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为什么夏天时人还会流鼻涕? 医学界发现,大部分的夏季感冒都是身体突然着凉,使血液受到冷却而反射性引起鼻咽部一过性缺血,使人体抵抗力减弱,感冒病毒乘虚而入。夏季感冒的特点是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状……
医学界发现,大部分的夏季感冒都是身体突然着凉,使血液受到冷却而反射性引起鼻咽部一过性缺血,使人体抵抗力减弱,感冒病毒乘虚而入。夏季感冒的特点是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状,还有口渴心烦等内热现象。所以,老百姓称夏季
感冒为“热
伤风”。
医籍记载:“静而得之为阴暑,动而得之为阳暑。”所谓阳暑,其症状是高烧心烦、蒸蒸汗出、口渴思饮、四肢乏力、脉浮洪或数而无力等。患者多半是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劳动时间过长或者长途旅行而得,即我们平时所说的“
中暑”。而所谓阴暑,其症状有
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肤体疼痛、心烦口渴、肤热无汗,脉浮紧等。这往往是由于天气炎热,人们贪凉饮冷,或露卧于瓜棚架下,或纳凉于深堂湿地,或过久地受电扇空调吹拂,或过多地吃西瓜冷饮而得。
据临床观察,热
伤风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流清鼻涕,头昏脑涨,怕冷而汗出,心烦口渴,四肢无力。这对幼儿、老年或体弱多病者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
热伤风没有传染性。流行性感冒具有传染性,而热伤风不是流行性
感冒,没有传染性。但是热伤风可以诱发一些疾病的发作,比如慢性气管炎、
哮喘等。门诊中大多数病人病情的急性发作都有一定的诱因,比如受凉、劳累、情绪因素等,和热伤风有一定的关系。热
伤风的幼儿容易出现抽风、昏迷;老人则往往合并
肺炎,诱发脑
中风、心肌梗死等危险病症。
1)中医辨证治疗“热
伤风”:
1. 风热型
发热重,恶寒轻,咽干疼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
鼻塞、流黄鼻涕,口渴,
咳嗽吐黏痰。可用风热感冒冲剂、
板蓝根、桑菊
感冒片、银翘解毒片、双
黄连口服液等。
2. 风寒型
恶寒重,发热轻,
头痛、关节疼痛明显,
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
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可服风寒感冒冲剂、
感冒清热颗粒、银翘解毒丸、午时茶等,居家还可用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9克、
生姜9克煎服。
3. 暑热型
头晕、烦渴、呕吐或
腹泻,伴有发热、恶寒、
头痛或全身疼痛,不思饮食。可选用藿香正气水、六合定中丸、十滴水或口服仁丹,外用清凉油等。中成药还可用四正丸,可祛暑散寒、健胃和中。
中医专家提醒,一旦你被“热
伤风”缠上,如出现流清鼻涕、打喷嚏、头昏、
头痛等症状者,可用
川芎茶调散或九味
羌活丸;如有
咳嗽、咽痛、痰黄者,可用银翘解毒片;如有发冷、发热、心烦、恶心者,可用小
柴胡散或合剂。以上均可配服抗病毒冲剂。
2)治疗“热
伤风”食疗药膳:
1. 清暑祛湿茶
取鲜
扁豆花、鲜
荷叶、鲜
玫瑰花各20克。先将
荷叶切成细丝,与
扁豆花、
玫瑰花置入容器内,加水500毫升,煎成浓汁,加适量冰糖,代茶饮用。
2. 藿香叶粥
用鲜藿香叶20克,白糖适量。藿香叶煎汤,5分钟后加白糖即可,每日服3--4次。或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加藿香汁小火煮30分钟后,即成藿香粥,适量服用。
3)预防“热
伤风”注意要点: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要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防止受凉受热。
2.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劳累,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3.要适当增加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奶、蛋,动物肝脏,豆制品,新鲜蔬菜及瓜果等,以补充机体的能量消耗。
4.做到夜间不露宿屋外,不过分地吹风扇,不在有过堂风的阴凉处,如屋檐下、墙根边睡觉,以免着凉患热
伤风。
5.天热出汗时不宜用凉水冲头,阴雨天注意防雨淋,若衣服被淋湿,回家后要马上换上干衣服。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