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疾病 男科疾病 泌尿外科 妇科 产科 不孕不育 儿科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科 耳鼻喉 皮肤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抑郁症常识 >> “精神癌症”肆虐“堵”不如“疏”

“精神癌症”肆虐“堵”不如“疏”


www.cnkang.com  2011-9-1  中华康网    
核心提示:“精神癌症”肆虐“堵”不如“疏” 全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有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超过1600万。  由于媒体的渲染,以及“疑似精神病人”的恶性杀戮事件,让这个庞大的病患人群越来越成为人们厌恶和隔……

  全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有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超过1600万。

  由于媒体的渲染,以及“疑似精神病人”的恶性杀戮事件,让这个庞大的病患人群越来越成为人们厌恶和隔离的对象———有关部门要求全国开展重性精神病人摸排核实工作。对摸排出的重性精神病人,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动员、督促送医治疗”。有法学专家评论说,“精神病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一个隐患”。

  精神病人为人们带来的恐惧以及指责被极度地放大,本为疾病折磨的人群在被妖魔化。

  冷静的医学专家认为,控制精神病人对社会造成危险的,应该首先是药物,而不是谴责和非医疗作用的控制。

  “我们宁愿这些数字和信息为药品制造商、医院带来‘商机’,也不愿意看到不被精神控制的病人被妖魔化。”广东一位行为医学专家告诉南都记者。

  专家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说,目前全世界的精神抑郁患者约有3.4亿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有4500万人,并且每年还有1000万到2000万人有自杀的倾向。“现在的确也发生了精神疾病患者侵害其他人群人权和生命权的暴力事件。”

  根据国际精神分裂症试点调查(IPSS)资料,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年新发病率在0.2%-0.6%。我国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已高达6.55%,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达780万人。其中数量不小的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备受偏见、冷落和歧视。

  在数亿疾患人群疾病治疗或治愈率的排行统计中发现,在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只有5%最终能够得以完全康复。诱导因素众多、而在400种的精神病类型中,“原因不明的发病病理”让这一“精神癌症”继续困扰着人类。

  失灵紊乱的大脑

  精神病是由于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病。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精神疾病包括10大类近400种,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躁狂症等等。

  精神疾病大致可分为病因已明和病因未明两类。专家说,不明的一类是目前所具有的检测方法尚不能发现致病的客观依据的精神疾病,“我们毫无办法,只好不断地研制新药,针对发病现象进行治疗,只能救一下表面的火。”

  据了解,针对精神病人的治疗,绝大部分是采取“木头人治疗措施”———保持安静、减少激动。目前对精神疾病的治疗主要采取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结合的方法,一般是以药物治疗为主。

  事实上,对于一些病情较为顽固且严重的病人,精神科医生也会不得不、必须选择一些物理疗法———电抽搐疗法、激素疗法(如胰岛素疗法),或采用神经外科手术,破坏大脑额叶上的某一个兴奋点,以达到缓解患者病情的效果。很多人对重症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感到恐怖,而一些电影的恐怖镜头也往往发生在精神病院的诊疗室。

  2009年,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实验证实,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之一的意识障碍,是“一种被称为神经胶质的细胞出现构造异常所引起的”。

  这种细胞包围着神经细胞,研究人员发现,本该完全包住神经细胞突起的神经胶质细胞的顶端并没有完全闭合,从而使神经细胞突起露出了一部分,这也正是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原因。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是神经细胞本身出了问题才导致意识障碍,现在却发现其中的原因之一竟是神经胶质细胞出现的细微变化,这一结果连研究者都感到意外。也有研究者称,大脑白质异常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大脑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构成,是大脑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连接线”。

  “这些发现至少人们可以从另外的方面着手研究治疗方案或者研发药物。改变纯粹的压制和约束大脑紊乱的指挥系统的传统做法。”

  药物:疾病背后的追赶者

  但是无论如何,传统的药物依然成为改变精神疾病程度甚至康复的最好的方法。“控制精神疾病人群危险的,永远不是法律,而是药物和医疗。”专家对南都记者说。

  世界上几大类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占据着主要市场,而这一人群的增多,让药物的研发表现得不很充分,然而市场需求份额却越来越大。抗精神病类药物在全球市场成为继降胆固醇药物等类别之后的第5大治疗类别。

  一份统计认为,精神障碍在我国的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已经跃居首位,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和恶性肿瘤等疾病。据了解,在近3000万的精神疾病患者中,以就诊率而言,得到有效治疗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35%的就诊率相差甚远。

  然而一个有趣而尴尬的比较是,我们不论在医疗和社会层面,都忽略着精神病的治疗和控制。抗精神病药物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是三大主流药物,但在国内的整个医药市场中却仅仅排到第七大类。

  这为国外研发同类药物的大公司提供了长驱直入的市场入口。2010年4月,一种新型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又正式在中国上市。

  根据世界精神病协会(W PA )提出的分类标准,抗精神病药物分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临床上将前者一般称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后者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又称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其作用机理为阻断中枢多巴胺D 2受体。分子生物学认为,多巴胺系统有4条投射通路,其中阻断D 2受体可以阻断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通路,从而起到抗精神病的作用。然而,长期使用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则不单纯阻滞多巴胺D 2受体,根据作用靶点的区别,临床上一般分为4类。

  在国内市场上,主要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噻吨衍生物处方规模近一亿元,为本类产品中最具有活力的品种之一;利培酮市场规模超过一亿元,其趋势依然在迅速攀升。医院用药数据显示,全国医院抗精神分裂症药的整体用药金额在10亿元以上。国外机构最新的调查数据估计,2020年,全球抗抑郁药市场将从目前在所有药物类别中的第5位跃到第2位。

  在世界研发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前沿,几种药物正在进入二期临床研究。这些具有清晰靶点区别的药物有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成年患者长期治疗的一种重要替代药物。中国药企也在努力,一些研究机构试图从中药中提取出一种新药,可望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另一种选择。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