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生活健康 老年健康 生活家居 健康美食 心理健康 美体瘦身 整形美容 急救知识 运动健身
专题推荐: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装修建材 家用电器 家庭药箱 外出旅游 局部减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疗功效 饮食知识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老年脑血栓 >> 当代名家论中风

当代名家论中风


www.cnkang.com  2010-12-24  华佗网    
核心提示:当代名家论中风 中风病古代列为四大难证(风痨臌膈)之首,当今世界医学也将其列为三大死亡率(心血管、脑血管、肿瘤)及复发率致残率最高疾病之一;是最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也是……

  中风病古代列为四大难证(风痨臌膈)之首,当今世界医学也将其列为三大死亡率(心血管、脑血管、肿瘤)及复发率致残率最高疾病之一;是最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也是人类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病的防治研究,国家列为专题放到重要位置,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从中医、西医及其他有关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在发病因素、病理机制、先兆证治、急诊抢救、康复措施及后遗症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本病诊断虽较易,但防治手段进展却较缓慢。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在受调查的57个国家中,急性脑血管病列为前三位的有40个,在美国发病率占2.6%,65岁以上占21%o;在日本40岁以上的患者占7.9%。;我国和日本差不多,每年约有150-200万人患病,100万以上人死亡,残废占半数以上,60岁以上老人中患病率高达12.8%,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每年为脑血管病支付医疗费可达数百亿元。

  病因的主流是内因致病

  中风病始终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已成为中国人患病死亡前三位原因之一。关于中风病的致病原因,历代医家记述颇多,经历了从外因论到内因论的发展过程。唐宋以前,医家多主外因论,金元以后的医家多持内因论。而主内因论者又有主风、主火、主痰、主瘀、主虑、主气、主毒等不同学说。许多学者多认为中风皆由内风所致,虽有重视血瘀与风痰之不同见解,但多强调气血逆乱致中。近年来,全国中风病科研协作组的专家学者通过对大量临床资料的分析,提出了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遇劳倦内伤、忧患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进而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脑窍不通,血溢脑脉之外的基本病机;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喎斜,不语或语言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疑难病。当然在重视内因的同时,对古代的外风致病学说还应深入研究,不可轻易否定和抛弃。

  对临床最有指导意义的莫过于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唐宋以前以“内虚邪中”学说为主。金元时期内因学说兴盛,刘河间认为中风之因并非外中于风,乃“心火暴甚”所致。李东垣则认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医学发明》),认为“正气自虚”是中风的病因而“非外来风邪”。朱丹溪则认为是“湿痰生热”,“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丹溪心法》)。三家立说,都偏重于内在因素,这与唐宋以前的“外风”学说大相径庭,为内因学说的崛起开创了局面。但也有些医家反对“内因说”这一观点,如王履指出:“三子以相类中风之病,视为中风而立论,故使后人狐疑而不决,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三子所论者,自是因火、因气、因湿而为暴病暴死之证,与中风何相干哉!”(《医经溯洄集》)。王氏回避了应当按中风病的实质来探讨中风病因这一关键问题,提出“真中”、“类中”,实际上是对三家立论的否定。王履的这一论点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内因学说还是得到了更多医家的赞同,虞抟认为:“古人论中风者,言其证也,三先生论中风者,言其因也”(《医学正传》),对中风的认识最为深刻。

  明清以后,内伤积损,肝风内动,气虚血瘀学说逐渐形成。明朝张景岳提出“非风”学说,主张“内伤积损”是中风的病因,认为本病的发生“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其发病机理是“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泛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变,所以忽而昏渍,卒然仆倒。”(《景岳全书?非风》),张氏的这一观点对后来叶天士创“内风旋动”观点有很大启发。

  清代及其以后,许多医家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对中风病因提出了各自的新见解。叶天士综合了诸家学术观点,结合自己的临证体验,认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而发为中风。玉清任对本病病因病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中风半身不遂是由气虚血瘀而成,指出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元气,必停留而瘀。”(《医林改错》),因此,创补阳还五汤来治疗本病,重用黄芪以补益其亏损之元气,配伍活血化瘀药物,使瘀血得通。近人张山雷、张锡纯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并结合现代西方医学,认为本病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 直犯冲脑;或气虚无力鼓动血液上达于脑部,致脑贫血。至此中风病因学说研究日趋增多和深入。

  近代国内外关于热毒内郁导致中风学说屡有报导和研究。中医理论认为“毒邪”致病者不在少数,内伤杂病中不少,外感热病中尤多。很多病都兼有“毒邪”,或以“毒”为主要致病因素。从毒邪的来路讲,又有外毒、内毒之分。外毒即外受毒气或毒邪,内毒系机体在有害因子作用下所化生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血毒”、“痰毒”、“火毒”、“热毒”、“便毒”等等。很多毒邪所致疾病属疑难病证,如“阴阳毒”、“水毒”、“痉厥”等。由于毒可致热,又可伤阴耗气,动血腐肉,损伤脏腑,故对某些因素所致病证中,正确应用解毒疗法,的确可以提高疗效,解决疑难。如用清开灵治疗中风急症,黄连解毒汤等清热解毒方药加减治疗中风病,在临床上均取得疗效。临床上许多脑病也由于六淫邪毒过盛而引起高烧头痛、项强抽搞、神昏语语,等属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热毒内炽、痰热腑实等,可选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清开灵、脉络宁及黄连、黄苓、牛黄、大黄、生石膏、栀子板蓝根夏枯草等。

  解毒方法甚多,举凡宣透外毒、通下解毒、疏利解毒、清热解毒、化浊解毒、化痰解毒、扶正解毒、活血解毒等等,均可酌情应用。

  有人认为解毒法主要针对温热病而言,此说固然不错,但在内伤杂病中,亦有不少毒邪所致之疾病,所谓“物之能害人者皆曰毒”,“万病成毒”等说明了毒邪致病的广泛性。另外,“八五”攻关以后得出一个引人注意的流行病调查结论,在全国东西南北中10个不同地区人群中长达10年随访研究后得出结论是:血压升高,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故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的有力措施之一。

  总之,中风病因学说经历了三个阶段,唐宋以前从外风立论;金元以后,主张内因为病;清代及其以后,中风的病因学说集中于肝阳上亢,内风旋动和气虚血瘀两种观点。分析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的认识,可以看出,对于中风的病因,各医家多持单一病因论的观点,或“心火暴甚”,或“正气自虚”,或“湿痰生热”,或“内风旋动”,或“气虚血瘀”等等。

  中风病包括现代医学的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这两类疾病的病理机制有很大差异,但临床证候上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历代医家尽管对中风的病因、证候的轻重、所中的部位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但是由于当时诊断手段和科学水平的限制,过去医家还没有能完全认识到这一点。张山雷、张锡纯等将中风分为脑充血和脑贫血。如张锡纯认为:“东垣论内中风,由于内虚邪凑,原与脑充血之中风无关,而实为脑贫血之中风,开其始先也。是则河间主火,为脑充血,东垣主气,为脑贫血,一实一虚迥不同也。”(《医学衷中参西录》)张氏已经认识到,古代医家关于中风病因的诸多观点,实际上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类不同的病因。由于各医家的临床经验不同,而得出因火、因气、因痰、因肝风内动、因气虚血瘀等不同观点。这些观点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中风病因的一个方面。
  病机的关键是瘀阻脑络

  中风病之发病机制,历代言之甚多,各有所偏重,概言之约为六端;即虚、火、痰、风、气、血,又以肝肾阴亏或元气虚损为主。据临床之实践,发现瘀血阻滞脑络为病理之关键环节。如以虚而言,精虚则精血不充、血少而行迟为瘀;气虚则行血无力而为瘀;嗜食肥甘,恣好烟酒,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滞脉络而之痰瘀交夹;或痰生热,热生风,以至风助火热,燔灼津血而为瘀;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生风生火而致瘀。诸般因素皆由量变发展至质变,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发生逆乱,终而导致中风
  脑络为气血津液濡养脑髓之通路,瘀阻脑络,其不甚者,致脑乏清阳之助,津血之濡,神明失养而出现西医学所谓缺血性中风;瘀阻甚者,则络破血溢,离经之血压抑脑髓而为西医之出血性中风。因此,临床上瘀血之病理伴随其所成之量变因素而贯穿中风病变之始终。其治疗当以活血化瘀,再参以所致之因等而辨证论治,可谓较为完善。

  辨证论治血瘀贯穿始终

  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中风整个病变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将其概括为四期六证,即中风先兆期,急性发作期,病中恢复期,疾病后遗期,而六证(肝热血痕、气虚血痕、痰瘀阻窍、瘀热腑实、颅脑水瘀、肾虚血瘀)又表现于四大期内。
  肝热血痕证:系指肝经郁热,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化热灼津伤血为瘀;或肾精亏乏,肝血不足,血瘀所致的一种中风早期证候(中风先兆证)。其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或目胀面赤,心烦躁急,肢体麻木,或短暂性语言蹇涩或一过性肢瘫无力,大便秘结,或排便不爽。舌质红黯,或舌下散布瘀丝、瘀点。脉象弦滑或细涩、或弦硬。
  此证为中风早期常见的病理表现,治宜清肝化瘀通络,自拟清脑通络汤,基本药物是:菊花葛根、草决明、川芎地龙、水蛭、赤芍天麻山楂、磁石、丹参、川牛膝等。可按具体情况随证稍事加减。
  气虚血瘀证:系因元气亏虚,中气不足而致气无力行血,血行缓慢为瘀的一种证候,证见半身不遂,或肢体麻木,神疲乏力,语言不利,面色恍白,舌质淡黯、苔白或白腻,脉细涩等, 可见于中风病初期、缺血性中风发作期及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我们认为气滞可致血瘀,而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血液不能畅行于脉道,同样可致血凝成瘀,阻滞脉络,这是因虚致瘀的结果,也是本证的主要病机之一。根据益气活血为宗旨,早在70年代,我们就研制成功了纯中药的“通脉舒络液”针剂(黄茂、丹参川芎赤芍等)用作静脉点滴并加辨证口服汤药,至今20余年来仍效验不减,对于缺血性中风的运用,其总有效率为98.2%,对中风病的恢复期、后遗症期及诸多病证属于气虚血瘀证者,使用均有良好的效果。
  痰瘀闭窍证:指因瘀滞脉络,脉络不利,气不行津,津聚为痰;或因脾失健运,水湿内生,聚而成痰,痰滞脉络,血行不利而为痰;或火热灼津耗血而为痰的一类证候。症见突然昏仆,神志不清,肢体偏瘫,喉中痰鸣,语言不利。或失语,脉弦滑或弦硬,舌体胖大或偏歪,舌质黯,或有瘀点、瘀丝。常见于中风急性期的闭证或康复初期。津血同源、痰瘀相关,由此而决定瘀血或痰浊为本病发展的一般结果,久则痰瘀交夹,遂成窠囊,盘踞脑窍,压抑脑髓,急则为神昏窍闭,缓则经络失养而为瘫萎之疾。治宜涤痰开窍,活血化瘀,我们原研制了“蒲金丹”(郁金、石富蒲、丹参等)针剂,收效甚佳。如配合“清开灵”滴注效果更好。
  瘀热腑实证:因精亏血瘀,胃肠乏液,传导失司而致腑气不通,上闭下实;或因肝肾阴虚,肝阳暴亢,气血上逆,以致络破血溢;肝阳化火,燔灼中焦,传导失司而致大便不通。症见:神志昏蒙,偏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喎斜,面红气粗,痰声漉漉,呕恶便闭。舌质红,苔黄腻或黑,脉弦滑,常见于中风急性期。治宜通腑化痰,活血化瘀。方用三化汤加减:生大黄、芒硝、丹参、川牛膝、菖蒲、胆南星、瓜萎等。此方妙用大黄伍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石葛蒲配胆南星醒神开窍,涤痰化浊; 瓜萎与芒硝同用,宣通气机,助其下行之力。诸药合用,以达上下通利之效。
  颅脑水瘀证:颅脑水瘀系指瘀血与水湿痰浊互阻于脑络,致神明失助,九窍失司,肢体失用为主要表现的一类证候。其证候常见:
  (1)神明失主:表现为头胀头痛,痰涎壅盛,眩晕呕吐,神志恍惚,健忘失眠;甚或神识不清,表情呆滞,反应迟钝,或发为癫痫,抽搞阵作;或见傻哭傻笑,失认失算,行为怪异或见语言颠倒,词不达意等。  (2)肢体失用:表现为肢体麻木肿胀,重滞无力,筋惕肉润。或手足颤摇不己,或肢体强直、痿软,或半身不遂等。
  (3)七窍失司:表现为语言蹇涩,甚或失语,舌根强硬,口眼歪斜,饮水呛咳,口角流涎,目多流泪,鼻多流涕,目光呆滞,视物昏花或视歧,耳鸣耳聋;亦可见二便失禁,自遗不晓。此外,在幼儿由于水瘀内停,脑窍不通,还可见头颅膨大畸形,颅囱增宽,头面青筋暴露,双目下视,叩头犹有破壶之声等。
  颅脑水瘀证多舌质黯红或淡紫、清紫,舌体有瘀点、瘀斑或舌体胖大有齿印,舌下脉络粗张屈曲,或舌下有瘀丝,瘀点,色紫黯,舌苔水滑或苔腻,其脉象常见滑、弦或沉细涩等。
  脑窍贵在清灵通利,故治则为醒脑通窍,活血利水。在颅脑水瘀证治中,纯化瘀则水不去,单利水则瘀不散,唯有化瘀利水同施才是正治。我们据此认识,遂拟出通窍活血利水方以治颅脑水瘀诸病证。基本方如下:   丹参15~3Og,川芎10~12g,赤芍10~12g,桃仁10~12g,红花6~10g,益母草15~30g,川牛膝10~15g,茯苓15~3Og,麝香0.l~0.2g(冲服),血琥珀6~l0g。缺麝香时可用白芷10~12g,冰片0.1~0.2g(冲服)代替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此方在通窍活血汤基础上,加入丹参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功,加茯苓益母草以利水活血化浊,加川牛膝以补肾、活血、利水,且引血引水下行。诸药借麝香走窜之力,共奏醒脑通窍,活血利水,升清降浊之功。临证应用时,可根据病情,灵活化裁。对于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或伴有脑水肿者,宜将麝香易为石菖蒲。10~12g,以防麝香辛香走窜,迫血外出,再加三七粉3~4g(冲服),水蛭6~9g,以行血止血,祛瘀生新;兼阴亏者加白茅根15~30g,利水而不伤阴,且有益肾止血之功;痰涎壅盛者加竹沥水10~20ml,胆南星10~12g,天竺黄10~12g涤痰开窍:血压增高且见躁扰不宁、面色红赤者,加灵磁石30~4Og(先煎),钩藤10~15g(后下),天麻10~15g,羚羊角2~3g(另煎兑服),以平肝潜阳;脑水肿严重者,加大益母草、夜苓、川牛膝用量,以增强活血利水之功效。如有便滞或便秘者加适量生大黄以加强泄下排毒,活血止血作用。该方药引用葱白、生姜大枣、黄酒,不可忽视。
  对于缺血性中风病,元论是急性期或康复期均可用本方稍事加减。若脉象沉缓无力者,兼有气血虚弱之象,宜加黄茂30~40g,鸡血藤15~3Og,以益气养血通络。对于中风后遗症伴有脑萎缩、脑积水或老年性痴呆者,因其水疲互阻脑窍日久,已使脑髓不足,宜酌加益肾填补精髓之品,如鹿角胶6~9g(烊化),桑寄生15~30g,山萸肉10~15g,鹿衔草3Og等。经治中风病66例(CT检查示:脑出血19例,脑梗塞47例,伴脑萎缩19例),按全国中医学会与卫生部原中医急症中风病科研协作组1986年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评定:基本痊愈23例,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9%。对改善言语蹇涩、喎僻不遂的疗效尤为显著。小儿解颅病(脑积水),因先天禀赋不足,水瘀互阻脑窍发病。原方宜加鹿角胶6~1Og(烊化),桂枝6~1Og,石菖蒲6~lOg,淡黄酒30~50ml为引,以增强化瘀利水、通阳开窍之效。过去治疗21例,基本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在90%以上。对于颅脑外伤所致的颅内血肿或继发性颅内高压症,以及脑外伤所致的脑积水,原方宜加三七粉3~4g(冲服),水蛭粉2g(冲服),苏木10~12g,炮山甲6~lOg,以增强活血破瘀之效。
  此外,对于顽固性头痛癫痫脑肿瘤等症均可由此方随证加僵蚕、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以人络剔邪、祛风化痰、散结止痛,常能取得较好效果。
  肾虚血瘀证:系因肾精不足,血亏液乏,血脉不充为瘀,液亏不能上承清窍所致。症见音喑失语,心悸,腰膝酸软,半身不遂,舌质红或黯红,脉沉细等。肝肾同源,精血相生。中风之病本为肝肾阴虚,精血涩少,加之肝阳上亢而加重病情,或中风病后期,肝之精血更衰,脉络之瘀滞不去,使清窍失濡,肢体失用,治宜补肾益精,活血化瘀,常用地黄饮子去桂、附,加丹参、鹿衔草、桑寄生、川牛膝、肉苁蓉桃仁红花等,或佐黄芪以益气活血,水蛭以祛瘀生新。
  活血化疲药物治疗中风的卓越功效早已为临床和实验所证实,这些药物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祛瘀生新,可使梗死部位的侧支开放,增加毛细血管网的数量,增强纤溶蛋白的溶解,,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而减轻脑水肿,促进瘀血的吸收,改善脑细胞缺氧以恢复神经功能,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淤血不去,新血不生。但必须有的放矢,适可而止,不可滥用,以免过用伤正,产生流弊。
  防治先兆证减少发病率

  《内经》云:“上工治未病。”中风病乃属古今危急难重证之一,病之大而且重,后遗证多,有关生死安危,莫过于此。所以预防中风的发病,防患于未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况中风之前有先兆之证出现,医者可以察之。正如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故中风者,俱有先兆之症。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中风之前之所以会出现先兆表现,是由于"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历代关于中风先兆的表现论述颇多,如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载有34种之多;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归有五大类。我们自1983年开始着手进行中风病预防研究时,首先对历代医学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中找出最具有意义的中风先兆表现,并对既往中风病患者千余份病案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同时深入探讨了中风先兆证的病因病机和发病规律,提出了中风先兆证的概念,对其含义、证候学特征、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规范化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预防性治疗中风先兆证的中药复方新药——一小中风片(清脑通络片),在临床上对732例中风先兆证患者进行了系统治疗和对照观察,证明该药具有显著缓解中风先兆证的作用,并可降低中风发病率,其中风先兆证治愈率为73.1%,总有效率为86%,明显高于对照组,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此治疗随着观察时间越长, 治愈率越高。

  中风先兆证乃中风轻症,常为中风病变之量变阶段,故在中风先兆阶段,积极地进行干预性防治与调养,对医者来说,事半功倍,对患者而言,受益匪浅。我们在研究防治中风病的实践中,探索其发病规律,提出以防为主,重视对先兆证的防治,并深入地阐述了其病理机制及制定了诊断治疗规范。我们认为中风先兆证的病机关键是“肝热血瘀”,其证候常表现为一过性眩晕,肢体麻木,或头痛易怒,舌质红或黯红,或有瘀点,舌下脉络迂曲,或有瘀丝、瘀点,脉弦滑或硬等。治以清肝和血,化瘀通络,方用清脑通络汤加减,或用清脑通络片,气虚者加黄芪15~3Og泡水送服;兼痰热者加竹沥水15g兑水冲服;头昏眼赤者加菊花12g泡水送服。经临床对照观察和实验研究,总有效率为86.0%。另嘱患者节饮食、适情志、起居有常、劳逸有度、适其寒温、保持腑气通畅。

  通过对中风先兆证及清脑通络片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以下看法:①中风病的中医药防治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②中医预防中风病,历代有许多宝贵经验,必须挖掘并提高。③在进行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研究中,突出中医特色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借鉴现代科学,包括西医学的先进方法和手段。

  康复治疗必须多法结合

  据统计,中风病的致残率为86.5%,我国每年约有150~200万人患中风,加上既往因中风而致残的生存者,所以我国因中风而致残的人数可能在500万人左右。如何促使中风后遗症的早日康复,提高这些人的生活质量或使他们重新恢复工作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贯对整个社会及患者家庭都非常重要。中风病在恢复期、后遗症期,我们认为此时病机有三:一为肝阳未平,阴液未复,症见头晕头痛,半身不遂,脉弦等,此时仍宜平肝潜阳,育阴生精,宜用钩藤、草决明、怀牛膝、龙骨、牡蛎、龟板、鳖甲之类,稍加通络之品;二为气虚血瘀,此为多见,症见偏瘫,或瘫肢皮肤肿胀、乏力,脉细涩,舌质暗淡,或舌下脉络迂曲,此宜益气活血,用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加减;三为颅脑水瘀,以神情呆钝,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此为瘀血顽痰痹阻经脉,且又正气亏虚,其病势胶结顽痛,恢复能力差,其治疗宜活血利水,兼以益气,宜通窍活血汤合补阳还五汤,可加乌稍蛇、僵蚕、全蝎、水蛭等虫类剔邪之品。在临床上除内服药外,尚须采取多种疗法协同配合,内外合治,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外治常用艾叶、川芎、花椒、桂枝、路路通、川牛膝、威灵仙、红花等煎汤热浴,每日1~2次。另可加肌注丹参注射液,或其他中药静脉滴注剂,其次可配合按摩、针灸、刮痧、香疗等等,以“疏其经脉,令其条达”,恢复经脉功能,缩短康复时间,每获良效。

  中风病后遗症一般有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中风后痴呆等几个方面。目前,对中风康复研究方法很多,如功能锻炼、针灸、按摩、药物等等。不论研究哪种方法,深人研究并弄清中风恢复期的病理关键所在,是研究的重点。中风病的早期康复期,也称恢复期,是指发病1~2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脑卒中后3~4周是机能恢复的最重要时期,一般前3个月功能恢复明显,半年后进程变慢。我们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中风病早期康复期的病理关键在于脑络不通,水瘀交结,互阻颅内为基本特征的“颅脑水瘀证”。因此,我们认为积极治疗颅脑水瘀证是促进中风早期恢复的关键。基于这些认识,对颅脑水瘀证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颅脑水瘀证的概念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瘀脑络,络脉瘀阻,血中津液外渗化为水浊而致水瘀互阻于颅内,脑失所主的一种证候。临床表现以动觉失司、脑神失主、脑窍不通等为主要证候,并就颅脑水瘀证的立论依据、颅脑水瘀证的形成、证候学特征及诊断要点、治疗原则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治疗颅脑水瘀证、促进中风病早期康复的新药一脑窍通口服液,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通过此项研究,我们深刻体会到不论搞中医什么样的科研,必须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研究的正确方向。我们在对中风病早期康复的研究中,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深入研究其病理实质,从而发现了颅脑水瘀证是其病机关键所在,所以就为治疗提供了方向。经云:“遵守病机,无与众谋。”把握了本病的病机,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