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颈肩肌膜炎 5.取肩肩井、天宗、臂臑、曲池、合谷、尺泽、太渊、阳池穴。每次选3-4穴,按摩各穴每次10-20分钟,每日1-2次,连用10-20日。
4.痛点封闭用1%普……
5.取肩肩井、天宗、臂臑、曲池、合谷、尺泽、太渊、阳池穴。每次选3-4穴,按摩各穴每次10-20分钟,每日1-2次,连用10-20日。
4.痛点封闭用1%普鲁卡因和醋酸强的松龙1ml行局部痛点封闭。
2.服用舒筋活血类中药和维生素E、维生素B1等,对原发性肌筋膜炎疗效较好。
1.热敷、理疗、针灸和推拿按摩等。
近年来,国外对病情较重的颈肩肌筋膜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是切除粘连增厚的筋膜,据说效果不错。最近,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不少医院也推行这种疗法。
同时应该服用抗
风湿药物或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中成药。此外,还可外贴伤湿止痛膏或
麝香追风膏。当然也可到医院理疗,但效果比较有限,容易反复。往往治疗时,感觉很好,可是过一会儿症状如旧。因此,目前市场上一些理疗仪的说明书上说,可以治愈颈肩肌筋膜炎,未免言过其实,患者不要轻信。
颈肩肌筋膜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专家们认为,要减缓这种病的症状最好采取综合措施。首先注意不要长时间低头工作。如难以避免,那么在低头工作20分钟至半小时后,一定要起身活动,挺胸抬头,伸臂摆动,或者上下左右转动头部,或者双手撑腰,向后仰身C看问奔洳簧儆?分钟。
6、其他包括中药治疗、物理疗法及针炙推拿筋膜炎有很多类型,您比如颈肩肌筋膜炎、嗜酸性筋膜炎、结节性筋膜炎等等。从您所说的简短语言来看,可能是颈肩肌筋膜炎(此症牵扯病区极广),发病原因除了您所说的劳累,还可能与外伤或感染有关。颈肩肌膜炎,该病病变处伴有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也有患者有肿块)。人体生理学证明,颈椎是脊柱中活动范围最大,也是最为灵活的部位。为了能在活动时精确平衡,颈部肌筋膜层次众多,深浅重叠。人低头俯身时,颈肩肌筋膜就会受到牵拉,时间一长容易发生退变,造成纤维弹性降低,以至肌肉活动时不能协调地同步伸缩,甚至不能回缩。于是,颈椎活动时,肌肉与筋膜不断发生摩擦牵扯,最终引起无菌性炎症。在其它诱发因素作用下,这种炎症会加重,造成局部水肿,甚至粘连,引起疼痛。
5、针刀疗法:通过分离切断粘连的纤维组织和筋膜硬结达到治疗的目的,疗效较好。
4、服用抗炎镇痛药物:常用药有水杨酸制剂吲哚美辛布洛芬。
3、神经阻滞疗法。
2、局部注射治疗:用局麻药和糖皮质激素在扳机点或压痛点注射,一次/2~3日,4~6次/疗程,多数病人有效。
1、一般治疗:调整与纠正工作劳动中不良姿势,防寒防潮避免过分劳累。
(五)治疗:
1、颈型
颈椎病:主要鉴别点在X线平片有
骨质增生;2、
肩周炎:有肩关节活动受限。且疼痛与压痛点限于肩关节周围;3、项韧带炎:与颈肩肌筋膜炎很相似,但它疼痛及压痛限于颈椎棘突部,低头时疼痛加重。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可作出诊断。颈肩肌膜炎,易与该病混淆的疾病应注意鉴别。
(三)临床表现及体征颈肩背部广泛疼痛酸胀沉重感、麻木感,僵硬、活动受限,可向后头部及上臂放散。颈肩肌膜炎,疼痛呈持续性,可因感染、疲劳、受凉、受潮等因素而加重。查体见颈部肌紧张,压痛点常在棘突及棘突旁斜方肌、菱形肌等,压痛局限,不沿神经走行放散。该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X线多为阴性结果。
(二)发病机理软组织创伤性无菌炎症及疼痛,刺激肌肉产生持久的收缩状态,出现肌紧张,肌肉长期痉挛造成局部软组织血管痉挛,肌肉和筋膜供血不足,营养障碍,组织无菌性炎症加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疼痛更加剧。
(一)病因颈、肩、背部软组织在遭受急性损伤未愈或长期慢性劳损后可使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骨膜、脂肪、肌腱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创伤性无菌性炎症反应。上
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引起发热的炎症、气候改变如寒冷潮湿及身体过度劳累均为诱发因素。
由致病因子侵犯颈、肩、背部的纤维组织使之产生损伤及无菌性炎症,由此而引起广泛的颈、肩、背部肌疼痛及痉挛等一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