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疾病 男科疾病 泌尿外科 妇科 产科 不孕不育 儿科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科 耳鼻喉 皮肤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高血压食疗 >> 量下肢血压 查动脉疾病

量下肢血压 查动脉疾病


www.cnkang.com  2014-10-7  互联网    
核心提示:量下肢血压 查动脉疾病 正常情况下,同侧下肢的血压一般比上肢高出20~40mmHg。但当下肢血压低于或者等于上肢血压的时候,往往提示主动脉或股动脉有动脉硬化、动脉狭窄等病变。每逢测血压……

正常情况下,同侧下肢的血压一般比上肢高出20~40mmHg。但当下肢血压低于或者等于上肢血压的时候,往往提示主动脉或股动脉有动脉硬化、动脉狭窄等病变。

每逢测血压,大多数人都会捋袖子、伸右臂,做好准备动作。

测右上臂肱动脉血压是适用于大多数人的血压测量标准方法,一些相对特殊人群还有其他测量的方法。而对于首诊为高血压,以及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最好测量双侧上肢血压,有些还需要测量下肢压。

新进展定期测量下肢血压

据美国心脏协会(AHA)第五次预防学术会议指出,50岁以上或冠心病中、高危人群应将测量四肢血压作为常规检查,而对于健康人也应在测量上肢血压的同时定期增加测量下肢血压,如发现上下肢血压差消失、变小或为负值的现象,应考虑周围血管疾病引起大动脉炎症、纤维化、粥样硬化、狭窄甚至闭塞。及时掌握四肢血压的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变的部位,了解病变的程度及治疗效果。

如在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闭塞时血压测不出,或常有血压增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侵犯上肢和下肢时,则患肢血压测不出;大动脉炎可有上肢血压测不出,或为上肢高血压和下肢低血压。发现这些问题后,应尽早做相应部位X线、CT、血液流变学、超声或磁共振等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新指标踝臂指数诊断病变

近年来,一个与下肢血压密切相关的检查指标(ankle-brachialindex,ABI)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重视,ABI即踝部动脉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国内外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已证实,ABI是诊断外周动脉疾病、评估其预后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心血管领域,同样发现ABI反映了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其异常也预示着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风险将会有明显升高。

ABI的测量非常简单,若两侧血压差值大于10mmHg则以高值作为肱动脉收缩压;再测同侧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取其中的高值作为踝部收缩压;最后用选定的踝部收缩压除以选定的肱动脉收缩压,所得的值即这一侧的ABI。双侧下肢的ABI均需测量,选择较低的ABI值用于预测心血管风险。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