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肾内科
加入收藏

腹膜透析管插管的主要并发症有哪些?

    发布时间:2009-02-03    编辑:滕杰
        浏览量:39769

  腹膜透析植管后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血性引流液、伤口血肿、腹痛、早期腹透液渗漏、腹透液引流不畅、不完全性肠梗阻、腹腔脏器损伤、穿孔及伤口感染等。
  术后血性引流液、伤口血肿或出血的发生原因包括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使用、凝血机制异常、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腹膜透析开始时机过早、皮下隧道内小血管损伤等。一般用腹带加压包扎,暂缓腹透治疗,休息数天后出血自行停止。尽量在植管后两周才开始腹透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性引流液、伤口出血的发生率。此外,女性患者在月经期内可出现血性引流液,当月经干净后引流液变清,其原因是月经血经过输卵管伞端排入腹腔所致。
  约有3%~4%的患者术后可出现会阴部及肛周部位的疼痛,尤其在灌入腹透液或引流腹透液即将结束时更为明显,这主要时由于导管末端刺激局部的腹膜所致,一般于植管后1~2周自动消失。减慢灌入腹透液或引流腹透液的速度,可减轻疼痛。此外,透析液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透析液偏酸性等也会引起腹痛。
  腹透液引流不畅可表现为单向或双向阻塞。单向阻塞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腹透液灌入腹腔通畅,而引流困难。腹透液引流不畅的原因包括腹腔内的大网膜包裹、堵塞导管、蛋白凝块或纤维块堵塞导管、输卵管伞包裹导管、病人便秘或膀胱充盈时压迫导管末端、因大网膜牵拉或升结肠蠕动造成的导管移位等。处理办法包括嘱患者通便以解除压迫、变换体位使导管恢复原位、腹腔注入尿激酶溶解纤维蛋白凝块等,必要时需采用手术法清除导管内阻塞物或重新植管。
  植管术后早期腹透液渗漏的发生率约为6.5%,其危险因素包括术后腹膜透析开始时机过早、肥胖、糖尿病、年龄>60岁、多产妇、长期应用激素、严重营养不良、既往多次植管等。腹壁加压包扎、停止腹透2周~4周,大多数渗漏可得到解决。

    擅长:主要从事内科肾脏病及血液净化疗法的临床工作,尤其擅长慢性肾衰竭远期并发症的防治,尤其是心脑血管并发症、贫血等;危重急性肾衰竭的抢救,尤其是伴低血压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大手术严重创伤如心肝移植术后伴活动性出血者、败血症、成人急性呼吸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擅长血液净化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如应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MARS技术治疗肝衰竭;二重血浆滤过、免疫吸附等方法治疗自身免疫性和免疫相关性疾病、顽固性高脂血症;肾小球疾病的免疫调节治疗;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的诊断和治疗;难治性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肾病的防治等。
    擅长: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包括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造影剂肾病、狼疮性肾炎、系统性血管炎肾损伤等;常见临床症状(如蛋白尿、血尿、排尿不适、腰酸、腰痛、水肿)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腹膜透析置管及个体化治疗;血透患者血管通路建立。
    擅长:IgA肾病、狼疮性肾炎以及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原发、继发性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处理;以及尿路感染的防治。
    擅长:急性肾衰竭、狼疮性肾炎、痛风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相关并发症等疾病的临床诊治,并擅长血液净化疗法治疗肾脏病及各种非肾脏病。
    擅长:血尿、蛋白尿的诊治,膜增殖性肾小球疾病、乙肝相关性肾小球疾病等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尿路感染的诊治;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及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有自己的经验,在鉴别急、慢性肾功能不全上也经验丰富。
    擅长:急慢性肾脏疾病的诊治,尤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的诊治。
    擅长: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腹膜透、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及狼疮性肾炎;血管通路的建立、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免疫吸附、人工肝技术等血液净化相关技术。
    擅长: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高尿酸血症,尿路感染。
    擅长:急性肾损伤的防治,慢性肾脏疾病的早期防治和筛检,慢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诊断和治疗,孤立肾肾保护,原发性、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诊治。
    擅长:肾内科疾病、透析、肾移植。