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

    发布时间:2016-01-16   来源:中华康网   

   

    面肌痉挛表现为面部肌肉发作性、反复性的不自主地抽动,也习惯称为面抽。据统计,这种病的患病率在 6/40 万~ 180/10 万之间,这种病多在成年后起病, 30 ~ 40 岁之间发病最多,性别上,男女没有明显差别。

   

  面肌痉挛的临床表现

     面肌痉挛绝大多数限于一侧,常常先发生于眼睑即熟称的眼皮,类似于眼皮跳,然后范围逐步扩大,多于数月后波及到面部其口角、直至颈阔肌等。每次发作多无先兆症状,发作时表现为肌肉快速频繁的抽动,每次发作数秒钟至数分钟,在不发作的间歇期如常人一样。面部的主动运动、咀嚼、瞬目、眨眼或表情动作(如皱眉、大笑等)可诱发面部肌肉肌抽搐发作,并可因情绪激动、紧张、劳累或阅读时间过长等因素而加重,而休息或情绪稳定时症状减轻。严重者可终日抽搐不停,甚至睡眠中也可抽搐。有些患者可因眼睑强制性收缩导致睑裂变小,个别患者甚至面部肌肉也呈强直性收缩而致口角持续歪斜向病侧。该病呈慢性过程,可迁延终生,对患者生活、工作、精神和心理均产生很大影响。极个别面肌痉挛病人可伴发三叉神经痛,较少部分患者还可伴有患侧耳鸣、眩晕、听力下降等,双侧面肌痉挛同时发病者极少见。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杨海城

   临床体征:面肌抽搐患者除了面部不自主抽搐外,一般无明显阳性特征。少部分病人可因采用过肉毒素注射、针灸、封闭或射频热凝、面神经梳理术等治疗而表现为面肌不全瘫痪。患病时间长的可能出现患侧面部肌肉萎缩。 

   面肌痉挛病因
      99%的患者是由于面神经根在出桥脑段(脑干发出的一段)受到走行异常的血管压迫,引起面神经脱髓鞘该变,导致神经纤维之间电流 “ 短路 ” ,而引发面部肌肉抽搐,这类面肌痉挛也称为原发性面肌痉挛。目前,面神经根受到走形异常的血管压迫导致面肌痉挛的学说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证明,一旦解除血管对神经根的压迫,面肌抽搐立即消失或逐渐停止。继发性面肌痉挛是指有明确疾病诱发面肌抽搐,如肿瘤、外伤、炎症等 。

  面肌痉挛的治疗

  1.       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内科治疗,唯一有效方法是采用肉毒素注射,对面神经主干或分支进行封闭,造成面肌部分或完全瘫痪后使面肌痉挛停止,但疗效仅持续 3 ~ 6 个月,反复注射可能造成永久性面瘫,因此多用于单纯眼睑痉挛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患者。

  2.       损伤性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常常造成面肌瘫痪或部分瘫痪,如药物封闭、经皮穿刺面神经射频热凝术、面神经的梳理、分支切断、颅内挤压术等。目前已极少采用。

  3.       显微血管减压术  是目前治愈面肌痉挛的唯一首选方法  1967 年,由美国 Jennatta 教授首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在国际上这种手术方法已成为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总的治愈率82-99%,复发率1-5%。具体方法是:患侧耳后开颅,钻2.0cm骨孔,显微镜下探查、剥离压迫面神经根部的异位血管,并用teflon面片垫开隔离,以消除面肌痉挛的病因,面肌抽搐消失或逐渐消失。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面肌痉挛是什么? 
面肌痉挛亦称面肌抽搐或偏侧面肌痉挛症,是一侧面神经受激惹而产生的功能紊乱症候群。多是一侧,双侧罹患者很少,约占4%。患者多是40岁以上成人,男女性别之比为2∶3...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