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心脏病的症状及治疗 心脏病发作前常常有一些征兆,但常常被人们忽视,以致贻误诊治时机。而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那将会对及时发现并诊治心脏病有一定的帮助。 &n……
心脏病发作前常常有一些征兆,但常常被人们忽视,以致贻误诊治时机。而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那将会对及时发现并诊治
心脏病有一定的帮助。
消化不良 有些人由于患过胃病, 所以很容易把胃病与
心脏病引起的胃部不适混为一谈。与一般的
胃病不同,
心脏病引起的胃痛很少会出现绞痛和剧痛,压痛也不常有,只是有一种憋闷、胀满的感觉,有时还伴有钝痛、火辣辣的灼热感及恶心欲吐感,大便后虽会有一些缓解,但不适的感觉不会完全消失。 下颌骨疼痛 下颌骨两侧疼痛,有时扩散到颈部一侧或双侧。 前臂和肩膀疼痛 尽管左臂和左肩受到影响最为常见,但严重时也会放射到右臂,当然仅右臂一侧出现疼痛者是极为常见的。尽管疼痛不太严重,但要举手抬臂也很困难。疼痛一般为钝痛,而不是剧痛,也不会扩散到腕部和手指,通常仅限于前臂内侧,这个一定要和
颈椎病相鉴别。 呼吸急促 有些心脏病患者除了常见的症状外,还会出现呼吸急促、喘不过气来的现象,这种呼吸困难常被人们称为“气不够用”。静坐几分钟后,
呼吸似乎可恢复正常,但是当患者重新走动时,喘息又开始。这种喘息常常被人忽视,尤其是患有肺病老年人,更易被忽视。 严重疲劳 急走之后出现严重疲劳,疲劳得连伸直身子的力量都没有。疲劳并不局限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而是全身性的。如感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疲劳,就应立即上医院检查。 约有20%的心脏病患者在发作前有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这个时期常常不引人注意,就连医生有时也会忽视。很多心脏病患者事后回忆说,在心脏病发作之前的几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时,身体就有异样的感觉。对此,专家们警告说,如果你的身体有异样的不适感觉,就应该找医生检查。 如果你自己或你身边的人出现了上述症状,该怎么办呢? 专家认为,首先注意观察,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5—20分钟,不管疼痛或不适多么轻微,都应请医生诊断。有些人觉得自己无心脏病史,因此没有引起警惕,结果贻误了治疗时机,引起了严重后果。 绝经
女性可能突发心脏病的症状 绝经后妇女患心脏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她们常忽视、误解、错过心脏病发作的症状。 中老年
女性可能突发
心脏病时的症状有:(1)
消化不良、气胀痛、恶心;(2)原因不明的
头晕、乏力、疲劳;(3)肩胛骨间不适或疼痛;(4)经常性胸部不适;(5)有临终感。 另外,男女
心脏病发作的症状为:(1)胸部压痛或压迫感;(2)气促;(3)出汗;(4)胸部紧缩感;(5)心前区痛放射到肩膀、颈部、手臂或下颚;(6)有胃灼热感或
消化不良,伴有或不伴有恶心和呕吐;(7)突然
头晕或短暂失去意识。那就是察颜观色:
心脏病除常见的心悸、心前区疼痛等人们熟知的症状外,常常还有一些体表征兆。注意观察这些先兆症状,就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这些体表征兆包括:
◆呼吸作了一些轻微活动时,或者处于安静状态时,出现
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
咳嗽,咳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脸色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
风湿性
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这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如果鼻子尖发肿,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肿大或
心脏病变正在扩大。此外,红鼻子也常预示心脏有病。
◆皮肤慢性
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
心脏病患者的皮肤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这与机体组织长期缺氧,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有关。皮肤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说明心脏缺氧,血液中的还原血蛋白增多。
◆耳朵
心脏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
耳鸣表现,这是因为内耳的微细血管动力异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应时,内耳就得到了先兆信号。如果你的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皱褶,极有可能是冠状
动脉硬化所致。
◆头颈如果由锁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条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肩膀天气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内侧却有阵阵酸痛,这有可能是
冠心病。
◆手脚手指末端或趾端明显粗大,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状,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或先天性青紫型
心脏病患者。
◆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肿,往往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的表现。此外,如果时常心悸、气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缓解,这是紫钳性心脏病的特有表现。 风湿性心脏病是因急性
风湿热引起心脏炎后,遗留下来并以瓣膜病变为主的
心脏病。临床表现是病变的瓣膜区出现相应的心脏杂音;心室、心房增大,后期出现心功能不全等。
风湿性心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
心脏病,在成人心血管疾病中,本病约占40%,多数病人为20至40岁的青壮年,
女性稍多。临床上以单纯二尖瓣病变最为常见,占70%至80%,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次之,占20%至30%。
风湿性
心脏病的症状以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关闭不全为主,
(一)二尖瓣狭窄:
青壮年有见湿热病史,心功能代偿期可无症状,失代偿后,出现活动后气短、心悸,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时端坐
呼吸,咯血等,晚期出现右心衰。明显二尖瓣面容(两颧及口唇紫红,心尖部触到舒张期震颤)。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功能代偿期可无症状,一般可心悸、活动后喘促、疲劳,乏力,咯血等左心功能不全。后期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症状,如肝大,下肢浮肿。体征明显,心尖部可见搏动增强及触到有力的局限性抬举样冲动,叩诊心界向左下扩大。
(三)主动脉瓣狭窄:
重症者出现头昏,甚者晕厥,
心绞痛,
心律失常,甚或猝死。晚期出现
呼吸困难、
咳嗽、咯血等左心功能不全症状,体征为主动瓣区听到响亮粗糙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并伴有收缩期震颤等。
(四)主动脉关闭不全:
失代偿期可见心悸、头部有振动感,偶有
心绞痛,重者出现阵发性
呼吸困难,
咳嗽等左心 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瓣膜病(rheumatic valvular disease)简称风心病(R.H.D)是指急性风湿性心瓣膜炎遗留的慢性瓣膜病,亦称慢性
风湿性
心脏病。风湿热后约有近数患者发生瓣膜病变,但5%的病人可无明显
风湿热病史。患者多数为20-40岁的青壮年,女性稍多于男性专家提醒,有
高血压、
冠心病、
肺心病等
心脑血管病者,不宜外出去公共澡堂洗浴。建议有相关病史者在洗澡前服药预防。
1.水温不能过高。浴水的温度要不冷不热,一般以37℃最为适宜。在冬季将水温调得过高,会使全身皮肤血管扩张,全身大量血液集中到皮肤表面,导致心血管急剧缺血,引起心血管痉挛。如果持续痉挛15分钟,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是大面积心肌梗死,就有猝死的危险。
2.刚吃完饭不能洗澡。因为每顿饭后,人体要从全身调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肠帮助
消化,如果饭后立即洗澡,会加剧心脏缺血,甚至发生
心绞痛或猝死。因此,不能选择在饭后(包括早、中、晚三顿饭)1小时之内洗澡,应在饭后2小时或下顿饭前1小时左右为宜。洗热水澡前,喝一杯温开水,可以补充全身血液容量。
3.动作不可过猛。
心脏病患者洗澡时最好有家人在场,由他人助浴。不要锁住浴室的门,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请求帮助。老年人自己洗澡时动作要舒缓,避免体力消耗过大。洗澡完毕,要慢慢站起来。洗澡后应休息30分钟左右,以恢复体力。
4.洗热水澡时间别过长。随着热水的冲洗,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的血管,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对减少。尤其患有
高血压、
动脉硬化、
冠心病的人,极易发生
中风和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