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家庭教育 >> 幼儿重复行为背后的真相

幼儿重复行为背后的真相


www.cnkang.com  2013-6-1  中华康网    
核心提示:幼儿重复行为背后的真相 许多爸妈会发现,宝宝会对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游戏乐此不疲,重复一次又一次。真是令人纳闷,宝宝怎么了?不会有心理问题吧?让幼儿心理专家来揭开这一重复行为后面的秘……

  爸爸妈妈应对策略

  允许自恋,提高难度

  家长经验 小强2岁了,他非常喜欢一个人拿着奥特曼玩打仗的游戏,每次的战斗过程几乎都差不多,我在旁边听多了都觉得有点乏味,心想是不是要给小家伙加一点新的“战争素材”?但是看到每次“结束战斗”后,儿子脸上露出的满意的微笑,我就把自己的“创意”咽了下去。过了一段时间,小强玩奥特曼的频率慢慢减少了,因为他开始玩一种更有趣的智力积木了。——小强爸爸

  专家点评 理解宝宝通过重复来满足自己小小的“自恋”需求,且寻找机会用其他新鲜事物来吸引他,帮助宝宝乘着自信的翅膀,快乐勇敢地成长。

  趁热打铁,灌输知识

  家长经验 毛毛第一次能说出“汽车”这个词时可高兴了,后来她经常指着汽车问我“这是什么?”我心里慢慢有点烦,后来我想也许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于是我们的对话就变成——她问“这是什么”,我回答:“这是汽车”;再问,我答“这是一辆汽车”;再答“这是一辆公共汽车”;再答:“这是一辆公共汽车,妈妈坐它去上班。”——毛毛妈妈

  专家点评 允许宝宝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同时利用宝宝的兴趣,适当地提高学习难度,这是事半功倍的教育方法。

  异常“重复”如何排除?

  那么如何知道宝宝的重复行为是正常还是异常呢?下面有些简单的区别方式,父母们可以对照自家宝宝做初步的排除:

  强迫症

  {1} 有强迫症家族史

  {2} 重复行为主要为——反复洗手、排序、检查、按几何图案的强迫性行走等

  {3} 重复行为显得毫无意义

  {4} 重复行为非常僵化,缺乏变化,很难被改变

  自闭症

  {1} 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比如没有与人眼对眼的凝视、没有与人沟通的手势(如打招呼、再见等)

  {2} 不能主动与别人分享喜悦、兴趣或成功(比如不能向别人展现、拿出或指出感兴趣的东西)

  {3} 言语发展比同龄人明显落后,或者不能主动开始或维持与其他人谈话,或者刻板或重复地使用语言等

  {4} 重复行为非常刻板,并且内容不正常;明显顽固地坚持毫无意义的习惯或仪式;持久专注于物体的部分或整体

  如果觉得不能完全排除以上两种疾病,建议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排除。

上一页  [1] [2]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