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保健 | 潮男 | 心理 | 疾病 | 品味 | 运动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医学 | 药学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娱乐
话题关注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科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科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您的位置:中华康网 > 家居 > 家居信息 > 评论:谁动了保障房资金的“奶酪”?

评论:谁动了保障房资金的“奶酪”?


http://www.cnkang.com  2010-11-23  互联网
点击:

  11月17日,审计署发布19省市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审计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各地政府加了廉租住房保障投入,保障房建设正在快速开展。但建设资金不到位、套取挪用资金、保障房没有保对人、房屋质量堪忧等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地区还存在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犯罪现象——

  住房保障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涉及广中低收入家庭的切身利益。2007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住房保障力度,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住房保障的覆盖面快速扩。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住房保障政策落实情况怎样,政府住房保障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怎样?符合条件的家庭什么时候才能踏踏实实地住上保障房?

  带着这些中央重视、也是百姓关心的问题,审计署针对政府投资的廉租住房和棚户区改造情况在北京、天津、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和甘肃19省市展开了连续两年的审计调查。

  巨额资金是否到位,是否用对

  资金问题一直是保障房建设的瓶颈之一。根据全国人常委会的报告,截至今年8月底,中央财政年初安排的692亿元(含去年结转的50亿元)和追加安排的100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已全部下达。

  但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情况似乎不甚理想。尽管审计结果显示,2007年至2009年的三年间,19省市共筹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1038.8亿元,获得棚户区改造中央补助资金54.43亿元,但与中央有关规定仍有距离。

  按规定,各地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审计署此次在19省市重点调查了32城市,其中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22城市提取比例未达要求。2007年至2009年,这些城市共计少提取146.23亿元。

  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有关负责人分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土地出让净收益基数较,以前年度提取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加上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已可以满足一定时期内的廉租住房保障需求,因而自行降低了提取比例;二是一些城市对土地出让净收益尚未做出准确核算,致使未提或少提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无论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打折扣”、部分不法分子“钻空子”的现象,影响了保障房建设的全力推进。

  在重点调查的32城市中,审计部门发现,有6城市和4县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用于回购经济适用房和工作经费等支出,共计15231.3万元;有6城市的34项目利用虚假申报材料等,套取新建廉租住房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6129万元。

  此外,审计调查还发现并向有关部门移送违法犯罪案件线索1起,有关部门正在依法立案查处中。目前,已有1名副厅级和1名正处级干部被依法逮捕,同时均被开除党籍和公职;1名正处级干部被行政撤职和留党察看2年;涉案的民营开发商1人被依法逮捕、1人被取保候审。

  保障房有没有保对人、保到人

  好政策必须用好用对,才能产生好效果。从“几百平方米经适房”到“开宝马住经适房”,再到“六连号事件”,经济适用房的种种怪象已经凸显出住房保障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之间存在巨偏差。

  此次审计署重点调查的32城市中也发现部分不规范现象——有18城市向2132户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13.12万元、分配廉租住房533套;抽查22城市的廉租住房保障家庭中,有1.32万户未将租赁补贴按规定用于改善住房条件,而是用于家庭其他消费,使租赁补贴变成了“生活补贴”。

  “此次审计中发现不符合条件的家庭享受廉租住房补贴、住上廉租房的情况,一方面暴露出有关部门对保障对象的审核和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人口变动、财产收入等信息尚未实现共享,相关部门未准确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的问题;一些地方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标准偏低也是重要原因。”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多数保障对象居住在老城区,靠租赁补贴和廉租住房保障家庭自身的经济能力难以租到合适的住房。

  配套设施不完善、地址偏远、交通不便,甚至外墙渗水、墙面脱落……一些地区的保障房规划建设还存在应付了事,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让保障房政策“变了味”。

  此次审计发现,南京等13城市的一些地方存在廉租住房配租困难、房源闲置的问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已入住家庭退房的情况。昆明等13城市投入12.6亿元新建、收购或装修的廉租住房项目,还发现存在执行招投标或政府采购有关规定不严格的问题。

  调查还发现,由于缺乏有效措施和明确规定,一些地方廉租住房入住后出现了租金、物业费收取难和不符合条件住户退出难等问题。种种问题的暴露,对住房保障制度的推进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必须加快健全甄别、遴选、资格审核和退出机制,同时加保障房建设的力度,扩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方能确保住房保障制度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保障房建设,审计能否常态化

  此次审计在19省市展开,重点调查32城市,暴露出的问题在其他地区也普遍存在。可以想见,如果从全国范围观察,存在问题的资金金额和人员数目或许更为触目。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加强审计监督,促进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和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进度,维护广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切身利益,非常必要。

  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520万套,占年度计划580万套的90%。这一建设规模远于往年,并将在今后几年持续。今年6月,住建部等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做好住房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快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住房保障政策的推出,是一渐进的过程,各项住房保障政策执行要完全到位也需要一过程,住房保障体制制度本身也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审计更多地关注政策执行不到位和体制、制度缺陷,希望从根本上推动有关部门和地方加以改进和完善,让住房保障政策真正惠及百姓。

  据了解,此次审计调查效果明显。针对审计发现的政策执行不到位和体制、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高度重视,于今年上半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廉租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进行规范。各地整改也取得明显成效,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问题的整改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今后,这样的审计能否实现常态化?能否实现保障房建到哪里,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当然,仅仅依靠审计监督还不够,有专家建议,结合政务公开,各地政府应将保障房规划、建设、管理的全流程交给群众监督,确保公开、公正、透明,将好事办好、办实。

  就在本月上旬,基本住房保障法面向各方征求意见。引人注目的是,其中明确提出,政府保障不力,将被问责。住房保障法的加速出台,将从法律层面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托底。人们迫切希望,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完善和法律法规的出台能够切实推动各地保障房建设的实际进程,希望百姓的安居梦早日实现。(记者 颜维琦)

网站简介 | 广告合作 | 发布优势 | 招聘服务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C) 2003-2008 CNKANG.COM INC ◎ 中华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信息备案:京ICP备06058460号
中华康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6480759  技术支持:北京嘉瑞恒通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法律顾问: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