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疾病 男科疾病 泌尿外科 妇科 产科 不孕不育 儿科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科 耳鼻喉 皮肤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高血压食疗 >> 高血压病人也应分型进补

高血压病人也应分型进补


www.cnkang.com  2015-3-13  互联网    
核心提示:高血压病人也应分型进补 导语:阴虚阳亢型(又称肝肾阴虚型) 多见于久患高血压的病人或年长、体内阴液不足者。临床主要表现有眩晕,头痛,头重脚轻,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质红,苔薄……

导语:阴虚阳亢型(又称肝肾阴虚型) 多见于久患高血压的病人或年长、体内阴液不足者。临床主要表现有眩晕,头痛,头重脚轻,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而数。治宜滋阴潜阳,或滋肝补肾、滋水(肾)涵木(肝)以降压,补益(滋阴)与攻邪(降火)同用。方用知柏地黄丸(汤)加减,服药期间忌食白萝卜,忌饮茶叶水。

高血压病人也应分型进补

高血压病人也应分型进补

高血压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此病名。但《内经》早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其发病机制与肝的关系至为密切。肝藏血,体阴用阳(肝体为阴、功用为阳),主疏泄,主升,主动,性喜条达,恶抑郁;能流发全身气机,调畅气血。依据传统医学“升降出入”的理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上升和下降的对立统一,是体内气机运动的形成,出和入的平衡,是机体物质代谢的前提,所以升降出入也是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

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可概括为先天禀赋异常,七情失节,内伤虚损,忧思劳倦等,所以引起的肝肾阴阳失衡,气血功能逆乱。因此,中医对高血压病治疗要“病”、“证”结合,“药性”与“药理”(中药药理)结合而辩证施药。高血压病在中医临床上的分型主要有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内盛型。

肝火亢盛型 多见于体质较好,病史相对不长的病人。治宜平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一般不宜用补法。

痰湿内盛型 多见于形体肥胖、喜食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的患者。治宜祛湿化痰。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不宜用补法。

阴虚阳亢型(又称肝肾阴虚型) 多见于久患高血压的病人或年长、体内阴液不足者。临床主要表现有眩晕,头痛,头重脚轻,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而数。治宜滋阴潜阳,或滋肝补肾、滋水(肾)涵木(肝)以降压,补益(滋阴)与攻邪(降火)同用。方用知柏地黄丸(汤)加减,服药期间忌食白萝卜,忌饮茶叶水。此外,具有滋阴补肾作用的食物(药膳方)有:

A.淡菜皮蛋粥:淡菜30克,皮蛋1个,大米适量,煲粥。稍加盐和佐料调味服食。每天1次,7天为一疗程,休息2~3天继续服。

B.冬瓜鲩鱼汤:冬瓜250~500克,鲩鱼200~250克(以鱼尾为好)。先用油煎鱼尾至金黄色,再与冬瓜一起,加入清水适量,煲3~4小时,加食盐少许,调味服食.

C.黑木耳煮柿饼:黑木耳15克,冰糖10克,柿饼50克,加水1000毫升,慢火煮至极烂食之.

阴阳两虚型 见于久患高血压,肝肾阴阳失调者。临床主要表现有眩晕头痛耳鸣心悸,行动气急,腰酸腿软,失眠多梦,夜间多尿,筋惕肉跳,舌淡或红、苔白,脉弦细。治宜育阴助阳或阴阳并补。方用金匮肾气丸或人参养荣丸加减。

注意:服金匮肾气丸时忌食白萝卜、绿豆,忌饮茶;服人参养荣丸时,除忌食白萝卜、绿豆,忌饮茶外,还要忌服中药藜芦、皂荚、五灵脂。此外,具有育阴助阳作用的食物(药膳方)有:

A.海参汤:海参15克,冰糖5克。先将海参发泡好,洗净滤干后,再加水与冰糖煮汤,每天清晨空腹服食。

B.向日葵花托红枣汤:每次用向日葵花托1个,红枣20个,加水3碗熬至1碗,饮汤食红枣。

C.黑木耳煲红枣:黑木耳15~30克,红枣20~30枚,煮汤服食,每日1次,连服数日。

D.冬瓜排骨汤:猪排骨250克,冬瓜500克,共炖汤,稍加食盐,佐餐食用。

高血压病的临床证候表现是机体受损和病变的反映,可发挥中医辩证施治的优势,从整体上认识高血压病的本质,从局部病变的特点上治疗用药,而不仅仅是降压。主要是根据病机病证“审证求因”,从改善临床症状中达到血压平衡下降。此乃“标本”同治之举。对高血压病的防与治应并重。如果只治不防,一旦患病终身服用降压药,便会去病如“抽丝”。这是当前高血压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如果只防不治,又会加重病情的变化,导致心、脑、肾的病变。要以中医学“治未病”的理念“未雨绸缪”,未病先防,即病防变,从而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