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幼小衔接 >> 探讨适宜的幼小衔接教育

探讨适宜的幼小衔接教育


www.cnkang.com  2011-2-13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辑:秀芳 [我来说两句]     
核心提示:探讨适宜的幼小衔接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降低幼小衔接的坡度,减轻儿童入小学初的身心压力,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 德国的哈克教授研究指出,幼小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关系人、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社会结构、期望水平、学习环境六个断层。这六个断层与孩子生活的社区、家庭、学校息息相关的。为此,我园与社区小学联手,探寻幼小过渡阶段幼儿的适宜性教育。

  一、反思大多数幼儿园的入学前教育,找到幼小衔接工作的切入点。

  幼儿园在大班后期都会对孩子进行相应的入学前教育,其教育目的、内容可是幼儿园教师精心挑选的;但孩子入学后,家长、小学教师无一不反映出这样那样的不满意,致使幼儿园教师左右为难。

  为什么幼儿园教师做的是无用功?首先我们要反思我们的幼小衔接工作存在了哪些问题。通过幼儿园大班教师、小学一年级教师的研讨,对比国内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成果,我们总结出幼儿衔接工作的不足:1、单向性。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无论是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而小学却无动于衷,不主动与幼儿园接触,也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身心特点,形成衔接工作的单向性。2、片面性。重知识轻能力培养,关注儿童生理健康忽视儿童心理健康。3、突击性。为应对小学的入学摸底面试,幼儿园不得不在大班对幼儿进行相应的突击训练。4、表面性。幼儿园只在课桌的摆放形式、课时的延长、游戏减少等形式上向小学靠拢,或组织幼儿参观一下小学等,对幼儿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制力等素质的培养常常忽视。5、盲目超前性。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致使幼儿入学后感到学习很轻松,形成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不良学习态度。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储备知识”用完,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

  这些不足,究其实质就在于幼儿园与小学的相互了解不够。与小学建立合作共育的联系,通过研讨活动,相互交流,增进了解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必要途径。

  二、深入小学教师与小学生家长,探讨适宜的教育目标。

  经常有小学教师埋怨学生在幼儿园没学好,埋怨幼儿园教师没教好,而幼儿园老师也是一肚子冤屈:该教的教了,该学的学了,为什么就达不到小学的要求呢?

  在中国,后一级学校教师埋怨前一级学校教师没教好是常见的事,难道两级学校的教育真的就这么脱节吗?为此,我们分别设计了幼儿园教师、小学一年级教师、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问卷,对孩子的时间观念、纪律观念、独立性、自理能力、书写习惯、集体观念等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孩子的表现,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的评价相近,部分孩子小学教师的评价还略优于幼儿园教师,可见,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小学教师是认可的。

  那么,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合格幼儿园“毕业生”是什么样的?为此,西大君武小学科研室设计了小学教师问卷,对孩子幼儿园毕业后应具备的品质、自理能力、学科技能等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课题组制订了《初入学儿童的基本要求》,从品质、自理能力、思维能力、学科技能(语文、数学、英语、艺术等)等方面列出具体要求,并将此要求作为学前班、大班的培养目标,在幼儿园展开相应的教育。

  三、给予家长专业化的援助,家园合作,增强教育效果。

  目前许多小学都设有入学前考试,对报名孩子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进行测查筛选,导致家长们根据测试内容对孩子开展突击强化培训,个别孩子的不好表现还引发家长与幼儿园、与幼儿园教师的尖锐矛盾,甚至会全盘否定了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的误解来源于不了解,对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学到了什么,有哪些进步,自家孩子的优势与缺点在哪里均缺乏应有的了解,以致无法原谅孩子的一时失误。

  据此,我们一方面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每个主题开展前设计相应主题的《家长作业》,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使家长了解这一主题活动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将《初入学儿童的基本要求》通过在家园栏、班级网页上公布,让准备入学的孩子家长了解小学的基本要求,并对照此要求督促孩子的在园与在家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减轻孩子幼小衔接的心理负担。

  在对即将升小学的孩子描述小学生活时,他们是满脸的向往、满怀的憧憬,但让他们谈谈心中的小学时,与实际却是相差甚远的,孩子想象中的小学生生活与实际也存在脱节,这对他们入小学初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的不适应。

  即将升小学的孩子在心理上对入学有了相应的准备,对小学并不感到惧怕,相反都充满向往,对小学生哥哥、姐姐更是崇拜。孩子的这一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入学前教育的有利因素。据此,我们与社区小学联系,带领孩子走进小学,参观感受小学生肃穆的升旗仪式、安静的课堂秩序、整洁的作业本等,让孩子体会到自己与小学的差距,在心里产生“我要再能干些才能做小学生”的压力。我们还邀请小学生入园与孩子交流,告诉孩子上课不能乱走动、举手发言要规范、自己的物品要收拾好等等,孩子们在自己崇拜的小学生面前听得尤为专心、认真,效果事半功倍。

  幼小衔接将作为我园大班的一个传承课题,在新《纲要》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将不断完善我园的幼小衔接研究成果,使幼儿园毕业的孩子能轻松地步入小学学堂,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编辑:秀芳

[我来说两句]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