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疾病大全 男科 泌尿外科 妇科 产科 不孕不育 儿科 骨科 肛肠 耳鼻喉 眼科 口腔 皮肤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常见疾病: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病理学文献 >> 消化道上皮样平滑肌瘤诊治进展

消化道上皮样平滑肌瘤诊治进展


www.cnkang.com  2007-3-20  中华康网

  上皮样平滑肌瘤( epithelioid leiomyoma, eL)又称平滑肌母细胞瘤( leiom yoblastom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平滑肌肿瘤。首先由 martin等于1960年以“肌样瘤”报道6例;1962年 stout以“奇异性平滑肌瘤”报告了发生在胃部的此瘤69例。其名称有数十种,1969年 wHO建议称其为“上皮样平滑肌瘤”,用者虽众,但至今仍未统一。它在平滑肌肿瘤中甚为罕见,临床上对其缺乏了解,约99%被误诊。我院曾先后收治10例,对其有一定认识,特结合文献对发生在消化道的 eL作一介绍。

  1 发病情况

  eL可发生在人体各个器官,但主要是在胃肠道。国外文献报道占全部胃肿瘤的0.3%,肠道甚罕见。作者至1987年收集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胃肠 eL共35例,10年来又见陆续报告约20例,共近60例。随着电镜和免疫组化检查的开展,发现的病例可能会更多。

  eL的发病年龄,国内外稍有差异,国外学者认为 eL是中老年人的疾病,平均年龄为55~58岁,而国内两组统计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2.0和48.3岁,以中年人多见,偶发于儿童或老年人。男女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男性稍多见。

  2病理学

  现代多数单位将平滑肌肿瘤分成良、恶性两种,而实际上平滑肌肿瘤存在三种类型,即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 eL,以平滑肌瘤最多见,偶有交叉共存。对 eL认识较肤浅,很多被漏诊。它来源于食管、胃、肠壁及其他(泌尿道、子宫等)平滑肌组织。主要发生在胃,胃窦和体部占90%左右,肠道次之。 eL尚缺乏十分明确的组织学诊断标准,下面的看法比较接近。

  2.1大体形态特征

  eL多为单发,少数多发于不同部位。肿瘤体积大小不一,与发现是否及时有关,文献中最大直径在0.4~35.0cm,胃的 eL体积往往比肠道的大。小的肿瘤呈球形或椭圆形;大的肿瘤多呈结节状,瘤外有包膜,边界清楚,表面血运丰富,可与相邻脏器粘连。肿瘤中心常伴有坏死、液化,呈囊性变,可向胃肠道腔内穿破、形成假性憩室;也可向腔外破裂引起急性腹膜炎。它在消化道壁上生长情况有四型:(1)壁内型:体积较小,局限于粘膜下与浆膜之间;(2)腔内型:肿瘤向消化道腔内突出,可使粘膜发生糜烂、坏死、破溃,与癌难以区别,此型易于发生消化道出血;(3)腔外型:肿瘤向腹腔内突出,体积可很大但不易被发现;(4)腔内外型:呈哑铃状或结节状生长,具有腔内、腔外二型的特征。 eL这些生长方式与其他二型的平滑肌肿瘤相似,但良、恶性都有可能,生物学行为甚难预测,生长快、肿瘤巨大时应警惕恶性 eL的可能。

  2.2组织学特征

  eL的组织学特征曾由 martin和 stout详细研究确定,数十年来得到多数病理学者的赞同,一般可作定性诊断。根据组织学中原称平滑肌母细胞瘤,后由 wHO提议改称为 eL。其组织学特征表现是: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呈上皮细胞索状排列或聚集成片状,细胞浆内有空泡形成,核周一透亮区;这些细胞可有核分裂相5~24/10HPF、异形性较明显,呈恶性倾向。免疫组化检查可见到1个以上的肌性标志。朱耀德曾提出诊断 eL具体三条根据:(1)瘤细胞常和周围平滑肌的梭形细胞相混合;(2)瘤组织内出现少量类似平滑肌的梭形细胞;(3)大多数瘤细胞是圆形或多边形的上皮细胞,可见胞浆空泡或核周透明区。可据此三条与其他二型平滑肌肿瘤加以区别,而近来认为可疑之 eL应作免疫组化,肯定其来源为平滑肌,方可确诊;但有少数病例有人认为即使作免疫组化,其结果仍难肯定其细胞来源时,则笼统地称之为间质瘤( stromaltumor)。

  2.3性质问题

  eL究竟属良性或是恶性,还是界于良、恶性之间?文献中意见不一。如 nyhus等认为 eL是恶性的;甚至有人将其分为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 eL确实有发生远处脏器转移,约10%消化道 eL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目前多数认为该病属良性,近似临界瘤( borderline tumor),有恶性倾向。据统计有20%~30%的病例确属恶性。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行为不是严格与病理类型相关。病理是良性的,肿瘤很大常可死于 eL的严重并发症,如衰竭、消化道大出血和急性腹膜炎等。因此对每个病人 eL性质要综合考虑。

  3临床表现

  eL早期,肿瘤体积较小时无任何表现,可隐匿很久。约有70%病人有临床症状,其表现没有特异性,与其他二型平滑肌肿瘤相似,随肿瘤生长类型不同而有差异,可先后发生腹痛、腹内肿块、消化道出血或梗阻症状,有10%的病人继发急性腹膜炎。不少病人以急腹症求治。40%的腹内肿块可以触及,呈结节状,常可推动。当特别巨大或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时则变得固定,难以推动,易误认为是来自腹膜后或肠系膜。消化道出血量少的则为血便,多的为呕血,并发失血性休克,这类病例报道不少。

  4特殊检查的意义

  4.1 胃肠钡剂造影 主要用于 eL位于胃、十二指肠者。 x线征象可分为六型:(1)壁内肿块;(2)腔内肿块;(3) bull' seye溃疡;(4)胃肠外肿块;(5)消化道、腹内多发性肿块;(6)肠系膜、大网膜寄生瘤。但不能定位。

  4.2  b超或 cT检查 对肿瘤直径>2cm者,有助于定位,并可揭示肿瘤性状,是囊性还是实质性,及其与胃肠的关系,但也不能定性。可能提示为平滑肌肿瘤,此检查临床应用较多。

  4.3 纤维胃镜检查 发现胃有肿瘤或相应的症状者,可用胃镜观察胃腔情况,镜下活检常为假阴性,因很少取到肿瘤组织。

  4.4 腹腔动脉造影 对了解肿瘤起源有一定帮助;因不能定性,系损伤性检查,故应用较少。

  4.5 穿刺活检 需肿瘤较大、在 b超或 cT引导下进行,可帮助定性,阳性率甚高,但易诱发出血、肿瘤破裂等,应慎用;用前需做好手术准备。

  5诊断

  目前 eL术前临床难以诊断,诊断率不足1%,明显低于另二型平滑肌肿瘤(21.1%和42.9%)。现仅靠术后的病理确诊。

  临床应对本病提高警惕,特别是多次复发者,应作回顾性分析。除考虑可能是 eL,还应考虑其良、恶性质。对病理确诊 eL者,如病程在6个月以上、生长速度快、肿瘤直径>8cm、核分裂相较多(超过5/10HPF)应视为恶性 eL。如有肝、肺、淋巴结转移、腹膜肿瘤种植则肯定是恶性。有时一般病理检查不能肯定则应根据临床特点,甚至需随访结果综合分析来确定其性质。

  另外, eL病人可同时或异时发生肺软骨瘤( pulmonary chondroma)和功能性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 functioning extra-adrenal para-gangliomama),称 carney三联征。有其一,应追查有否其他二者,免使后者造成致命的危险。也不能将肺软骨瘤误诊为 eL的转移灶。

  6治疗和预后

  手术切除消化道的 eL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未广泛浸润者一般切除肿瘤并无困难,国内病例切除率达97.2%。手术要求切缘必须是阴性,以达根治。切除方法局部切除为主,无需淋巴清扫,切除距肿瘤边缘2~3cm即可。如疑是恶性,切除范围应扩大;如有单个肝转移可作相应肝段切除;如有淋巴结转移则作清扫术。 eL位于十二指肠降部与升部者可作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因本病肿瘤细胞易发生腹膜与肠系膜、大网膜种植,故术中应严格执行“无瘤技术”。最近有用腹腔镜切除胃 eL,术中同时用胃镜观察,病人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如有肿瘤复发、种植,部位多在腹膜、大网膜、切口处,仍应积极再手术切除。如在急诊情况下,视腹腔内感染严重与否决定作一期或二期切除。

  eL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对恶性的巨大的肿瘤可试行全身化疗或腹腔动脉插管化疗,可选用长春新碱、阿霉素、顺铂等。

  eL的预后主要决定于治疗是否及时和肿瘤良、恶性质。80%预后良好。恶性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50%,有的病人只作姑息性切除,仅可延长生存时间。

  无论 eL是良性还是恶性,均应严密随访,以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者,再手术者仍可获得长期生存。

 

相关阅读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