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正常血压?
低血压病人宜选择高钠(食盐每日宜12-15克)、高胆固醇的饮食,如动物脑、肝、蛋黄、奶油、鱼子等,使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也随之增加,动脉紧张度增强,血压将……
低血压病人宜选择高钠(食盐每日宜12-15克)、高胆固醇的饮食,如动物脑、肝、蛋黄、奶油、鱼子等,使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也随之增加,动脉紧张度增强,血压将随之上升。
但大出血﹑严重外伤﹑
心脏病猝发或严重
烧伤引起的病理性低血压则应采取输血等急救措施以免危及生命。 `宜:荤素搭配。桂圆、
莲子、
大枣、
桑椹等,具有健神补脑之功,宜经常食用,增强体质;由失血及
月经过多引起的低血压,应注意进食提供造血原料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质、铜、铁元素的食物——肝类、鱼类、奶类、蛋类、豆类以及含铁多的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纠正
贫血。
低血压动脉血压长期低于正常值,病情轻微症状可有:
头晕、
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
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严重症状包括: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
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由卧位或蹲坐突然快速起立时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而导致
脑供血不足的昏迷虚脱。低血压的人心血管系统受损较少﹐但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尤其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长期如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危害包括:视力、听力下降,
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可能导致与
脑梗塞和心脏梗塞!
高血压静息时动脉血压长期超出正常变动范围特别是舒张压长期超过90 毫米汞柱就可以认为是高血压﹐属于病理范畴。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心脏和肾脏疾病的主要病因。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并不升高多由
动脉硬化心脏瓣膜破损﹐心门漏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
贫血引起。舒张压过高多由肾脏病﹐肾上腺
肿瘤或肾上腺功能亢进所引起。轻度高血压危害不大﹐严重的长期
高血压会损伤动脉﹐导致
心力衰竭。脑水肿乃至
脑溢血。用部分结扎肾动脉的方法可在狗和其它动物制造实验性高血压。很多降压药处理高血压有效。低盐饮食对10%以上高血压病人有效。超重引起的高血压应进行
减肥治疗。药物处理无效的
高血压病人交感神经切断手术对约10%的病人有效。
正常人右臂比左臂血压高5-10mmhg、下肢比上肢高20-40mmhg。
健康人动脉血压在日常生活中基本恒定﹐但也常有生理性变动。运动时﹑进食后﹑情绪激动时升高﹔睡眠时﹑轻松愉快时血压稍降。吸气时血压先降后升﹐呼气时血压先升后降﹐这些血压变化多呈暂时的。瘦弱的人血压多偏低﹐超重的人血压多偏高。
男性40岁以后,
女性35岁以后动脉血压的升高比较明显﹐其中收缩压比舒张压升高更为突出。男性比
女性稍高﹐但
女性在更年期后有较明显的升高。
关于健康人动脉血压的正常值,根据上海市1121419人的资料,中国青壮年静息时的收缩压平均约110(10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约70(60~80)毫米汞柱,脉搏压平均约40毫米汞柱。
人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心脏收缩和舒张而升降。收缩期动脉血压的最高值为收缩压﹐舒张期血压下降的最低值为舒张压(图2 人心血管系统各部的典型血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叫脉搏压。心搏周期全过程中心脏对动脉血的平均推动力为平均动脉压或平均血压。由于心搏周期中舒张期较长﹐所以平均动脉压不等于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和的平均值﹐实际更接近正常血压?舒张压数值﹐可按下式计算﹕平均动脉压=(收缩压+2×舒张压)/3。也有人认为平均动脉压大致等于舒张压加1/3脉搏压。如收缩压为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脉搏压应为40毫米汞柱则平均动脉压约为 毫米汞柱。体查测定动脉血压以受试者坐位时肱动脉血压为准。
心血管系统的压力梯度及其意义心脏停搏时心血管系统存在的体循环平均压各部相等﹐没有压力梯度或压力差﹐因此血液不能流动。只有在心搏正常﹐不断射出足够血量时才能推动血液流动。心血管系统各部血压高低不一﹐心室和主动脉血压最高﹐大型动脉与主动脉口径接近﹐阻力小﹐因克服阻力消耗的能量少﹐血压基本接近主动脉。以人为例,收缩压约120毫米汞柱﹐随着动脉逐步变细﹐阻力相应加大﹐血流为克服血管阻力消耗的能量相应加大,血压逐渐降低,小动脉﹐微动脉的口径变化最大﹐血压下降最为显着,收缩压由120毫米汞柱下降为60~70毫米汞柱。毛细血管血压进一步下降为30~40毫米汞柱﹐微静脉﹑小静脉血压约10~20毫米汞柱﹐大型静脉血压约3~4毫米汞柱(约60~100厘米水柱),颈静脉接近胸腔处由于胸内负压的影响,血压接近于零(与大气压相等)。胸腔内的颈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腔静脉的血压可以低于大气压成为负压﹐约-2~-5毫米汞柱。腹腔内大型静脉的血压较肠腔内的稍高﹐约100~120厘米水柱 (图2 人心血管系统各部的典型血压 )。由图可见动静脉系统有明显的压力梯度﹐正是这种压力梯度推动血液迅速流动由动脉而静脉再回到心脏。肺循环也同样存在着压力梯度。一滴血在压力梯度的推动下流经各类血管的全程需时不过一分钟。可见心血管各部血压的压力梯度是血液循环流动的首要条件。
动脉血压的形成心血管系统内血压的形成因素有﹕ 由心血管系统内充满血液而产生。这在封闭型循环系统的动物最为明显。当这种动物心搏停止时﹐心血管系统各部仍有比大气压高 7毫米汞柱的血压。这种由于血液充满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叫体循环平均压﹐是一种充盈压﹔ 由心脏的射血力产生。心搏周期心室肌收缩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成为推动血液迅速流动的动能﹐另一部分转化为位能﹐表现为动脉血压﹐它使主动脉骤行扩张﹐存储部分输出血量成为心室舒张时继续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这使动脉系统无论在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都能保持稳定的血压来推动血液循环 。如果用T形正常血压?动脉插管接动脉再连以测压计,则由T形管侧管测得的血压是该部的侧压﹐关闭侧管﹐将血压计与直管相连所测的血压为终端压。终端压即侧压与血液流动动能之和的压力。等于1/2 ( 为血液密度﹐ 为血流速度)。人在静息时心输出量每分钟约5升,主动脉血流速度约每秒20厘米﹐主动脉侧压与终压之差仅0.3毫米汞柱。大小动脉血流速逐步减慢﹐二者之差更小﹐侧压的位能比流动能量大得更多﹐因此血液的动能因素可以略而不计。通常所说的血压即所测部位血管内的侧压。在静息状态下是适用的﹐但在剧烈运动时﹐心输出量大增﹐此时心脏收缩产生的动能便成为血流总能量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由于汞的比重太大﹐水银测压计难以精确迅速地反映心搏各期血压的瞬间变化﹐所以后来改用各种灵敏的薄膜测压计可以较准确地测得收缩和舒张压。近年来常使用各种换能器与示波器结合可以更灵敏地测定记录血压。
血压的测定 最早用急性实验法在活体动物测量动脉血压的是英国生理学家S.黑尔斯﹐他1733年在马的股动脉中接以铜插管﹑再连以长玻璃管﹐当打开股动脉结扎时,马的动脉血冲入玻璃管的血柱高达2.5米﹐并随马心的搏动而上下波动。这种测定血压的方法叫正常血压?做直接测定法。由于操作不便,以后法国生理学和物理学家J.-L.-M. 泊肃叶在1823年改用水银测压计接上充满抗凝血剂的动脉插管与实验动物的动脉相接而进行动脉血管的测定。德国生理学家 C.F.W.路德维希在1847年进一步用U形管水银测压计﹐一端与实验动物的动脉相连﹐另一端水银柱上加以浮标﹐上载描记笔尖在转动的记纹鼓上持续记录动脉压的波动变化﹐是实验生理学方法学上的一大进展。此法在一般急性动物实验中仍广泛使用﹐但因对身体有严重伤害﹐故不能用于人体。人体动脉血压测定要用间接测定法﹐通常使用俄国医师N.科罗特科夫发明的测定法﹐装置包括能充气的袖袋和与之相连的测压计﹐将袖袋绑在受试者的上臂﹐然后打气到阻断肱动脉血流为止﹐缓缓放出袖袋内的空气﹐利用放在肱动脉上的听诊器可以听到当袖袋压刚小于肱动脉血压血流冲过被压扁动脉时产生的湍流引起的振动声(科罗特科夫氏声﹐简称科氏声)来测定心脏收缩期的最高压力﹐叫做收缩压。继续放气﹐科氏声加大﹐当此声变得低沉而长时所测得的血压读数,相当于心脏舒张时的最低血压,叫做舒张压﹐当放气到袖袋内压低于舒张压时﹐血流平稳地流过无阻碍的血管,科氏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