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如何对待宝宝的“多动症”

如何对待宝宝的“多动症”


www.cnkang.com  2012-3-31  新浪母婴频道    
核心提示:如何对待宝宝的“多动症”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旦宝宝淘气、不听话,又不愿意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家长就会怀疑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于是时时处处管着孩子、限制他的活动,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旦宝宝淘气、不听话,又不愿意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家长就会怀疑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于是时时处处管着孩子、限制他的活动,但往往适得其反:孩子更加不听话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育儿专家冯国强:“多动症”和“多动”的孩子在本质上是有差别的,孩子先天的气质不同,有的孩子活动量大,他就是精力旺盛,可能表现的动作非常多,我们不能简单的因为他动作多就判断他是多动症。“多动症”本身是一个医学的名词,是一个明确的疾病。为什么会产生多动症呢?我们说主要的原因一个是先天的脑子轻微的损伤比如说在胎儿时期因为各种原因受过脑损伤,生后的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重症的黄疸影响到大脑的话都可能会影响到以后孩子会不会去得多动症。再有就是在早期教养的时候家长的教育方法或者是教养环境不当,比如说过渡的保护、过度的溺爱或者望子成龙给孩子施加了过多的压力都可能造成心理行为的问题。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好动并不等于多动症,不是所有好动的孩子都患有多动症。

  育儿专家冯国强:“多动症”从本质上来讲是孩子的一种心理行为的障碍。它有几个明显的特点和“多动”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一、多动的孩子动作本身是协调的,它只不过是动的多;“多动症”的孩子特点是没有目的的多动,你表面上看他动作很多但是他不协调。二、“多动症”的孩子基本上伴有“注意”的障碍。我们知道“注意”包含有两项,一个是有意的注意是受自己主观意识控制的;一个是无意的注意就是外界刺激造成的马上注意。“多动症”的孩子主动注意的能力比较差相反无意注意的能力比较亢进,所以他很难专著一项事情。三、“多动症”的孩子往往具有冲动性,很难控制自己,往往会有干扰、破坏别人的冲动

  在医学上:“多动症”称为“注意缺陷症”。那么家长怎样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呢?这里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方法——康纳氏量表,可供家长参考。

  这里有10个项目,家长可以根据每个项目进行评分。如果“无”,记0分;“只一点”记1分;“多”,记2分;“很多”,记3分。10个项目分别为:(1)活动过多。一刻不停。(2)兴奋激动,容易冲动。(3)易打扰其他孩子。(4)做事有头无尾。(5)常坐立不安。(6)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分心。(7)有要求就必须立即满足,否则,容易灰心。(8)经常哭泣,大声叫喊。(9)情绪不稳,变化迅速。(10)容易发怒,常出现意想不到的行为。

  把各项分数累加,若总分为15分,或超过15分,您的孩子就可能有多动症。而且分数越高,可能性越大。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请儿童心理医师作进一步诊断。

  育儿专家冯国强:小婴儿很少能明确诊断“多动症”,应为孩子从不能控制自己到控制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但是小的时候坑能会有一些苗头,比如一、两个月的小孩儿哭闹的时候哄一哄就好了,但是有多动症倾向的孩子就很难。再大的时候包括动作不协调、动作发展的不均衡等等都有一些倾向,但是要明确的诊断“多动症”还要有医生的帮助。

  但是家长还有一个担心,由于孩子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还可能成为日后学习很吃力的“低能儿”。

  育儿专家冯国强:“多动症”的孩子一般都没有智力障碍他跟低能的或者说智力低下孩子有明显的不同,多动症的孩子会在某以其表现很好智力水平很高或者学东西很快,但有的时候有很差,我们说他的学习的能力或者说智力的发展是大起大落的,而低能的孩子是怎么努力都是比较差的。在日常生活上,过分好动的孩子会给人一种“很烦”的感觉,所以,父母经常会采用强行管束的方式,强迫孩子听话或者守规矩。这种方法并不科学。

  育儿专家冯国强:无论是孩子有多动的倾向还是真正的已经得了多动症,对家长来说都是有所作为的,因为大多数的孩子经过良好的治疗都可以得到康复。治疗一般的来讲可以配合药物治疗,4、5岁以下的小孩子我们能不用就不用。最多的还是要靠家长进行行为的治疗。

  其实,每个孩子的好动程度和兴趣,可能随着年龄而不相同,因此,父母不必因孩子过于好动而过早忧虑。对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老师、家长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对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多动症的孩子不能过多斥责、打骂,或用其它听话的孩子做榜样,而应该以鼓励教育为主,采取“行为疗法”。首先,在孩子能相对保持安静的时候,要给以表扬、鼓励,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激发孩子内在的上进心;其次对多动症的孩子应进行个别化教育,采取动静结合的方法,给孩子创造机会好好玩,引导他从事正常的活动。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