:药要加强的,更要去做心理咨询的。

  “想请问闵大夫,我这种情况是属于波动期吗?这样的药是属于对症下药吗?”

  闵大夫:仅“我该如何服药呢”,问到了问题的核心,不妨把这次我的回答打印出来请那位大夫参考嘛。当然,您还有其它选择的啦!

  最后,我先表示谢意,我马上把您的情况加到上述推荐文章中(讲抗焦虑那篇)去了。某些隐私稍加改动了,您不会太介意吧?   

  病人:闵老师,能用于您的文章,我很乐意的,也算是我能回报您不厌其烦回答我问题的一点点回馈吧。我还有一个问题一直想问不好意思问,就是最近有的朋友说我的病是被手术吓出来的,还有的医生说功能性症状。我觉得我挺乐观的,朋友也挺多的,也不是很内向的性格,也不胆小啊?功能性的就一定是心理方面的吗?我当时手术前后也没太紧张啊?

  闵宝权大夫:这么多的问题我难以招架啊!那我就笼统回答一下吧。是啊,门诊的病人中也有如此问我的。或者我给某位病人说他/她的病症确实是功能性的,而功能性的一般就是与心理因素有关,此时有的病人就很不高兴,有的断然拒绝说他不认可我这一判断,他没有心理问题的。前几日还有一28岁的小伙子,身体有各种不适,已看过200多位医生,几乎查遍了所有能做的医学检查,包括CT和MRI等,还去过香港澳门看病数次。他也认可大夫关于他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解释,但当我提及功能性的可能后,他迫不及待的给我说,他知道“功能性”是啥意思,给他看过的大夫多数都这么认为的,但他不能接受他的症状是“功能性的”。他面露真诚:“闵大夫,您是我最后的希望,您能换个思路吗?兴许换个思路,就有别的可能了。”我说:“病症不妨分2大类,器质性或功能性,若非要再加个类,那就是器质性和功能性并存的。”唉,他没好好揣摩我说的,仍反复说要我换思路后再想想,不要急于给他下结论。我心里隐隐有些不快,说:“要看病的话,是我的思路管用还您的思路管用?我从医已经20多年了,目前的思路也是长期搞医积累而成,已经看好全国的很多疑难病例了。需要您来指挥我改变思路吗?看来,我的能力有限,您应该另请高明吧”(他完全现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了,谁能帮他?可能唯有上帝了!)。

  当碰到此类问题时,我现场多半是这么给这些病人解释的。利用“冰山理论”:好比海平面上我们看到的冰山似乎不大,其实水平面下面一定还有更大的冰山存在。一个人的身体这么多的功能性症状,就好比看得见或感觉得到的冰山,不管这个病人承认不承认,意识层的下面(潜意识里)一定还有更大更多基础问题的。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内心或潜意识还有不少负面情绪没处理好。每个人发病的原因不外乎是外因加上内因的综合起作用。有的发病诱因即使现实中已经处理好或过去了,但功能性的症状仍持续,这可能就与他的性格心理特征有关,后者又与成长的模式有关。任何人的性格一定与7岁前父母的抚养模式有深刻关联的。有的人小时候的某些成长经历(被明显忽视、不安全、孤独、害怕和恐惧等体验)会深深的印在心灵深处,即使意识层面已经想不起来,仍然会对她/他的整个人生造成深刻又持续的影响。若孩子被无条件宠爱娇惯、未经受挫折经历等会让孩子只习惯索取、被满足和立即满足,不习惯忍让、谦让和耐心等待,走向社会后很容易在人际交流方面四面碰壁的,也不能很好处理自己内心的各种不良情绪。

  还有个别的病人说即使原先我有心理问题,可我后来有意识做了调整,还做过多次心理疏导,现在已经调整好了啊,为何还有那些莫名其妙的症状?我说不奇怪,自我调整当然必要,若有正规心理咨询当然更好。只是自我觉察、省悟、调整(即使已经做过心理咨询),可能还远没到位啊!好比某个运动员请了教练,自认为训练刻苦,但为何成绩仍不理想?这就与教练的水平、个人的训练频度和刻苦度、持续时间、方法、个人领悟能力、潜力、外部环境等有关。

  第三例病例:美国留学生患广泛性焦虑GAD,回国就医问药,提问多多。

  闵宝权大夫(20111225):28岁,男,反复就医,但不规律服药,性格可能有些多思多虑,敏感多疑吧。他后面提的疑问,可能有些代表性(代表那些穷思竭虑、刨根问底、或过度追求完美、或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

  下面是他网上咨询上传写的材料(部分有省略):

   KxxxxS(20111223):“一个美国的华人留学生,读了你所有的文章,受益匪浅”。所患疾病: 7年的广泛性焦虑。读了很多文章,查过很多资料,但你那些长文章第一次让我对自己的神经症的治疗有一种脱胎换骨的认识。我在该不该服药,西药还是中药,要不要心理咨询,为什么会得病等等这些小细节上纠缠了太久,蹉跎了大好的治疗时机,病程拖了6年,带着症状生活,工作,考各种考试,去异国求学,也目睹了焦虑体征从烦人到能力下降的变迁,最终到了现在度日如年的地步,不管是不是太迟,但现在读过你的文章还是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解脱感,觉得找到了能深刻理解这病的人。可惜我不在北京,甚至长期不在国内,现在的状况让我左右为难,人在海外,医疗保障缺失,但症状又在吞噬我正常生活的能力,这次趁回国探亲的机会想抓住些治疗机会,但看了不少医生,发现要遇到像你这样对于这似病非病的神经症在用药、患者心理、疗程等各方面有深刻思考和洞察的医生真不容易。盼望能在这里就我的病情得到你的一些专业意见。下面是我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2004: 用脑过度超过极限造成初始症状,不认为是病,继续生活。2005:睡眠不好,神经内科配安定若干。2006:症状一度自行完全康复,后生活压力回归后复发。2007:症状加重,经介绍看过一次精神科主任,看精神分裂等重危为主,配了一盒丁螺环酮给我并宽慰几句后即了,也没有被告知丁螺环酮需要较长时间才起效,后服用2周无效放弃。2008:酸枣仁,安神定志等中成药,效果不佳。2009:症状逐渐加重,开始正视疾病,学习心理学打算自疗,但神经失调已很严重,冥想、呼吸和肌肉放松等训练完全无效。遂再去神经内科,配了帕罗西丁,对潜在的副作用犹豫了整整半年后终于尝试,首周效果明显,焦虑基本消除,生活幸福感倍增,第6日起出现焦虑加重的副作用,遂放弃,并不知道应继续服用等副作用过去就好了。
2010 - 2011:出国求学后压力增大,症状也再次加重,睡眠很差,各种神经衰弱症状逐渐出现,带去的32片舒乐安定全部用掉后用嚼木糖醇降低焦虑症状的方法救急,最后发展到连睡觉都含着口香糖,因为临睡前的一刻降低神经紧张度能睡的好些。到底吃掉多少口香糖?算了下花掉2千多块钱。
现在:过去6年的求医经历让我心有余悸,对就医没有信任感,感到只有自己搞懂药理、用量和疗程才行,不断上网找资料,直到读到您的文章,让我看到了曙光。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1)治疗方案:
对于我这样延续了7年的焦虑病症,在要治疗多长时间,需要用药巩固多久方面,您能直觉地给出一个大概评估么?
闵:坦率讲我很难回答。象您这种情况的病人在找我看病开药后,我一般会在病人的病例本上写上至少规律服1年的药。这只是下限而已,上限没有,无法具体说出来,2年3年甚至终身服药都有可能的。到底实际工作中服到何时建议病人减药和停药,这要看综合情况而定:服药的效果、心理疏导的效果、本人自我心理调整的实际成果和最终状况、减药和停药时的实际反应等等。我可以肯定的说:只要您好好按有很多实战经验大夫的药方服药,定期随访,一般都有效果的。但何时您能减药和停药,是否顺利停药,全世界没有一个大夫敢肯定说的或能精确预测的。
2) 是治愈还是缓解:对于药物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缓解焦虑症的躯体症状,您能给我一个比较中肯的看法么?
闵:您自己老老实实的服药,自然就能体会到的。
3)自体评价指标。考虑到药物的疗效主要是靠自我评价,而作为一个人,焦虑感本身是无法彻底消除的,因此想听下您的看法,到什么程度就能认为是药物起效了,到什么程度可视作为是治愈了,到什么程度可认为巩固期完成了?
闵: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故定期到主治大夫那里做随访,同时做定期的心理咨询。若您非要得到具体答案,请就近单独向相关大夫或心理咨询师约至少1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慢慢去问吧。医生自然还是会要求您先规律服药试试的。仔细看我推荐的文章吧。
3)去精神专科还是神经内科:
正如你的文章所说,神经症病人去精神专科的毕竟少,尽管可能在专科在精神药物方面更专业,但医生对重症病人临床经验更足,而只见过20%的神经症病人,我担心专科在用药剂量、针对性和疗程上,会出手过猛。对此您有什么好的看法?此外如果有可能的话,对我在上海地区找到对广泛焦虑症有针对性的医生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闵:人们的担心永远有:喝的水不干净、吸的空气有污染、坐车也不会百分比的安全等等。哪个科的大夫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她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耐心、细心等;即使给了您耐心的、中肯的、全面回答,您未必能理解透或能欣然接受;即使今天您理解透或欣然接受了,明天或后几天您发达多虑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又会自动冒出新的无穷无尽的问题。再问那位大夫,他再耐心回答您。回去后您又会自动冒出新的无穷无尽的问题......。问题无穷无尽,哎,这不,药还没开始服呢!!您还在问这问哪。

  你这次说,好了,我暂没问题了,但又不对了,大夫问,怎么了?您说我严格按您开的药方服药的,怎么我的身体又有新的感觉,有新的症状了?大夫您开的药有没有问题呀?品种组合合适吗?剂量合适吗?是不是药物副作用啊?需要重新调整吗?大夫说那你再过来找我看看吧。你说我在国外,过不去的呀!您能网上给我做悉心耐心详细的回答吗?我对您可是很信任的啊!您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吧?!........。得,再耐心的大夫也只能无语了!........。不过,到处有,好与不好,也没严格标准,自己细心去选择和体会吧。
4)抗焦虑 vs 抗抑郁:
目前针对焦虑症普遍应用抗抑郁剂,疗程、剂量等方面也一改照搬,对此我是有些顾虑的,目前主流的药物里面肯定有一些抗焦虑效果好一些的,有一些则针对性差一些。对于纯焦虑型的,且必须保持思维能力不受影响的病患,药物选择上您有什么好的经验呢?
闵:哪次我开专门的针对大夫们讲课时(3小时以上的)欢迎您来现场听听如何?同时把您的主治医生带过来一同听课,其后我还要同她/他详细就您的问题再交流1个小时以上的。因为,我的建议唯有通过大夫去实现的,我才能稍稍放心的。(给我的感觉,您比我们好多临床大夫下的功夫还要多,我们是否应该感到惭愧啊!您干脆去学医吧,自己给自己看病岂不更省事更直接?!)

  您要是去了美国,那边的医学肯定比中国这边更发达的,那儿的大夫和心理咨询师不是更NB的吗?!?!也方便他们给您定期随访啊!
5) 国内的药能配多少带走:
在国内只能呆2个月不到,如果需要长期治疗,我需要至少备足一年的用药带出国,您认为有可能在2个月内配到1年的用药量么?
闵:这仅是技术问题,找谁面诊,您就向谁求助吧。若您是自费买药的话,我这儿多开出点药应该在技术上是没问题的。只是几个月后应该调药的。

  20120105病人:谢谢闵大夫的指点,您确实是认真负责的好医生!

  我接触过不少医生,神经症对许多医生而言是当初选了那个专业,找了那个工作之后无奈每天要面对的话题,而从您的身上能够感受到一种热情,这种热情就连千里之外的我都透过你的文章感受到了......除了药物治疗,我也想积极利用其它医学资源来辅助,上周刚做了一个64通道高密度脑电,但考虑到脑电的分析结论有限,我打算近期再做一个脑部MRI。
1)您觉得MRI对于我这样的广泛性焦虑症能给出哪些有治疗指导意义的数据呢?比如关注杏仁核的变化看是否情绪障碍比较严重,或者海马体的大小看对记忆和认知的损伤?
2)关于自律神经失调,我听台湾朋友说台湾有专门的检测仪器,请问您知道大陆这边有没有能够精确给出医学指标的自律神经检测设备?
3) 我网上看见很多医院广告里宣传“多功能脑神经递质检测仪"如何神气,但为何很多有名的医院没有此检查呢?贵院好像也没此检查吧。

  4)自律神经失调导致的无法控制的紧张焦虑(及其衍生的躯体症状)您觉得又哪些行之有效的自我治疗方法或外界治疗方法么?
闵宝权大夫:好比有个人饿了,面对米饭面包火腿肠什么的,他说我先去测测胃酸含量吧,看看适合就餐与否,或者是先吃火腿肠好呢?还是先吃面包,还是米饭?嘿,伙计,你们饭店提供检测胃酸的仪器吗?最好啊,我吃饭前给我测一下,吃完饭,再检测一下,这样更有科学根据啊!

  这就是典型的生物医学模式思维。我们不少的医生和老百姓,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哎,一声叹息啊!一言难尽啊.......!!!!!!!!!!!!

  故,您不得此病(焦虑症或强迫症),谁还会得呢?

  至于“多功能脑神经递质检测仪”,用几根电极放在头皮上,就能完成脑内神经递质的检测,谁信呢?根本就是骗人的,不可能如此这般就把脑组织中的神经递质检测出来了。没有这些唬人的项目,怎么让病人乖乖掏钱呢?一般老百姓没有心思或没有能力去琢磨这里面猫腻的。故想想,为何正规医院没有这些“高科技”检查呢?

  有的人什么都敢吹牛,貌似高科技,其实是伪科学,根本就是为了多捞些.......。比如关于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等本来有严格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条件。有的人,甚至正规医疗机构,可以把牛B吹上天,老百姓中总有个别人追随这些玄乎的概念,被熏得五迷三道的,是根稻草就想抓,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自己的钱包慢慢被抽干了,最终解决不了问题,还有苦说不出来,真是可怜啊!!

  20120107病人:我还有一个担心,不知该讲不该讲,虽然我还没结婚,但我一直有个疑问:“继续服药是否会对身体很大影响?我现还未婚未育啊。 ”

  闵:问总比憋在心里强嘛!咱们就好人帮到底,继续回答您吧。

  一般来说影响不大的。若太担心,那干脆别服药算了。那别得任何病为最好啊!关于服抗焦虑药是否对要小孩有影响,我曾这么回答过别的网友的类似提问:一般推荐等焦虑抑郁的病症治疗好后停药2个月后即可着手播种育儿之事了。

  假设有一对正常的夫妇俩谁也未服任何药物,谁敢说今后他俩生的孩子百分百正常呢?连不服药的正常人都不能保证,故自然也不能保证任何服药者或曾经服过任何药品人的后代产品质量的。虽然抗焦虑抑郁类药物对生育的负面影响应该不太大,但我没见过正式的对照性研究报告,故一般不推荐服药期间自己或让其妻子怀小孩的,除非二者不得不同时进行,家属也愿冒一定风险。

  20120110 病人:恩,谢谢闵医生的答复,感谢你深夜还在阅读并答复我的提问,
您提到的生物医学模式思维的观点我很赞同,纠缠于躯体症状本身其实就是逃避心理问题,只有直面心因方能化解疾病(......省略300字,大谈他需要做MRI、EEG的理由)。
我的情况是神经系统紊乱是首因,心因只是反复刺激并诱导病情加重的外围因素。而自主神经系统的修复是我特别想向您求教的:
1)通过补充5-HT到底是能够纠正这种神经紊乱还是只是像假肢一般的给脑子扶一把力?2)除了给身体灌5-HT,有没有行之有效的自我训练(哪怕需要较长时期)来纠正神经系统紊乱?

  针对1)问题 闵:应该有差别,但又可能没太大差别,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我懒得搞太清楚,我又不是搞基础生物学研究的。若要我去搞大致清楚,大量查文献的话,可能要我今晚熬个通宵了。而且我还担心,我熬个通宵呕心沥血之作未必能安慰您那颗“不依不饶的心”。我自认为,总体上我自己也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人。认真好啊!世上无难事,只怕认真人!!比这更重要的事:一个人要有能力分清哪些事需非常认真,哪些事需大致OK即可,哪些事需大致应付即可。社会的进步得益于人类追求完美的精神和刨根问底的韧劲。追求完美,好事啊!但做任何事情没有绝对完美,只有相对完美,但技术操作上,我们的追求何处是尽头?度(适度)在何处??认真过了头,就成了偏执啊!

  认真好啊!不认真,无完美!不执着,无深度。同样是认真,A有的人西瓜芝麻都想抓,抓到什么算什么----忙忙碌碌,小有成就;B有的人只抓西瓜,不削一顾芝麻----忙忙碌碌,大有成就,似乎缺点调味剂什么的;C有的人西瓜芝麻分不清楚也好,分得清楚也好,也不是见到什么就抓什么(自认为思绪清晰),麻烦在于,只是抓到什么就紧紧抓着不放----总是忙忙碌碌,脑子一刻都闲不下来,结果…….,哎,不知不觉,很容易走进死胡同了,偏执了。

  那,问问您自己,A、B、C三种情况,您属于哪种情况呢?
针对2)问题 闵:应该有的,不过,只能意会,而且只能面授机宜。多数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都知道如何做的。

  我这里悄悄告诉您一招,胜过您留学7年的人生感悟甚至您一辈子的领悟。

  …….,还是不说的好,免得心理咨询师们没活干了。不过,只要你求求我,说兴许我会讲的,毕竟道理很简单,人人都知道的。

  病人未再续问,上面已经够他反思的了。也可能对我失望了。

  第四例患者:起初不规律服药,病情反反复复;规律服药后,病情明显缓解和稳定

       患者张丽(化名),现年53周岁,主诉间断头晕耳鸣九年,同时伴随视物不清、情绪低落,容易紧张、惊恐、焦虑,睡眠不佳。有明显长期的家庭冲突,经常害怕。基本上在一直服药(中间有漏服或停服),但病情不见明显好转(某段时间也有效果的)。

  门诊闵大夫诊断及处方:

       2010年6月,患者来到神内闵大夫处就诊。我详细了解患者的各种症状,尤其询问发病前和这几年患者有无不高兴之事(很多啊,......)。我最后诊断为焦虑症合并抑郁和严重失眠,处方如下:

       佐匹克隆    1粒     1次/晚;健脑合剂II号   10ml       3次/日;

       黛力新       1粒     2次/日;心神宁            4粒         3次/日;

       帕罗西汀   1/2粒   1次/日,4天后   1粒  1次/日。

       2010年7月6日,患者用药后复诊,总体情况有明显好转,用药后头晕症状几乎消失,精神状态有明显好转,情绪稳定。尚有部分耳鸣和眼花症状。

     本次处方用药同上,开出2个月用药。

  同时闵大夫的心理助理刘钰华先后予2次正规心理疏导,每次末尾均予10分钟催眠放松,同时建议回家练静坐观呼吸幂想。同时在咨询过程中在咨询师的引导下,通过情景再现和角色扮演,让她平时没有对某些人的哀怨能顺利说出来,她内心的不少怨恨愤怒就得到了明显释放。同时心理咨询师的同理和支持下,她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自信心得到肯定和增强。患者和她丈夫对咨询师的相应解释和开导很认可。

      又过2个月后,第三次复诊,情况仍较稳定,“比看病前有8成的好转了”(家属评价)。偶尔心情仍有些焦躁和失眠,尤其是家里其他人与她有些言语上的冲突后。

  (家属曾提出疑问,为何帕罗西汀过去用过的效果不如这次好? 闵大夫说:其它药物搭配也很重要,医生有时还要视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的。何况这次还加上了2次心理咨询。闵大夫嘱病人务必服药至少1年,也可继续在当地买药服用的。闵大夫还建议:男方是入赘,俩口子尽量自己过日子,不必与女方大家庭一起过,过年过节时去看看女方家人即可,这样应会少些面上的冲突。)

  (20110408 闵宝权:该病人一直每月来随诊一次,最近仅服用帕罗西汀   1粒   1次/日,黛力新  1粒  2次/日,偶尔服睡眠药。前两天来拿药一次,表情很平和,问日子过得如何,她回答,就这么过呗。还吵架吗?一般不吵了,大家都懒的吵了。俩口子单独过日子了。偶尔还有些头晕,偷偷停几天药,感觉不好又把药加上了。)

  (20111029闵:病人一直服药,4个月前我让她仅服用帕罗西汀 1粒 1次/日,黛力新撤掉,半个月前我试图让她服用帕罗西汀 半粒 1次/日,此次说头晕复出现,而外界因素无变化,我又让她恢复帕罗西汀 1粒 1次/日。20111120复诊:病情稳定。我也不知道她何时能完全停药,只能每过半年试试。她目前和丈夫单过,与自己娘家的冲突明显少些了。我建议她做长程的心灵成长式疏导(10-20次),把自己的成长史详细梳理一下,有效调整感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改善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或参加团队心灵成长课,增进人际交往能力。她好几次对我笑笑,说自己调调就行的。我自然会尊重她的意愿的。心理咨询,最好来访者内心有这方面较强的意愿和需求。我说的和她理解的不在一个层面,何况做长程的心灵成长式疏导需每2周来找心理咨询师一次,时程不短,且需一定花费的。

  对老百姓来说,不是迫不得已,谁愿去做面上看起来费力费财的事呢?心灵成长式疏导是慢工出细活的,而且对心理咨询师的心智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对其心智消耗非常大的。身体不舒服,看病吃药(有时每年花费数万)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心理咨询嘛?有位老人很享受咨询师同她的心理访谈,也发泄了内心的某些负面情绪,但1个小时后当提醒她结束访谈并该交费时,她说不就聊聊天嘛,干嘛还要交费?其实她儿子事先是同意交费的,但此时也说你们给我老妈聊的内容,我们都知道啊!以后我们当子女的给她聊聊就得了,不必麻烦你们咨询师了,我今天已经学会怎么给她聊天了,谢谢啦!不再言其它,转身带其母亲悠悠离去了。虽然咨询后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但多数病人和家属还是比较认可和尊重正规心理咨询的,尤其是当他们接触和体验有一定水准的心理咨询访谈后。

     20120305闵:该病人继续定期前来拿药,情况一直差不多,她自己说她偷偷减药不行的,不过能维持目前这种状态她也没意见。其它的她知道还可以做什么,但她心里明白,生存环境和现实各种人事关系等她都不满意,但无力改善,她也不愿去面对过去的方方面面,刚开始她丈夫陪来过几次,后来她说她给其丈夫单住后又有新的矛盾,相对轻些,我后来让其丈夫顺便再过来一趟,我可以义务给他聊一次,对方始终没来过。今后怎么办?用她的话说:“就这么凑合过呗”。

  今后她的治疗走向如何?我平时偶尔脑子中会隐约闪过一下关于她的“今后”,我已经明白无误给对方指明了一条大路,但如何选择具体如何做是对方的事,我应尊重对方的各种选择的。若我天天为这些属于别人的事情焦虑担心不已,那我就别当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了,别这么所谓“尽心尽职”了。我只尽心尽力处理好属于我职责范围内的事(道义上有所扩展),能力范围内的事,我眼前的事;尊重人性,不畏人言但敬畏人心,尽力了,心安了,虽然很多时候身体搞得疲惫不已,补补觉就缓过来了;我的“内心”既大又小,既柔也钢,宁静多些,难免有时烦躁焦急;活在当下,尽量在当下处理好各种负面情绪;有自知之明,尽人事听天命;未到知天命之年,透过芸芸众生悲欢离合,偶窥视到黄昏那头的辉煌、绚丽、焦躁、黯淡、无奈;很多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在于过程,最终结果都一样很无奈;获取需要先舍得,执着需要勇气、审时度势和一定灵活性,磨合需要智慧,宁静需要淡泊;诉诸于外,不如反抚内心,比生老病死更能折磨人的其实是人性深处的贪婪和恐惧。

  20121204闵:我一表弟33岁时的生意已做得很成功的,但常出现莫名焦虑、失眠和身体各种难受,不愿规律服药。他在我的强烈推荐下去参加各种心理和心灵成长的课程,每年花好N万元,前2年似乎是白仍了不少钱在自我成长上,至少他家人是这么觉得的。我估计他可能是内心问题多多,且领悟能力一般吧。在我的鼓励下,又继续如此不停学习(有些课反复听的),同时又单独找一位很有耐心的心理老师做心理咨询(包括成长督导),又过了4年,他开始有些变化了,能初步明了自己的问题根源大致所在,能面对自己当下所处的状态,能谈及自己的一些真实感受。201008年他参加了7天“闭关”(每天打坐,学员之间不能说话),201110他又参加了“黑关”--8天3个人同处一个黑屋,仅能喝水,不能进食。学会完完全全的与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在一起,真正去了解它们,尔后才能学会去呵护它们,学会合理界定外界的物欲和内在扰动,学会让安宁平和进驻内心,学会任它外界腥风血雨潮起潮落,我自内心安宁无扰。8天后能坚持下来的大多人精神很好,象变了个人似的,因为心灵开悟了,身体舒展了。现代人的通病是: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不知不觉迷失在纷繁复杂的外在世界中了,不能自拔;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成为各种欲望欲念和怨恨愤怒的奴隶,.....。现在他开始变得心境平静了很多, 莫名焦虑和身体各种难受至少减轻了80%,失眠也变为偶尔。能明了自己内在的各种需求,能活在当下的各种状态(即使偶尔仍有情绪低落或心烦意燥时),能自然表达自己的内心,他与家人、朋友、公司职员的关系处理多了些从容和艺术。一句话,他认识了他自己,成为他自己,享受自己。修通自己后,与别人交流和适应不同外在环境他自然就相对自如从容了!

  一个能较好处理自己内在(潜意识)和外在(意识)各种冲突的人,自然就能处理好自身与他人的各种看似复杂的关系。这也是为何我在推动同行们改善医患沟通时,我的重点不是在教医生们如何如何从技术上去改进,而是重点强调医生们首先要重点处理自我情绪识别和处理、要慈悲宽容为怀、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等,要先处理好亲情、友情和同事情等。

  我知道表弟他梳理了过去成长过程中的多数负面情结和情绪,现实中更能明了自己的内心,意识层面能更好与自己内心潜意识有效交流,也就能更好与外界交流,遇事多了些沉着冷静,多了些进退自如等。我真为他高兴啊!!心灵成长的结果令人快乐,但中间过程有很多让人迷茫和非常痛苦的。不少人不愿面对自己的短处和各种心灵的痛苦(远比干体力活还累心累身体),自然就把自己的内心严严实实的封闭起来了,别人很难进来,自己也很难进到别人的内心。心与心不能通畅交流,何来真正的流畅的滋润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呢?

  心理咨询师就象是教练员,来访者象是运动员。即使有教练员悉心指导,来访者的心理调整和改变效果如何主要看本人的悟性和努力了。时间多长有明显效果,很难预料的。

  补充1:上面女患者家庭背景及成长经历――

      患者在3岁的时父亲去世,随后母亲改嫁。起初继父对其母女很好,还负担了体弱多病的张华所有的医药费,对此她至今心怀感恩。但是后来,继父变得脾气暴躁,对她们母女非打即骂。  患者在24岁的时候自由恋爱结婚,但是母亲却总对内向老实巴交的女婿不满,母亲对丈夫的责骂声常回荡在张华的耳边,家中总有大大小小的矛盾。这种生活持续到2007年,张华在母亲的逼迫下无奈与丈夫离婚。但就在离婚20天后,她后悔了自己的一时冲动,坚决复婚,爱人也一直对张华难以割舍。但母亲也丝毫不肯让步,见到女婿回闺女家,甚至让其儿子、亲戚跟闺女、女婿打架,将其女婿赶出家门。其后张华求助110,终在民警的协助下取得面上的和解,终于复婚。而近几年,因为家庭某些问题,张华又和母亲、弟弟发生过许多次矛盾,至今仍困扰着她。闵大夫多次给予肯定:坚持自己内心的感受,抗着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勇敢地和丈夫复婚。其它的慢慢来改进吧。

     补充2:患者患病史及既往用药情况(附闵宝权大夫的简评)

       详细问其患病史,2002年患者在没有明显的器质性诱因(可能存在长期累积的非器质性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头晕,随后出现耳鸣。于是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脑供血不足,遂用血塞通、补达秀和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头晕耳鸣无明显好转。(闵宝权:初期多数大夫一般会如此处理的。有几人会去询问病人的心情啊、睡眠啊、各种外界不利因素什么的?)

      2006年7月18日患者因头晕、耳鸣4年多来我科就诊,被诊断为神经症,主用药氯美扎酮,无明显效果。

  (闵宝权评论:显然相对于她的病情,氯美扎酮无论是抗焦虑还是治疗失眠犹如毛驴拉卡车。)

      2006年8月11日患者再次因上述病情到我院神内科就诊,头颅CT无明显异常,颈椎MRI示C516椎间盘突出,血压为150/90mmHg,心率80次/min,同样诊断为神经症,医生给其服用如下药物:

       络活喜           5mg1粒)                1/

       赛乐特          20mg1粒)               1/

       罗拉              0.25mg1粒)            1/

        起初3周内病情无明显好转,病人自停药,但断续仍在神内科随诊,大夫建议规律服药。

      2006年11月17日,经过三个月的服药治疗和调药,头晕稍微有了好转,但还是耳鸣、双手麻木、睡眠质量不佳(不妨改善)和多梦。大夫给其在原有的药上添加了 诺迪康  2粒     3次

       2007年3月26日,患者情况一直无进展性好转再次找原就诊大夫看病,但大夫的用药也没本变化,只是在本次的处方中加多了一个 倍他乐克 12.1mg  1次/日,情况亦无明显进展。

      到2008年12月15日,患者因病情一直得不到缓解、生活质量下降,开始出现情绪不好、易惊恐、焦虑、失眠、头晕和耳鸣加重等原因找神内另一位大夫就诊,遂诊断为神经症和高血压,处方主用药为:黛力新         1粒              2次/日

      滋心阴         2粒              3次/日//    劳拉           0.5mg           2次/日

  用药后患者的情况还是没基本的好转,但还是一直坚持用药。

     (闵宝权评论:此次用药药力明显偏弱,停用赛乐特,不知为何没再换用其它SSRI类的抗焦虑药

       2009年10月15日,患者因病情不见好转,再次来我科就诊,诊断同上,处方用药为:

       舍曲林           1     1/   1月后改为 &n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相关文章

患上焦虑症会死吗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情感障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各种压力,这些压力让人们产生焦虑情绪,严重的会逐渐演变焦虑症。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