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疾病 男科疾病 泌尿外科 妇科 产科 不孕不育 儿科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科 耳鼻喉 皮肤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头痛 >> 血管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


www.cnkang.com  2012-1-8  康网论坛    
核心提示:血管性头痛 方一 疏肝化瘀汤药物组成 柴胡10g 郁金10g 栀子10g 川芎log 当归10g 桃仁10g 白芷10g 白龙10g 牛膝15g 红花10g 细辛6g 全蝎……
方一 疏肝化瘀汤

药物组成 柴胡10g 郁金10g 栀子10g 川芎log 当归10g 桃仁10g 白芷10g 白龙10g 牛膝15g 红花10g 细辛6g 全蝎6g

制剂用法 上药每日1剂,水煎成400ml,分早晚2次口服,15日为1疗程,可用2~3个疗程。顽固病症可用5~6个疗程。

适应病证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祖国医学中“头痛”、“偏头痛”的范畴。头痛多呈胀痛或跳痛,重时可出现剧烈疼痛。伴有头晕、视物模糊、畏光等症。疼痛多位于一侧颞部,亦可出现全头疼痛,具有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特点。

病案举隅 李某,女,32岁。左侧头部疼痛反复发作3年,近半年发作频繁,2日前因精神紧张而发作,头部胀痛难忍,时有跳痛,伴头晕、视物模糊、畏光、失眠多梦等症,以前经常服用止痛药物维持治疗,此次用药后头痛不缓解而就诊。神经内科检查并无阳性体征,头部CT、脑血图检查均正常。查舌质红绛,苔薄黄,脉弦细略数, 加合欢花20克、夜交藤25克,服药3日后,头痛明显减轻,睡眠改善,服药半月,诸症悉除。为巩固疗效,继续服药1个月,并注意避免精神刺激,劳逸适度,生活有规律,随访半年头痛未再复发

资料来源 张赫焱,等.吉林中医药,1998,(3):21

评 按 该方以柴胡、郁金疏肝理气解郁为主;栀子清热泻火除烦;当归桃仁诸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能活血理气、祛风止痛,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芎具有扩管和解痉作用,为治疗头痛之要药。白芷细辛辛温走窜,通络止痛;全蝎系搜风通络之品,融入活血化瘀之中,不仅解痉镇痛之力加强,且活血化瘀之功愈盛。盖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由于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气血逆乱,肝气上犯于头,瘀阻清窍而致头痛。故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的治疗方法。诸药合用,可疏肝清热,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标本兼治,则头痛可除。



方二 镇痛饮

药物组成 川芎10g 细辛6g 白芷10g 防风10g 全蝎6g 当归10g 蜈蚣2条 僵蚕10g 三七粉6g 丹参15g

制剂用法 诸药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m1,1个月为1疗程。全部病例治疗均在1个疗程以上。其中满2个疗程者21例,3个疗程者16例,平均治疗2个月。

适应病证 血管性头痛

病案举隅 王某,女,36岁。阵发性头痛3年。头痛偏于右侧,为抽掣样疼痛。经查血流变、血脂及头部cr等均属正常,脑血流图提示双侧波幅不对称,右侧脑血管紧张度增强。诊断为血管性头痛。予尼莫地平、西比灵、脑宁、谷维素等西药治疗无效,前来就诊。患者痛苦面容,双手抱头,头膝蜷缩一团。诉右偏头痛,剧痛难忍,伴右眼胀痛,神疲懒言,不思饮食,舌质红 暗,苔薄黄少津,脉沉弦数,遂投镇痛饮加山栀子等药清泻肝火,散瘀通络止痛。每日1剂。1周后患者复诊,诉服药后头痛大减,右眼痛基本消失。继服前方。共服药30余剂,头痛及其他伴随症状均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资料来源 刘桂双.天津中医,1998,(2):70

评 按 头为精明之府,又为髓海所在,凡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如阴阳气血失调导致气血逆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发为头痛。血管性头痛多属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之头痛,究其病机,多属感受外邪之后,迁延失治,邪气稽留于经络,闭阻气血;或情志不遂,气结血郁,或因肝、脾、肾气血两虚,下虚上实;或因外伤血瘀,瘀阻经络。总之,偏头痛皆由脏腑气血先虚,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不通则痛。西医认为本病是因某些物理、化学、内分泌失调和精神失调等多方面因素诱发,使头部血管的舒缩功能失调,而出现发作性痉挛或持续扩张,引起血流障碍而发生疼痛。本方以川芎行气活血,化瘀通滞,祛风止痛,能横行利窍,使气血流畅,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之功,系治头痛要药,配合三七,其行血之功尤显,以期通则不痛,经络通畅,则疼痛即止。细辛、防风辛温走窜,散头风,通关利窍;白芷配川芎增强利窍行血之功;僵蚕、全蝎、蜈蚣搜风通络,解痉止痛,为治头痛经久不愈不可缺少之药;当归、丹参行血、活血、化瘀止痛。全方共达疏风通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

方三 川芎皂角汤

药物组成 川芎30—50g 丹参40g 红花10g 皂角15g 细辛6—8g 天竺黄15g 白芍20g 桔梗12g 泽泻12g 全蝎12g 党参20g 白术15g 云苓20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日服1剂。

随证加减运用:若瘀血重则加三七、血竭、赤芍;痰浊较重则加橘红、制南星;疼痛剧烈加蜈蚣;兼见肾虚加山萸肉、沙苑子、枸杞;血虚加当归、黄芪。此外,还可根据头痛部位,选用一些不同的引经药,有提高疗效的作用。如前额眉棱骨之阳明经头痛加白芷;头两侧连于耳部之少阳经头痛加柴胡黄芩;巅顶连于目系之厥阴经头痛加吴茱萸;头后部下连于项背之太阳经头痛葛根等。

适应病证 血管性头痛及其他顽固性头痛

病案举隅 徐某,女,35岁。头痛历时3年,时为偏头痛,时为全头痛,近一年来疼痛明显加剧,痛势如锥刺,抱头呼叫,昼轻夜重,不敢睁眼,心烦多梦。经省级医院神经科诊为“血管性头痛”,治疗无效。就诊时症见:面色咣臼带青,胸闷气短,耳鸣目眩,恶心纳呆,肢麻厥冷,身重困乏,月经后期,量少,色紫黯,挟有血块;舌下静脉曲张,舌暗边有瘀斑,苔厚白腻,脉沉细弦涩,诊为“痰瘀头痛”,此为痰浊瘀血蒙痹清窍,清阳被遏所致,治当化痰瘀,通阳止痛。服用川芎皂角汤。二诊时头痛锐减,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肢麻厥冷见轻,但仍感身倦乏力,夜不能眠,故随证加减,继续服用此方。三诊时,头痛基本消失,睡眠好转,肢麻厥冷已除,舌红稍暗,苔薄白腻,脉细略涩,后予丸药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见复发。

资料来源 董庆区,等.北京中医,1997;(2):27

评 按 据临床观察,顽固性头痛大多舌质紫黯苔腻,脉滑或涩,从痰瘀论治多可获效,盖头痛病多在经为始,久痛则人络,而痰瘀互阻则是本病之症结所在,故宜消痰行瘀,并佐以虫类搜剔之品,以祛除阻于血络之痰瘀,宣通阻遏之清阳,方可通则不痛。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燥湿之功效,能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配以丹参更显其特点,临床结合辨证用药,多可获效。川芎乃治疗头痛的必用之药,且必须重用。红花等药活血化瘀,且助川芎、丹参理血行气。细辛通阳化痰,开郁通络,配以皂角、天竺黄则更可辟秽,涤除垢腻之胶痰。其余诸药均系升中有降、宣中有泻、搜风剔络、熄风止痉之品,诸药配伍成方,极尽通络止痛之能。在痰瘀同治法中,还应注意脾胃功能,尤在泾《金匮翼》云:“痰厥头痛者,病从脾而之胃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病则胃中津液不能宣行,上攻头脑而作痛。”故常合党参白术、云苓等健脾培土之品,使脾运健旺、痰瘀之邪无从所生,从而杜绝病源。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