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生活健康 老年健康 生活家居 健康美食 心理健康 美体瘦身 整形美容 急救知识 运动健身
专题推荐: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装修建材 家用电器 家庭药箱 外出旅游 局部减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疗功效 饮食知识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危机干预 >> 危机与危机干预方法

危机与危机干预方法


www.cnkang.com  2011-1-28  中华康网    
核心提示:危机与危机干预方法     --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     (一)危机的概念和类别:    ……

    --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
    (一)危机的概念和类别:

    1.危机是当人们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时产生的一种状态。这里的阻碍,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常规的解决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危机是一段时间的解体和混乱,在此期间可能有过多次失败的解决问题的尝试。
    2.危机是生活目标的阻碍所导致的,人们相信用常规的选择和行为无法克服这种阻碍。
    3. 危机之所以是危机,是因为个体知道自己无法对某种境遇作出反应。
    4.危机是一些个人的困难和境遇,这些困难和境遇使得人们无能为力,不能有意识地主宰自己的生活。
    5. 危机是一种解体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遭受重要生活目标的挫折,或其生活周期和应付刺激的方法受到严重的破坏。它指的是个人因这种破坏所产生的害怕、震惊、悲伤的感觉,而不是破坏本身。
    6. 危机的发展有四个不同的时期:
    (1)出现了一个关键的境遇,并分析一个人的正常应付机制是否能够满足这一境遇的需要;
    (2) 随着紧张和混乱程度的增加,逐渐超越了个人的应付能力;
    (3) 需要解决问题的额外资源(如咨询);
    (4) 可能需要转诊才能解决主要的人格解体问
    7. 危机: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及时缓解,否则危机会导致当事人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
    8. 危机的类别:发展性危机,情景性危机,存在性危机.
    (1)发展性危机:发展性危机是指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导致的异常反应。例如,迁居、升学、孩子出世等,都可以导致发展性危机。
    (2)境遇性危机:当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例如,交通意外、被强奸、突然的疾病和死亡都可以导致境遇性危机。
    (3)存在性危机: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
    (二)危机的特征和反应
    1.危机的特征: a危险与机遇并存. b 复杂的症状. c成长的机缘. d 缺乏万能的或快速的解决方法. 5.选择的必要性. 6.普遍性与特殊性.
    2.危机的反应: 危机反应,简而言之可分为认知、躯体、情感、行为表现和人际关系等五方面。危机通常给人带来焦虑、震惊、沮丧、担忧,有些会有悲伤、哀痛等反应
    3.时间限制: 一般而言,普通人无法忍受长期失衡状态和压力,他必会以不同方法及应变以使自己再度获得平衡状态。无数研究指出,一个人由危机出现到恢复平衡大概是六至八个星期时间。基于此,危机干预工作者应该把握此时限,以协助来访者度过难关。
    (三)危机的评估
    危机是包罗万象的、连续的和动态进展的,通过对求助者的应付能力、所遭受的个人威胁以及是否失去能动性的评估,能了解其过去和现在的危机状况,判断危机干预工作者所要采取的行动类型。

    1.评估的重要性: 确定危机的严重程度;确定求助者目前的情绪状态--求助者情绪能动性或无能动性的水平;确定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应付机制、支持系统或对求助者而言切实可行的其他资源;

    确定求助者致死的水平(对自我或他人的伤害危险性.

     2. 评估的主要方面
    (1)评价危机的严重程度(求助者的主观认识和工作人员的客观判断)
    (2)评估求助者目前的情绪状态(危机的持续时间和目前求助者的情绪承受程度或应付能力)
    (3)评估替代解决方法、应付机制、支持系统和其他资源(工作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有:求助者现在采取何种行动或选择能恢复到危机前的自状态?求助者真正采纳的 行动是什么?有哪些构、社会团休、职业或个人能给予其支持?谁愿意关心和帮助求助者?在求助者康复过程中有哪些经济、社交、职业和个人方面的障碍或问题?)
    二、危机干预
    (一)危机干预的概念
    危机干预是指采取某些措施来干预或改善危机情景,以防止伤害处于危机情景中的个人及其周围的人们。危机干预又称危机调停,是以急诊访问或劝导的形式,改善那些有自杀念头或正在实施自杀行为的人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各种条件,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世界上最早的自杀求助热线是1960年在美国洛杉矶出现的生命热线。其功能主要是通过电话对那些打算自杀的人在临死前进行情绪疏导,挽救生命。发达国家目前都设有“危机干预网络”,由危机干预热线和警方、消防队、急救中心、精神病院、社区组织等组成。一旦遇到自杀事件,这些人将采取统一的行动,最大程度挽救生命。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拟定,自2003年3月1日起,开通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提供的24小时“800”免费热线电话服务,且在网上进行有关自杀问题的义务咨询。
    (二)危机干预的内容

     1.一般分为两类:
    (1)有关社会生活中的危机干预,包括离家出走,抑郁状态和冲动行为,妇女遭受暴力,吸毒,酗酒以及自伤自杀等.
    (2)涉及精神医学临床的危机干预,包括必须紧急处置的精神科急症,如精神紊乱、意识障碍导致的各种行为危机和急性药物中毒等。
    (三)危机干预的目标:
    1.帮助来访者解决危机.
    2.恢复功能和平衡.
    3.重新掌握应变能力.
    (四)危机干预的原则:
    1.引导危机面临者及时、有效地接受帮助
    2.帮助危机面临者有所作为地对待危机事件
    3.向危机面临者提供必要的信息
    4.不要责备他人,以防止危机面临者责备他人,不去承担责任,采取消极回避的方式。
    三、危机干预六步法:
    定义问题、保证求助者的安全、提供支持、检查替代解决方法、做出计划、获得承诺。
    倾听:以投情、真诚、尊重、不偏不倚和关心的态度进行倾听、观察、理解和做出反应。包括: 定义问题、保证求助者的安全、 提供支持。
    ﹙一﹚定义问题:
    从求助者的立场出发探索和定义问题。使用积极倾听技术、包括使用开放式问题。既注意求助者的语言信息,也注意其非语言信息。

    行动:根据求助者的需要和可资利用的环境支持,采取非指导性的、合作的或指导性的干预方式。包括:检查替代解决方法、制订计划、获得承诺。
    ﹙二﹚保证求助者安全:

    评估对求助者躯体和心理安全的致死性、危险程度、失去能动性的情况或严重性。评估求助者的内部事件及围绕求助者的情景,如果必要的话,保证求助者知道代替冲动和自我毁灭行动的解决方法。
    (三)提供支持:

     让求助者认识到危机干预工作这是可靠的支持者。通过语言、声调和躯体语言向求助者表达,危机干预工作者是以关心的、积极的、接受的不偏不倚的和个人的态度来处理危机事件。
    (四)检查替代解决方法:

     帮助求助者探索他或他可以利用的解决方法。促使求助着积极地搜索可以获得的环境支持、可资利用的应付方式,发掘积极的思维方式。
    ﹙五﹚制订计划:

     帮助求助者做出现实的短期计划、包括发现另外的资源和提供应付方式,确定求助者理解的、自有的行动步骤。
    (六)得到承诺:

     帮助求助者向自己承诺采取确定的、积极的行动步骤,这些行动步骤必须是求助者自己的、从实现的角度看是可以完成的或是可以接受的。在结束危机干预前,危机干预工作者应该从求助者那里得到诚实、直接和适当的承诺。

     有成就的危机干预工作者的特征:1.生活经验. 2.专业技巧. 3.镇静. 4.精力. 5.创造性与灵活性. 6.快速的心理反应. 7.其他特征.
    四、自杀预防概说:
    (一) 现状:

     自杀率是一个国家人群心理卫生状况的重要参照指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12/10万就是高自杀率的国家,而中国目前的自杀率是23/10 万。在中国,据推算每年约有28.7 万人自杀死亡 、至少有200 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是第5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在15至34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自杀成为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第一死亡因素,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柳叶刀》是英国一家著名的医学杂志,去年11月30日刊登在此刊上的一篇由费立鹏、杨功焕等完成的《中国自杀的危险因素:一项全国性病例对照的心理解剖研究》一文,首次对中国自杀的特征进行了概括。文章把中国自杀者的特征概括为:84%生活在乡村;35%从来没有上过学;62%服用农药或鼠药死亡;55%有血缘关系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 63%有精神障碍;25%有过自杀未遂史;仅7%看过精神卫生专家。文章认为中国自杀死亡者的特征与西方国家有相当大的不同。

     在中国,自杀的危险因素相互之间有协同效应,抑郁程度高,有自杀未遂史,死亡当时急性应激强度大,生命质量低,慢性心理压力大,死前两天有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以及生活在一个家人或熟人曾有自杀行为的环境中,是中国主要的危险因素。文章指出,自杀的危险性随着暴露危险因素的数目增多而显著增加,暴露上述1个危险因素或不暴露危险因素的265例中没有一个死于自杀,而暴露上述2-3个危险因素者中30%、暴露上述6个或更多危险因素者中,有96%死于自杀。

     费立鹏博士这个在中国生活了18年之久的加拿大人,从生活习惯到思维方式,基本上被汉化了。尽管普通话依然带着浓浓的“外国腔”,但费立鹏的表述却相当“中国”。他说,预防自杀,就要在群开展自杀死亡的心理解剖研究,共调查了923例自杀和754例其他死亡案例,还收集了一万多个自杀未遂病例。

     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年自杀率为每10万人中23人。这是北京回龙观医院这份最新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

     首先,从个人角度看,大学生自杀是对生命的自我毁灭,是一个没有改正机会的错误。而一个已经成年、且饱受父母抚育之爱、深得国家培养之恩,并在自己历经十余年艰苦奋斗后,好不容易取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完全不懂珍惜、不思回报,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亲人带来的伤害、对学校形成的影响、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断然弃世而去,这不论是因为心理的原因还是因为社会的原因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是怎样一种邪恶的力量,把年轻的生命推向了黑暗的坟墓?我们又做错了什么,以及从今天开始,应该做些什么?请记住,当年轻的生命不在时,无论你在其身上寄予了多少美好的希望,他们也都将如暴风雨中被吹落的花朵,只能落地成泥土,不能再生为果实..因为死亡是生活的彻底毁灭!

[1] [2] 下一页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