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疾病大全 男科 泌尿外科 妇科 产科 不孕不育 儿科 骨科 肛肠 耳鼻喉 眼科 口腔 皮肤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常见疾病: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抗炎镇痛药 >> 甲芬那酸

甲芬那酸


www.cnkang.com  2007-3-1  中华康网
    俗称:扑湿痛,甲灭酸,penstel
    药物简介
  【分子式成分】 化学名为2-[(2,3-二甲苯基)氨基]苯甲酸。分子式:c15h15no2。分子量:241.29
  【药理毒理】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具有镇痛、解热和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较强。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大鼠经口ld50为780mg/kg,小鼠经口ld50为630mg/kg。
  【药 动 学】 口服后迅速吸收,tmax约2h,67%由肾排出,25%由胆汁、粪便排出。t1/2为2h。
  口服1g后血药浓度 2~4小时达高峰,峰值为 10μg/ml。一日口服4次,2日可达稳态(血浆浓度为20μg/ml)。由肝脏生物转化,t1/2为2小时。67%由肾排出,25%由胆汁、粪便排出。
  【适 应 证】 轻度及中等度疼痛,如牙科、产科或矫形科手术后的疼痛,以及软组织运动性损伤引起的肌肉、骨骼疼痛和痛经、血管性头痛等。
  【不良反应】 常见胃肠道反应,偶见过敏性皮疹、胃肠溃疡等。
  其它:精神抑郁、头晕、头痛、易激惹、视力模糊、多汗、气短、睡眠困难等,过敏性皮疹少见。
  【相互作用】 (l)饮酒或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增加胃肠道副作用,并有致溃疡的危险。长期与对乙酸氨基酚同用时可增加对肾脏的毒副作用。
  (2)与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类药物同用时,药效不增强,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出血倾向发生率增高。
  (3)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同用时有增加出血的危险。
  (4)与呋塞米同用时,后者的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
  (5)与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同用时,本品的血药浓度增高。
  (6)本品可增高地高辛的血浓度,同用时须注意调整地高辛的剂量。
  (7)本品可增强口服抗糖尿病药的作用。
  (8)本品与抗高血压药同用时可影响后者的降压效果。
  (9)丙磺舒可降低本品的排泄,增加血药浓度,从而增加毒性,故同用时宜减少本品剂量。
  (10)本品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泄,增高其血浓度,甚至可达中毒水平,故本品不应与中或大剂量甲氨蝶呤同用。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首剂0.5g,以后0.25g/6h,儿童每次按体重5mg/kg,3次/日。连续用药不得超过1周。
  【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出现惊厥、昏迷。解救应及时洗胃或催吐,静脉输液和或给予利尿剂。同时还应给予其他疗法,如血液透析。
  【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化疗患者及老人慎用,宜于饭后或与食物同服,用药期间如出现腹泻及皮疹等应及时停药。
  对本品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禁用;炎性肠病禁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禁用。
  (1)交叉过敏: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对本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本品也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2)本品宜于饭后或与食物同服,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3)本品不宜长期应用,一般每次用药疗程不应超过7天。
  (4)用药期间一旦出现腹泻及皮疹,应及时停药。
  (5)应用化疗的肿瘤患者应慎用,因可增加胃肠及肾脏毒性及抑制血小板功能。
  (6)对实验室检查的干扰:血清尿素氮和钾浓度可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血清转氨酶可增高。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不宜应用。
  【儿童用药】  尚无14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疗效的临床资料。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易引起毒副反应,开始用量宜小。
相关阅读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