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家庭教育 >> 今天学了什么

今天学了什么


www.cnkang.com  2012-6-5  《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    
核心提示:今天学了什么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   妈妈:“你回来了?”   孩子:“我回来了。”   妈妈:“今天在幼儿园都做了些什么?”   孩子:“没做什么。……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

  妈妈:“你回来了?”

  孩子:“我回来了。”

  妈妈:“今天在幼儿园都做了些什么?”

  孩子:“没做什么。”

  妈妈:“吃什么点心?”

  孩子:“忘记了。”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

  妈:“嗯!宝贝,让妈妈看看!(专注地看了孩子一会儿)今天在幼儿园一定玩得很快乐吧。”

  子:“对呀!我和小约翰一起玩搭积木,我们搭了一座城堡,还搭了一座动物园,把许多玩具关进去当动物,很好玩哦……”

  妈:“哇!听起来真的很好玩,可惜我没有玩到。”

  子:“没关系!下次我教你怎么玩。”

  中美两个例子都是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妈妈的动机同样是想要了解孩子今天过得好不好,做了些什么事,玩得快乐不快乐,但是结果却相去甚远。

  通常情况下,国内的一些父母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上面,而国外的很多父母则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与伙伴的交往。前者的关心本来是无可厚非的,那是父母爱孩子的一种自然流露,但是其结果却可能会让孩子受其影响而对生活和学习过程有更多的关注,而却忽视了情绪情感的变化、兴趣爱好、成功感的建立等。而后者的问话,提问内容具体,能够引起孩子的说话兴趣,孩子知道从何而答。孩子有话可说,讲述的欲望自然就会大大增加。孩子讲述的越多,就越有助于父母对孩子一天的学习情况、活动情况有更多的了解。这样的问话,还能激发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孩子在表达的过程中,有时还会附带上他自己的见解,这会让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这样的问话还激发了孩子对幼儿园快乐生活的回忆,从而对第二天的幼儿园生活产生期待和向往。

  中美父母之所以会有这样两种相差甚远的问话,当然并不完全是因为问话技巧的不同,其中也包括长久累积下来的沟通模式:亲子(即双亲与孩子)关系的亲密度,孩子说话的意愿以及在幼儿园的感受等因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问话的技巧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父母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学习一些与孩子说话的技巧与方法,以便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

  1要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的世界,和他融成一体。因此父母是否拥有或试图拥有一颗如同孩童般的心是非常重要的。

  2要注意孩子说话时的反应与态度。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忙碌,能真正坐下来和孩子交流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在和孩子说话时,他们常常会急着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因此他们往往没有时间和耐心仔细地听孩子把话讲完,也忽略了孩子的反应。但是和孩子说话时,如果不了解他们的想法及立场,孩子就会感觉到与父母沟通令他不舒服。长此以往,孩子自然而然会避免与父母的交流和接触,凡事不愿意向父母透露,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就会越来越深。

  3是要体会孩子的内心感受。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

宠物分离时,他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很长时间。假如这个时候孩子向父母哭诉,父母却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你真没用、还敢哭……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根本就不能体会他的感受。如果父母换一种方式,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他的心情,适时地给他以安抚,让他感受到亲情的慰藉,效果就会好得多。

  父母在向孩子提问的时候,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提问最好用开放性的语言,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要用“是不是”这类封闭性的语言。因为封闭性的提问会导致孩子的回答总是“是”或者“不是”等,容易造成孩子思维的惰性。而问“为什么”,会让孩子通过积极的思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开阔孩子的思维,同时也有助于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另外,这样的提问还有助于提高孩子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考了100分!

  面对孩子考了100分的中国妈妈

  地点:中国某个城市

  孩子边往家跑边喊:“妈妈,妈妈,我这次考了100分!”

  妈妈说:“这次考了100分,不等于永远考100分。你可不要骄傲!骄傲了,下一次肯定要退步。”

  妈妈的话可谓语重心长。

  面对孩子考了100分的美国妈妈

  地点:美国

  孩子边往家跑边喊:“妈妈,妈妈,我这次考了100分!”

  妈妈赞扬说:“很好。孩子你真棒!”

  在国内,很多父母总是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总是努力地在孩子身上寻找缺点,并及时指出,加以教育。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优点是不用指出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改正缺点,只有把缺点都改掉了,孩子自然会越来越优秀。

  而在西方国家,大多数父母更看重的是孩子的优点,对孩子的缺点反而视而不见,所以他们从来不吝啬对孩子的夸奖。他们把孩子的每一个成功都看作是孩子才能的发挥,哪怕孩子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小事,父母都会给予由衷的夸奖和赞扬。

  国内的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重在贬低,而西方的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却重在褒奖。

  在当今世界,西方人往往强悍外向,在许多领域领导于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得益于以夸奖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而东方人保守退让,难道这与我们的这种重在贬低的教育理念就没有一点关系吗?倒数第一不要紧

  语文试卷发到面前时,明明大咽了一口口水,让自己平静了几秒钟后,才敢把试卷翻开看。啊!65分,真的死定了,全班最低啊。回家怎么跟爸妈讲呢?一路上,明明的脑子快速转动,就是想不出对策。那天虽说万里晴空,艳阳高照,可明明的心里却是一片阴云密布,有种暴风雨快要来临的感觉。

  果然不出明明所料,妈妈在看到他分数的瞬间,刚刚还缓和的神情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而爸爸看到妈妈阴沉的脸,过来瞄了一眼试卷上的分数就解下皮带对着明明抽起来。吃饭时,爸妈严厉的目光一直盯着明明的脸,紧张的空气像是凝结了似的,吓得明明都不敢吃饭,不知道接下来父母还会对自己怎样。

  一个7岁的美国小男孩因为没有做完作业,老师给了他一个C,并且全班只有他一个人得的是C,别人得的都是A或者B。

  放学以后回到家中,这个小男孩垂头丧气地对父母说,自己这次得了全班倒数第一。

  父母并没有责怪他,父亲打趣道:“儿子,你是个男子汉,这点小挫折算什么,来,告诉爸爸,到底是怎么回事。”

  “爸爸,是我当时只顾贪玩,没有好好做。”

  “哦,是这样的,那我们现在来重新做一遍吧。爸爸相信你,这次一定可以做得很好的。”

  “是,爸爸。”儿子的语气里充满了信心。

  面对考了倒数第一的孩子,中外家长持截然相反的态度,为什么呢?这是中外教育方式的差别。

  在国内,许多父母把孩子能当三好学生看得非常重要。因为如果连续几年获此荣誉,就有可能在残酷的高考竞争中加分,甚至能保送重点大学。但是在美国,大学的录取根本就没有保送、加分一说,学生所获得的各种荣誉,有助于提高他的

竞争力,但不会因此而多加几分。然而,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分数就意味着一切,分数高就意味着以后可以考上好的大学,意味着以后的前途一片光明,而分数低,或者总是考倒数第一,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将会没出息,前途一片暗淡。于是,分数就成了父母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如果分数考不高,无论其他方面多么优秀,也被父母认为是不好好学习,认为是没出息。

  而在美国,分数并不是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大多数父母注重的是孩子的综合素质。即使孩子次次都考倒数第一,但如果在其他方面表现得优秀,他们同样认为孩子是优秀的。

  考了倒数第一,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一无是处。有些父母对孩子比较差的成绩特别生气,一方面是因为望子成龙心切,功利性太强,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攀比心作怪。其实,孩子考了倒数第一并不要紧,关键是家长怎么去引导。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