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妈妈身边有个“小人精”

妈妈身边有个“小人精”


www.cnkang.com  2012-6-13  广州日报大洋网    
核心提示:妈妈身边有个“小人精”   你们家孩子懂得粤语、普通话和英文、日文?他们家孩子擅长钢琴、古筝、画画、跳舞,是个“艺术天才”?这些都已经不稀奇了。现在的孩子们早……

  你们家孩子懂得粤语、普通话和英文、日文?他们家孩子擅长钢琴、古筝、画画、跳舞,是个“艺术天才”?这些都已经不稀奇了。现在的孩子们早在幼儿园、小学就开始比拼“精明”,其“精”之处甚至让许多大人们自叹不如。

  新鲜看点

  “小人精”大谈“处世之道”

  “小人精”事迹一:

  提醒妈妈“潜规则”

  “妈妈,你怎么不给老师送礼呢?我们班同学都说谁给老师送礼,老师就会对谁好,对自己的学习会有帮助。”才读小学二年级的宁宁对妈妈说。宁宁的妈妈在一家外企工作,虽然自己早就对这套“社会规则”烂熟于心,却没想到连8岁的宁宁都已经知道了。“我像宁宁那么小的时候哪知道这些事啊。”宁宁妈妈对记者说:“现在的孩子啊,一个个的都成‘小人精’了。” 

  “小人精”事迹二:

  在家“看人下菜碟”

  “我们家小洪运才四岁,就知道家里谁最好说话,可以‘欺负’一下;谁不能惹,说的话一定要听,真是个‘小人精’啊。”谈起儿子,洪运爸爸真有点不知道这“人精”的行为是好是坏。“家里我管孩子最严格,因此洪运一般不会冲我发脾气,也不会乱提要求。但只要他爷爷一来,小家伙什么毛病就都来了:走路要抱着,吃东西要追着,当着他爷爷的面还敢和我顶嘴了。”

  “小人精”事迹三:

  和“有用的人”交朋友

  舅舅问起10岁的龙龙在班里有几个好朋友,结果没想到却被外甥信手拈来地上了一堂“人际关系课”。龙龙说:“朋友不分好坏,我和全班同学都能打成一片。因为你说不准谁在什么时候就对你有用了。有的同学家里很有钱,总能带来新鲜玩意;有的同学学习成绩特别好,有不会的可以跟他们问,所以谁也不能得罪。如果非要交好朋友,我肯定挑最有用的交。”

  家长观点

  反对:“小人精”令人心寒

  听说了“小人精”们的事迹,在媒体工作的黄小姐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现在的小孩们怎么都这么成熟?我们小时候都是一心只知道学习的,心地单纯得很。如果这么小的孩子都知道搞关系、看眼色,孩子真是不可爱了。”

  做技术工作的李先生则觉得“小人精”令人心寒。“孩子的心地本该是一片净土,是非常美好的,儿童世界里的‘精明’让人难过,也让人心寒。”

  赞成:“小人精”有何不好?

  然而“小人精”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阿Lin说:“为什么‘小人精’就是心理不健康呢?随着孩子的成长,对很多事情都有了正确的认识,接触社会多了、接触的人多了,思想就不再那么单纯,所以这都是很正常的。”

  做销售工作的陈亮也支持“小人精”。“能与人沟通并能很好地与他人交往的人永远是快乐的人,孩子只有具备较强的交往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大人们一方面希望孩子懂得社会交往,另一方面又嫌孩子成了‘小人精’,不是让孩子无所适从吗?”

  专家意见

  关注:早熟孩子快乐与否更重要

  究竟该如何看待“小人精”呢?广州交通学校心理咨询师梁红认为,如果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应该在成人世界里找原因,也只能在成人世界里解决。

  “小人精”形成于成人世界

  专家认为,孩子的“精明”表现其实是成人世界熏陶的结果。“和孩子们接触最多的是成年人,因此过早地形成种种成人世界里的‘潜规则’、‘看眼色’、‘功利性’等等特质是很正常的。如果成人世界里这些是普遍、有用的规则,很难不让孩子去学习和效仿这些‘精明性’,因为适应社会是人类的本能。”

  梁红认为,家长应该改变对孩子“功利的爱”,形成关心孩子终身幸福的观念。“这样,家长们所担心的孩子与人交往中所展现的不发自内心而出于功利的‘精明’才可能解除。”

  “小人精”关键在正确引导

  而据早教专家李惠健博士介绍,成长中的儿童在各年龄阶段身心都有较大变化。“如果孩子对于人际关系特别敏感,实际上也不是一朝一夕发展而来的。它与孩子的性格、思维水平等都有很大关系。”

  据了解,3~6岁是形成孩子个性的敏感期,这时孩子的情绪丰富,家长应特别注意个性的教育。在6~12岁的学龄期,个性和道德品质得以成长,心理个性趋向成熟。“家长必须抓住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期,才能从根本上帮其形成正确的观念。”

  “不过家长对于‘小人精’的现象也无需过分忧虑。”专家表示:“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就是它的进步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人精’们可能会具备更多的人生智慧,而不只是‘精明’和‘投机取巧’。”

  充分重视“同伴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教育学博士郑新蓉则认为,鼓励儿童尽可能多地与同伴交往也有助于改善孩子们心智的“早熟化”问题。

  据郑新蓉介绍,同伴交往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对儿童的社会化、个性与品德的形成、情绪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心理健康以及学习能力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到户外与同伴交往,多给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