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加入收藏

类风湿性关节炎影像检查方法的更新

    发布时间:2015-04-02    编辑:杨景震
        浏览量:61533

  在上世纪,就医时如果怀疑类风湿性关节炎,要看一看类风湿因子(RF)是否是阳性,还要拍X光片,看一看手指关节、腕关节是否有关节肿胀,关节骨是否有虫蚀状破坏,并认为这种类风湿性关节炎所出现的关节病变应该是对称性的。

  当今,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对该病的检查诊断方面也进行了更新。

  1987年颁布的诊断标准已经不再适用,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正式颁布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诊断标准,其中将磁共振检查列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重要的影像检查手段,强调不能忽视磁共振的增强扫描。这样,能够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基本的、早期的病变,即:类风湿性滑膜炎,以及代表早期或活动性病变的骨质水肿。而这些病变唯有磁共振能够发现。其意义在于早期检出、诊断并及时予以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该病的致残率。

  因此,到医院查有没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仅仅照手部或腕部的X光片是不够的,因为这种检查是看不到本病早期阶段的的滑膜等软组织病变的。骨质水肿也不能看到。那么,做CT如何?CT检查某种程度上比X光平片看骨结构更清楚,但是对上述说到的软组织病变以及骨质水肿不及核磁共振,或者不能看到。

  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类风湿因子(RF)这项检查阳/阴性对诊断的意义?这项血液检查是否阳性只是参考,并不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绝对的指标,也就是说RF阳性不一定就肯定是本病,而RF阴性者,不一定就不是本病。

  关于患病关节的对称与否,新的诊断标准中不再提到,也就是说类风湿性关炎患病关节不一定是“一对一的对称”表现。

  以上可见,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确诊,磁共振检查(平扫加增强)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擅长:1、运用多种影像技术(CT、MR、PET-CT、X线)对复杂疑难病症、肿瘤等做影像学的综合分析和诊断。2、影像检查问题咨询:例如,疾病检查过程中,如何选择不同的影像方法,以便少走弯路(可利用网络、电话、医院门诊进行咨询)
    擅长:1.医学影像综合诊断 2.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技术及影像诊断 3.PET/CT对全身肿瘤和冠心病的检查技术及影像诊断 4.64层螺旋CT大血管及四肢血管成像及疾病诊断 5.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及脑灌注成像及诊断 6. 64层螺旋CT对各系统的检查技术和影像诊断
    擅长:影像诊断
    擅长:

    头颈部影像诊断

    擅长:

    1.骨关节及肌肉软组织疾病诊断 2.冠状动脉检查技术、影像诊断 及对冠心病事件风险评估的临床应用3.胸部疾病诊断,,HRCT对早期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全身医学影像综合诊断

    擅长:

    胸部疾病的诊断

    擅长:

    腹部疾病的影像诊断(包括腹盆部X线、CT、MRI、PET-CT影像资料分析)

    擅长:

    心血管,肺部疾病的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