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疾病 男科疾病 泌尿外科 妇科 产科 不孕不育 儿科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科 耳鼻喉 皮肤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分泌性中耳炎 >> 成人分泌性中耳

成人分泌性中耳


www.cnkang.com  2011-4-27  互联网    
核心提示:成人分泌性中耳 成人分泌性中耳炎2例报告 成人分泌性中耳是以中耳积液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临床症状多以听力下降和耳闷塞感为主,耳鸣一般不重。但有的分泌性中耳炎……

成人分泌性中耳炎2例报告 成人分泌性中耳是以中耳积液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临床症状多以听力下降和耳闷塞感为主,耳鸣一般不重。但有的分泌性中耳炎病人以耳鸣为主诉,特别是同时患有神经衰弱者,可能误诊为神经性耳鸣耳聋。笔者近年来遇有7例,先总结报告如下。1 成人分泌性中耳病例介绍病例1,男,37岁,患者有神经衰弱病史,1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右耳鸣,呈间断性,无明显听力下降。半月前于外院行电测听检查,结果显示听阈基本正常,语频平均骨气导差距约为8.3dB,诊断为神经性耳鸣,给予扩张血管、营养神 作者单位:1255200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2山东淄博卫校 经等药物静脉输液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检查见:右鼓膜完整,浑浊,呈毛玻璃样,内陷,活动度差,光锥消失。声阻抗测试:右耳“B”型鼓室压图,行鼓膜穿刺有淡黄色较粘稠的液体抽出。给予阿莫西林、氯麻液、吉诺通等药物治疗并辅以咽鼓管通气和鼓膜按摩等理疗,1周后患者耳鸣基本消失。

仔细观察鼓膜是减少误诊的重要步骤。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体征如液平线和气泡影等一般较少见,此乃因患者就诊时积液已充满鼓室、甚至鼓窦和乳突气房所致。鼓膜多表现为内陷或外凸,以及色泽的改变。早期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周边有放射状扩张的血管纹。紧张部或全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方移位; 锤骨短突明显外突。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的色泽,呈红、黄或琥珀色,慢性者呈乳白色,甚至灰蓝色,不透明,如毛玻璃状;鼓膜紧张部有扩张的微血管。随着鼓室积液增多,紧张部向外隆凸,鼓膜的活动度受限;晚期鼓膜萎缩变薄、松弛,可极度内陷,出现粘连。而神经性耳鸣的患者鼓膜多无特异性改变。有经验者亦可在不具备声导抗仪的条件下,根据病史及鼓膜表现作出初步诊断。

病例2,男,52岁,双耳持续性耳鸣,间断性加重10余天,伴听力下降和轻微耳闷塞感,无明确感冒史,行电测听检查,结果是双耳听力图呈水平型混合性聋,平均语频听力为35dB,骨气导差距平均为10dB,以低频相差较大,为15dB;声阻抗测试显示双耳“C”型鼓室压图。初步诊断为神经性耳鸣耳聋,给予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等药物静脉输液治疗和高压氧治疗,经两天治疗后,耳鸣耳聋无改善,耳闷塞感加重,并出现耳痛。检查见双耳鼓膜明显内陷,呈琥珀色,光锥弥散,活动度差。经咽鼓管通气,患者感耳闷塞感明显好转,耳痛减轻。予阿莫西林、强的松、氯麻液和吉诺通等药物治疗,并辅以咽鼓管通气和鼓膜按摩等治疗,10天后,耳闷塞感和耳鸣消失,复查电测听示双耳听阈基本正常。

综合分析电测听检查和声导抗测试的结果对本病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分泌性中耳炎的电测听检查一般表现为轻、中度的传导性聋或神经性聋,听力损失以低频为主;少数病人听阈无明显改变。在本组病例中,一个患者听阈基本正常,但其低频骨气导之间亦有一定的差距。故对于传导性或混合性聋,特别是低频骨气导之间有较明显差距,应常规行声导抗测试,因为声导抗测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有其他任何检查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对判断咽鼓管是否通畅、鼓室腔是否有积液、有无粘膜粘连及听骨链活动度等有着极其重要的诊断价值。据汪吉宝 [2] 对拟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的182耳声导抗测试的统计结果,平坦型(B型)鼓室压图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其诊断符合率为88%;高负压型(C型)示咽鼓管功能不良,其中约有45%有鼓室积液。

2 成人分泌性中耳讨论症状不典型,病史询问不详细是以耳鸣为主诉的分泌性中耳炎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为听力下降、耳痛和耳闷塞感,耳鸣一般不重。其耳鸣一般为间歇性,如“劈啪”声,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而原有感音神经性或其他类型耳鸣的患者,当因中耳积液出现传导性听力损失时,由于堵耳效应以及环境噪声减低使正常掩蔽效应减小,可使耳鸣被发现或加剧 [1] 。神经衰弱患者,夜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时,对耳鸣更加敏感,因此常常忽略了听力下降等症状。尤其是慢性起病的分泌性中耳炎,耳痛和耳闷塞感等症状不明显,耳鸣和听力下降成为患者的主诉。故对于主诉耳鸣的患者应详细询问耳鸣的性质,对于低音调、间断性者,应疑及本病,并进行相应的检查。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