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前列腺炎颈椎病高血压心内科糖尿病痛风冠心病宫颈疾病关节炎肝病癌症呼吸内科感冒神经内科分泌内科泌尿内科消化内科整形

过氧乙酸对复用透析器及管道消毒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www.cnkang.com  2007-3-26 11:35:00  中华康网

  复用血液透析器及管道的消毒方法直接关系到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我科于1991年改用过氧乙酸为消毒剂,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分组 180只铜胺膜复用透析器分为A、B、C三组(每组60只),分别用0.5%过氧乙酸、2.5%甲醛、5%次氯酸钠消毒。

  1.2 方法

  (1)消毒前培养。用0.9%盐水200 ml注入复用透析器,使之与透析器半透膜充分接触后取1~2 ml液体培养。

  (2)化学消毒。用上述三种消毒剂分别注入复用透析器及管道内浸泡12 h以上。

  (3)消毒后培养。用0.9%盐水1 000 ml冲洗消毒后的透析器及管道,取1~2 ml液体送培养。

  (4)对照培养。将上述操作所用的0.9%盐水、化学消毒剂同期各送1份作对照培养。

  (5)破膜试验。将静脉血路除泡器连接静脉还流压压力表或血压计,静脉管道用止血钳夹住,开动血泵,当静脉压达到26 kPa,停止血泵,观察压力表上60 s内压力下降的数值,如压力在60 s内下降7 kPa,表示破膜。

  2 结果

  各组化学消毒剂及所用0.9%盐水培养后均无细菌生长。180只复用透析器消毒前细菌培养三组均为阳性,消毒后细菌培养三组均为阴性。

  破膜试验结果显示,A、B组透析器无一破膜,C组透析器有7只破膜,其发生率A、B组均为0,C组为11.7%,经χ2检验,A组与C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三组消毒剂破膜发生率/%

组别 例数 破膜例数 发生率
A 60 0  0.0
B 60 0  0.0
C 60 7** 11.7

  与A组比较**P<0.01  热源反应结果显示,A、C组无热源反应发生,B组有4例发生热源反应,发生率为6.6%,经χ2检验,A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组消毒剂热源反应发生率/%

组别 例数 热源反应例数 发生率%
A 60 0 0.0
B 60 4* 6.6
C 60 0 0.0

  与A组比较*P<0.05  在作以上试验的同时我们还观察到使用甲醛消毒时,有些患者出现全身搔痒,换用过氧乙酸作消毒时,搔痒症状有所减轻。

  3 讨论

  以上研究结果显示,三种消毒剂对复用透析器都有良好的消毒灭菌效果,但次氯酸钠有较强的腐蚀性,与透析器半透膜长时间接触能导致破膜,本组有7例破膜,破膜率为11.7%。甲醛能诱发热源反应,本组发生4例,发生率为6.6%,可能是部分患者对其过敏所致。另外甲醛对人的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而皮肤、粘膜长期暴露于甲醛可致癌[1]。

  过氧乙酸是一种极有效的强氧化剂,它不仅可以杀灭病毒、真菌、分枝杆菌,而且可以杀灭细菌芽胞[2]。迄今尚未见到过氧乙酸耐药细菌株的报道[3]。过氧乙酸还具有有效浓度低、消毒时间短、毒性小、容易冲洗及价廉的特点。使用过氧乙酸消毒的透析器在某种程度上可增加其生物相容性[4]。

  过氧乙酸含有双氧水成分,可作为透析器的净化剂使用。处理后的透析器纤维白、外观好。其最终分解产物是H2O和乙酸,这些物质对人体无害、对环境也无污染。过氧乙酸溶液不稳定、遇热易分解,热分解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6]。为了消毒可靠,应低温贮存,最好前一天先把过氧乙酸的甲乙两液按比例混合后使用。至于长期使用过氧乙酸对人体有否影响我们正在追踪研究。

  参考文献

  1,薛广波.消毒、防腐、保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20,253

  2,于仲元.现代血液净化疗法.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1

  • 两性
  • 男人
  • 女性
  • 母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