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
导语:体重增加与血压升高常伴随出现,减轻体重则能使血压降低。减轻体重主要方法有两个,一是严格限制饮食,使每日摄入的总热量有所减少;二是长期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使每日消耗的热量较以往有明显的增加。肥胖高血压病人在饮食方面除注意增加优质蛋白质和钾的摄入,减少脂肪和钠的摄入外,尚需限制每日的总热量。体重与食量大有关系,若使体重减少,首先必须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但是,减少食物的摄入时不能不分青红皂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而要根据不同食物所产生的热量多少加以区别对待,择其优而食之,择其劣而舍之。
肥胖已成为危害健康仅次于吸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提示,50%的肥胖病人同时有高血压,肥胖者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当肥胖与高血压并存时,两个“杀手”造成大批病人发生严重的心血管及肾损伤,已成为21世纪对人类的严重威胁。
体重增加与血压升高常伴随出现,减轻体重则能使血压降低。减轻体重主要方法有两个,一是严格限制饮食,使每日摄入的总热量有所减少;二是长期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使每日消耗的热量较以往有明显的增加。
肥胖高血压病人在饮食方面除注意增加优质蛋白质和钾的摄入,减少脂肪和钠的摄入外,尚需限制每日的总热量。体重与食量大有关系,若使体重减少,首先必须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但是,减少食物的摄入时不能不分青红皂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而要根据不同食物所产生的热量多少加以区别对待,择其优而食之,择其劣而舍之。在数量相同的前提下,有些食物产生的热量较多,如动物性食物(尤其是脂肪)、糖类和淀粉类食物等,我们称之为高热量食物。因此,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病人除应限制饱和脂肪和钠的摄入外,还应注意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那么,如何掌握减食数量呢?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身体的运动都依赖每日摄入的食物提供能量,而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剧烈地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可能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正确的做法是,逐步减少每日的进食量,确定短期的减重目标和长期的减重目标,根据自我感觉和耐受情况有计划地减食,每日的减食量最多不能超过250克。原来进主食400克至500克者,开始减食时可每天减少50克,7—10天后每天减少100克,至每日减少150克时为止。原来每日进主食500克至650克者,开始时每日减食100克,至每日减食200克时为止。根据体重减轻的速度可间接判断每日减食量是否合适。一般以每星期减轻体重500克为宜,待体重减轻至正常范围时则将每日的进食量相对固定并长期坚持。
哪些食物有助于减肥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多食用豆制品,用豆制品代替一部分主食和副食,以减少动物性食品的摄入,达到减肥的目的。冬瓜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常食用可使“体瘦身健”。此外,常饮茶水对减肥也极有帮助。古人云:“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其意为常饮茶可使人健美并降低血脂。这一点已被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科学实验所证实。
肥胖性高血压的治疗目前尚缺乏相关指南,但以合理膳食及规律运动为主的生活方式干预仍应贯穿始终,而减轻体重是高血压控制的基础。荟萃分析表明,在2年内体重每下降1 kg,血压降低1 mmHg;但2年后体重每下降10 kg,血压仅降低4.6~6 mmHg,提示血压与体重的关系复杂。低脂、低盐、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规律运动对控制体重和血压均有明确效果,生活方式干预的个体化和患者的依从性是决定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成败的关键。
注:中华康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
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患者的饮食
体形胖男人多吃海藻预防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