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胎教 >> 理性认识科学胎教

理性认识科学胎教


www.cnkang.com  2011-7-25  新浪母婴频道    
核心提示:理性认识科学胎教   近20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如美、日、法、俄等国家的产科医师,在研究胎儿医学的基础上,使用B超、胎儿镜、脑电图等先进科学仪器的检查,证实怀孕24周……

  近20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如美、日、法、俄等国家的产科医师,在研究胎儿医学的基础上,使用B超、胎儿镜、脑电图等先进科学仪器的检查,证实怀孕24周后的胎儿有听觉功能,并用实验的方法发现出生后的婴儿,对宫内曾经听惯的音乐有记忆的表现。例如,早在1985年,英国最高的科技专业期刊——《英国妇产科学杂志》92卷第777~779页,就发表了一篇《胎儿能听到声音和学习吗?》的医学综述。该文章通过回顾三十多篇发表过的相关医学实验报告,证实了怀孕24周后的胎儿确实能听到传入宫内的各种声音,并且在出生后对在宫内多次听到的音乐有再认的表现。

  其实在我国,胎教这一名词早已不是古代或国外某些人认为的是对胎儿的“教育”。 国家科委“八五”攻关 “胎教”科研课题的主持人刘泽伦,通过与北大医院、人民医院的产科和B超室的教授合作,从子宫内收录外界传入的音乐、机器噪声,同时记录胎儿的胎动、胎心率和呼吸相应的变化,有力地证明了胎儿不仅能听到声音,而且对舒缓轻柔的音乐有安逸的表现,对噪声则表现出躁动不安。出生后的婴儿听到原先在子宫内听惯了的音乐时,会停止哭泣而转为安详地入睡或进入安静状态。北京医科大学刘斌教授,也认为“从第6个月起,胎儿就能够聆听着世界。能感受刺激,做出反应,并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甚至能记忆学习。胎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世界医学结合大脑神经元和网络发生、发展相关的科学研究,进一步确认给6个月以后的胎儿适宜的声音刺激,能诱导听觉神经通路的和大脑听觉中枢的锥体细胞增长更多的树突,更有利于建立更加丰富的大脑网络,给出生后的智力开发奠定一个良好的大脑神经网络的物质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在1991年出版的、由刘泽伦编著的《胎教的实用与科研》一书中,和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由刘泽伦编著的《胎儿大脑促进方案》一书中,都强调胎教决不是对胎儿的教育。因为胎儿没有接受教育的条件,在宫内胎儿没有形成条件反射的基础。

  所以“胎教”的科学本质和内涵,是从合理的膳食营养与丰富适宜的环境,对胎儿大脑的正常生长发育给予维护和促进,以便大脑网络构建得更丰富。

  回顾科学胎教,我国医学界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从南到北就有许多医科大学的基础医学教授和产科临床主任医师,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获得了不少肯定结果与优生效果。

  例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宋伟炳教授、贾晓芳主任医师,在1985年就对胎教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证实:在听觉功能和脑干听觉通路上,进行音乐促进的婴幼儿的神经功能发育,优于未接受过这种刺激的婴幼儿。其后在1988年1月9日《北京科技报》4版上,发表了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郎景和教授的《“胎教”大有可为》的文章等。

  科学的胎教理念,特别是刘泽伦的“胎教不是教育,而是从营养和环境两方面,维护和促进胎儿大脑生长发育”的科学胎教理念,十多年来已被许多产科医生和普通家庭所接受。并且,在科学的胎教理论指导下,出生了许多体格健壮、智力超常的孩子。例如2004年9月17日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中播出的“科学面对胎教”里的翟逸清、马诺然两个智力超常儿,就是这些为数众多的胎教儿中的普通代表。

  文/刘泽伦(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胎教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