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生活健康 老年健康 生活家居 健康美食 心理健康 美体瘦身 整形美容 急救知识 运动健身
专题推荐: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装修建材 家用电器 家庭药箱 外出旅游 局部减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疗功效 饮食知识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职场心理 >> 从启功讲书法中参悟管理

从启功讲书法中参悟管理


www.cnkang.com  2015-5-11  互联网    
核心提示:从启功讲书法中参悟管理 启功先生语:或问学书法读古人何种论书著作,答以有钱可买贴,有暇可看帖,有纸笔可临帖。欲撰文时,再看论书著作,文稿中始不忧贫乏耳。   启功先生语:拿笔在墙上把这……
  启功先生语:或问学书法读古人何种论书著作,答以有钱可买贴,有暇可看帖,有纸笔可临帖。欲撰文时,再看论书著作,文稿中始不忧贫乏耳。
  启功先生语:拿笔在墙上把这字纠正了,描粗了或改细了,这一篇假定有十个字,这里头可取的只有一两个字。过了几天,就偷偷地把这两个字撤下来了。过些天,又有满意的又贴上。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启功先生语:或问临帖不似奈何?告之曰:永不能似,且无人能似也。即有似处,亦只为略似、貌似、局部似,而非真似。
  汪中求参悟:管理学任何大师都是学不会的,只能是借鉴,可以完全学习到的是管理工具。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复制一个和过去的成功完全一样的企业,更多的可能是,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往往能够消灭更多的同行。现时流行的案例教学也是问题多多的,最显著的不足在于案例给出的条件是一定的,是经过裁剪的,而实际管理实践中,管理者所看到的事实是杂乱的,是不清楚主次的,需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而现在的案例都像小学生的算术,给的条件没有用上,答案肯定不对。因此,没有多少空间值得琢磨,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启功先生语:或问学书宜学何体,对以有法而无体。所谓无体,非谓不存在某家风格,乃谓无家某体之严格界限也。
  汪中求参悟:想想当今不少企业管理的培训师,动辄自己多么牛,不让人觉得好笑么?真正的成功了的伟大的企业家是不会以管理培训为业的,也不会有精力从事于此;活跃在培训界的即使很出名的大腕,也不太可能是多么了不起的企业家。培训师的存在是因为他们有精力集中于某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的研究,并且能有效地传授与人。仅此而已。
  汪中求参悟:学习企业管理理论,也应该说不存在根本的流派和门户,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就是非管理学的许多原理也是相通的。比如营销管理,科特勒的《营销管理》还是值得遵循的,即使其“4P”理论也并非过时了,后面一些人提出的“4S”等,不过是表述角度的不同。更有很多所谓新理论,不过是一种精彩的忽悠。
  启功先生语:如果说一个书法家,自称我的书法是最高的艺术,我觉得这样对他自己并没有什么抬高的作用,而使人觉得这个人太浅了。
  启功先生语:古代少数民族用的写字的工具,就是一个竹子签,竹子棍,拿刀削成一个斜坡,成为鸭嘴型,中间拿刀劈开一个缝儿,它就吸取墨,用人的头发捆成那么一撮,给它剪齐了,搁在一个罐里头,把竹笔往里头那么一插,然后提出来就写。欧阳修的母亲拿一个荻子棍,在土上画字,教给欧阳修认字,那也是硬笔书法。
  汪中求参悟:现代的专家学者其实并没有多少创新,至少在思想层面是这样的。我曾在一篇书序上说:“说到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古代的确没有专业的著作,但我作出的解释是:中国过去的读书人,读得好的,大多做官,就是国家的管理者,他们用不着做专门著作来说事,自己做就是了,最多把感想和总结对学生们说说,或者在自己的笔记里留下点记忆。尤其中国古代的杰出者往往既是管理者又是思想家,对国家的治理、对治国的政治,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至于经济便认为是小儿科的玩意儿,重点把人弄明白,特别把团队搞清楚,一切都好办,没有今天西方管理学者想象的那么麻烦。”我的理解是,今天的聪明人,更多的所谓创新,应该主要在方法及其应用层面。
  汪中求参悟:企业管理永远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参悟、不断进步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别人根本帮不了你,自己勤学、勤思是不二法则。管理书,可以看,但如果有个标杆企业,能够就近就便学习就再好不过。同行或同专业的人士一起切磋,也是极好的学习办法。企业管理还有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渠道,就是向客户、向消费者学习,横下心来,努力向终端求教是最有效的。丰田英二说的一些话,学习越多就越能理解:对顾客没有价值的功能,都属于浪费;不要站在自己的工程师角度考虑“顾客需求”;品质标准要通过了解顾客需求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变化来作改革突破;产品并非越多越好,只有首先做好才是真正满足客户;增加做不好的品种,反而是对顾客的伤害。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