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她叫林晓慧(化名),今年31岁,近日发现自己的乳腺结节有增大的趋势,便去医院进行检查,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五年前的乳腺增生结节竟然变成了乳腺癌!所幸最后是原位癌。
乳腺结节到乳腺癌,五年的时间,是什么让她的结节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在主治医生和她交谈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问题。
早在五年前检查出乳腺结节时,医生就曾叮嘱她『定期复查』,但是身为商业翻译的林晓慧,在那段时间正是事业的初期,为在公司站稳脚,她没有舍得在复查上花费时间。她觉得既然结节是良性的,恶化的风险非常低,自己不至于那么倒霉,成了那“万一”,所以她从未到医院进行复查。
定期复查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很多人都和林晓慧一样,认为『定期复查』就是观察结节变化,改变不了什么,可有可无。但事实上『定期复查』可以说是临床上仅次于手术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定期复查』的目的是为了观测结节的变化和预测病情趋势,方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并及时治疗,可以避免更大风险。若是当时定期复查,采取相应的措施,她的病情也不会发展到乳腺癌的地步。
为什么不直接手术而要定期随访?
那肯定很多人会问当初为什么不直接手术呢?那是因为绝大多数增生结节是不会恶化的,100个增生结节的病人,可能只有1-2个结节变成肿瘤。
医生不可能因为这1-2个,去切除100个结节。这显然是过度医疗。只有怀疑肿瘤,才需要手术切除活检(做病理),手术也达不到切除结节预防肿瘤的绝对目的。因为,即便你切除了这个结节,无法保证它以后不长新的,你切除的这个结节也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变成肿瘤。
增生结节变成肿瘤,体内必然有致癌的潜质,由于目前还不清楚癌变的机制。
因此,医生也无从知道哪个结节能变成癌,只好让所有增生结节的人都经常来复查,监测其变化。
乳腺癌的发展是个相对缓慢的过程,结节不是一下子就恶化的。
定期复查,通过医生的动态观察、体检、触摸的感知经验以及超声钼靶下的形态及动态改变,比如结节的生长方式、边缘形态、内部密度高低、周围血管结构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如果发现恒定位置的增生结节有不良的改变,医生就可决定是否需要切除活检或预防性切除。
总结全文:增生结节癌变的概率非常低,但不是不会发生,有时候"万一"就发生在你身上了。而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医生能判断哪个结节会恶化,手术无法达到预防肿瘤的目的,所以只能通过『定期复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和相应治疗,才能避免更大的风险。所以别不拿『定期复查』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