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心型肺癌:症状出现早,X线早诊有困难;
(1)直接征象:
肺门肿块和支气管狭窄或梗阻 单侧肺门影密度增高 平片—单侧肺门阴影增大
单侧肺门肿块(分叶状、结节状、不规则状) 肺门密度→肺门影增大→肺门肿凸
体层摄影→腔内息肉样充盈缺损
支气管造影→管腔狭窄(环状、鼠尾状、杯口状)
(2)间接征象:
A、阻塞性肺气肿:较早期变化,不全性、活辨性、呼气性肺梗阻—肺气肿;
深呼时:一叶或一侧肺,也可某肺段肺透明度↑;
一侧性者有纵膈摆动—呼:患侧透↑,纵膈向健侧移
吸:两肺透明度一致,纵膈复原;
B、阻塞性肺炎:实变区内看不到支气管充气征,短时内于同一部位反复出现肺炎,吸收缓慢,且不完全,(一次比一次范围扩大,吸收时间延长)。
C、阻塞性肺不张:
横行“S”状征:肺门肿块+右上肺不张
高脚杯征:侧位:肺门肿块+右中肺不张
上(下)三角征:正位:右上(下)肺不张
半月征:正位:左上肺不张,左下肺代偿气肿
心后三角征:正位:左下肺不张
双翼征:侧位:右中、下肺不张
2.周围型肺癌:临床症状少,X线保早期发现症状;
A、早期病灶:小片状浸润影或密度较淡之球形病灶(直径<2cm)。
B、典型表现:肺内孤立肿块,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增高,均匀之肿块影;
边缘:分叶或脐样切迹(约占1/3),毛刺边(腺癌多见约1/3)胸膜凹陷征(呈V形),以肺泡癌症多见,或胸膜尾征(尾巴征、兔耳征);
小泡征:肿块内有1-3mm之小透明区,见于某此肺
泡癌;
空洞:占肺Ca7.6%,多为鳞Ca,偏心空洞,单个较
大,壁厚,内壁凹凸不平,多无液平;
钙化:罕见,占1%左右,肿块中小斑点状,腺Ca多;
生长速度:1-2cm时生长缓慢,平均倍增时间78-88天,(<30天或>16个月者恶性可能小,<10天者为炎症)。
3.弥漫型肺泡癌:2-5%,两肺弥漫分布(以两中下肺为主),结节状、粟粒状,大小不等之阴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临床50%有大量泡沫痰,5%血性胸水。
4.特殊类型:
肺上沟癌(Pancons病):发生于肺尖,又称肺尖瘤,常有肋骨破坏,侵及臂丛→肩臂麻痹;侵犯交感N→Horner’s综合征(眼睑下垂、瞳孔小、眼球凹);
纵膈型肺癌→以未分化小细胞Ca为多见,临床上常出现上腔V压迫征;
发生于上肺之癌肿,早期向纵膈生长或早期侵犯纵膈淋巴,转移之淋巴结与原发灶相结合,紧贴于纵膈上,极似纵膈肿瘤,易误诊。
X线透视观察膈肌运动情况,有助于判断膈神经是否被癌肿侵犯。标准断层摄片可显示中央型肺癌支气管阻塞情况,区别肿瘤与炎变的影像,清楚地显示肺癌块影和分叶状形态,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以及显示块影内有无钙化病变。近年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已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这种检查方法能显示薄层横断面三维结构图像,避免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影像互相重叠,对早期发现一般X线检查隐蔽区域(如肺尖、膈上、脊柱旁、靠近胸壁胸膜,心脏后方,纵隔等处)的肺癌病变,明确纵隔淋巴结是否增大等,很有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